我的姥姥:没多大功劳,但影响了三代人
今天,终于可以安静地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
前段时间,梦见了我的姥姥,她还像我记忆中的样子,穿着打太极拳的白色衣裤,黑黑的头发,容光焕发。不知道她怎么来到我现在的住处,在客厅里东瞧瞧西看看,我从卧室出来笑着说:“在这里住两天不?”她摇了摇头,没说话。我在梦里突然意识到,她已经不在了,她不可能跟我说话了。

姥姥,在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走了。那一天,家里只有我和妈妈,舅舅打来电话让我妈去趟医院,说姥姥摔着了,情况不是很好。那天下午,我妈给校长请了假,让我去学校帮她代了一下午课。还没下课,妈妈就打来电话,姥姥没了,电话里我听到了我姨悲恸的哭声。
在所有的祖辈里,姥姥是最疼我的。在我的记忆中,姥姥一直是留着“刘胡兰”式的发型,只不过姥姥天生自来卷,头发很蓬松,加上标准的国字脸,皱纹的流向也和顺从容,从我记事起姥姥就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
听妈妈说,姥姥年轻的时候上过学,能识文断字。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姥爷为了讨生活,常常一个人拉着平板车去梁山帮人拉石头,将近一百公里的路程,晚上去,晚上回,一天能赚五块钱,姥姥就在家拉扯着五个儿女。
姥姥也有自己的爱好,她喜欢打腰鼓,还参加了一个腰鼓队,那个腰鼓在她去世的时候也一块儿带走了。

小时候,逢年过节去姥姥家,都会留下住几天,总觉得姥姥身上的那种慈祥和暖暖的笑让人心安。
记得有一次,在姥姥家,为了能跟表妹继续玩,就跟着她去我大舅家住了,那天早饭自然也是在大舅家吃的。吃完饭我就回到姥姥家,谁知道她还在等我吃早饭,我说已经吃过饭了,她不听,又给我盛了一碗,理由是“吃过了,再吃点儿,看你那么瘦。”小时候,我算是个吃饭困难户,所以一直挺瘦的。说着我就又乖乖坐下,像没吃过早饭一样把那一大碗饭美美地吃下去了,连我自己都有点惊讶。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我吃下那碗饭,总觉得姥姥的疼爱我不能辜负。
有一年,马上中秋节,我妈没空去姥姥家,就让我和哥哥俩人去。那时候,我俩都还在上小学的年纪,从来没出过远门,还有一些小兴奋。我妈在街边买了一篮子烧饼让提着去,从和妈妈分开的地方到姥姥家还有很长的路,要经过一片高高的玉米地,那天日头很大,路上基本没人。临分开前,我妈一直嘱咐:路上不要和别人说话,不要贪玩,篮子一人提一会儿……
那天,对我们来说像是一次探险,不过一路上也说说笑笑,希望能早点见到姥姥姥爷。看到有人路过就快步走,生怕跟我们说话,也听见有人说:“你看,俩小孩走亲戚去了这是。”我俩也不敢吭气,就直直地往前走。
走过那片高高的玉米地,再过一个小水渠,才算到了姥姥家的地盘上,街边也有了些人气,这时候我俩稍微有所放松。路上,总有人投来疑惑的目光盯着我们,一个爷爷终于忍不住走过来问:“你们这是去谁家?”我们就说了两个舅舅的名字,那人不知道,说了舅舅的小名他才想起来,“哦哦,那知道了,前面就是你姥姥家的地了,看看你姥姥在地里不?”我俩早就知道快到姥姥家的地了,那时候地里还种着棉花。
我俩加快了速度,跑到地头一看,没人,就沿着小道往姥姥家走。刚走到大门口,就看见姥爷在屋门口忙活着,高兴地赶紧喊人,姥爷赶紧出来接我们:“就你俩来了?”姥姥也闻声出来了,心疼地把我俩领进屋,这时候才感觉头上已经出了好多汗。
那次在姥姥家住了几天不记得了,感觉每次在姥姥家住都有很多快乐的事。那时候,姥姥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还种了辣椒、茄子,养了鸡和狗,加上我姨、我舅家的小朋友,那个小院里每天可热闹了。姥姥家旁边有两个大水坑,说是有人在里面养鱼,夏天还有荷花,下雨的时候,村里的小朋友会从里面摘了荷叶盖在头上当雨伞。
姥姥家东边紧挨着火车道,每天都有好多火车经过,每次过火车都能感觉到屋子在颤抖,不过大家早就习惯了。一到这时候,家里的小朋友都会跑出屋子,面朝东,比比谁数的车厢多,最多的时候能有70多节。那些火车大部分都是运货的,不知道这些货从哪里来,要运到哪里去,反正给我们的童年平添了很多事做。

自从上了高中、大学,去姥姥家的次数就少了很多,更没有在她家住过了。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因为家里发生一些事情,姥姥破天荒的在我家住了一晚,那是我有记忆以来她第一次在我家住,也是最后一次。
姥姥走后,家里就只剩下姥爷一个人,这些姊妹有事没事就过去看他老人家,帮他洗洗衣服、做做饭。刚开始那几年,大家总是担心一个70多岁的老头照顾不好自己,就想着把他接回自己家住,可他怎么都不愿意:“你妈以前就说,儿女过日子不容易,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能给他们添麻烦。”就这样,他慢慢找到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还学会了钢鞭,甩起来特别响亮,他在告诉每一个人,自己身体还硬朗着呢。
以前,姥姥会自己做酵母,分给她的这些儿女家,妈妈蒸馒头、包子都是从姥姥家拿酵母。自从姥姥走后,作为老大的妈妈就试着自己做,然后分给她的弟弟妹妹们,就是不知道那酵母和姥姥做的一不一样。只要是能分给大家的东西,这些姊妹都会像姥姥以前一样互相分享。
我的姥姥,有时候就像一种信仰在那里,即使有一天她不在了,她的思想、她的观念、她的品德还在影响着姥爷,影响着妈妈、我姨、我舅,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