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克服情绪波动引起的冲动消费
查看话题 >如何阻止自己冲动购物?
有时候我们也清楚,某些商品自己的经济能力确实难以负担,所以会试图压抑这些欲望。但是这种压抑最后往往也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欲望也能够蛊惑理智,让我们为购物找到借口,例如:“我最近太辛苦了,应该得到一些奖励...”、“这个月花多一点没关系,下个月开始省一点就好了...”、“买了这个东西,我的心情变好/生活变方便/工作效率提高了,那么这就属于'自我投资'、不算是购物...”等等。
找好了理由,欣喜若狂地下单,望穿秋水的等待,最后一切好心情都在拿到快递的一霎那戛然而止。不管商品符不符合自己之前的想象,心里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失落的感觉,有时候这种失落是难以名状的。在这个时刻,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自己的账户上少了一笔钱,或是多了一笔负债。
对于一些人来说,沉迷购物是与缺乏规划生活的能力或是理财理念的缺失息息相关的,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沉迷购物就好比酗酒、性瘾、暴饮暴食一样,是一种难以挣脱的负面循环:执着的渴望--找理由开脱--屈服于欲望--后悔/承受负面影响。这些都是与冲动的性格特质有关的,而身处以下这些情况,或是有类似想法的人,都较一般人更容易形成冲动的行为模式:
1.“享受是我应得的权利”
这是很多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中都隐含的暗示信息,“年轻就要尽情闪耀......”、“每个女孩,都应该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内心有匮乏感、渴望被人认同和赞美的人就很容易将购买行为本身当做是满足自己这些心理需求的直接解决方式。
2. 隐忍着不便表达的愤怒或抑郁情绪
被压抑的情绪总是能够找到冒头的机会,虽然表面上可能不动声色,但是这些情绪会转化为冲动行为,让我们忽略掉可能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3. 容易情绪化
情绪化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做决定。在日常的生活中,这样或许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只是在涉及到人生的重大选择,或是金钱方面的事情时,理智常常不在线是很危险的。
4. 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
对于有些人来说,提前计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消费是有困难的。有时候我们会把这种情况归咎于“毅力问题”。其实,存在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因为额前叶发育不足或是功能缺陷造成难以抑制冲动,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难以进行理智思考的原因。
那么,要如何打破这种死循环呢?
首先需要意识到,冲动本身是造成购物欲泛滥的核心因素。
当确定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后,我们接下来就是要察觉到,通常是什么情况、什么情形、或是什么样的关键词容易触发我们冲动行为?
面对这些“触发因素”,我们应该保持耐心,采取逐步克服的策略。
一个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在头脑发热状态下尽量拖延时间,不要着急做决定。在延迟决定的这段时间里,可以深呼吸平静心情,等待理智慢慢恢复后询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一件东西吗?如果没有这件东西,我会怎么样呢?如果有了这件东西,又会怎么样呢?我想要购买这件东西的理由,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如果感到不确定,可以将质询的任务交给值得信任的朋友帮忙。
接下来,最关键一点在于解决冲动行为背后的隐藏原因
如果是因为有被压抑的情绪,那么找到与这些情绪相关联的生活问题(职场压力、学业压力、亲密关问题、家庭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是,独自解决问题往往是很困难的,在面对自己没有心力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选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