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孤身赴京,稳扎稳打成功上岸2021年清华美院艺术管理专业!
距离2022考研还有 211天



Q1:为什么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什么选择备考艺术管理专业?聊聊你的心路历程!
A1:

我作为一个非美术专业的人,加入了一个美育创业项目,在具体做这个美育项目的时候,投入越多,越有一种使命感,真心想要好好把这个项目做好。但的确也感觉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没有系统完整的艺术相关知识体系,非常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升。清华美院的艺术管理专业,完美符合我的需求,既可以加强自身艺术专业素养,还可以提高管理能力,而且清华美院作为顶级的美院,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平台,这里还聚集着最顶尖优秀的人才,所以,选择清华美院的艺术管理专业成为我的理想之选。
Q2:对于你的这个目标,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A2:
2020年8月底才知道清华美院艺术管理专业,了解之后,9月开始正式备考。由于跨专业备考,时间也比较紧张,对我来说,只能花钱买时间,找到最专业的人来辅导备考。专业课的辅导选择水木致尚,英语政治选择新东方,都是线上录播课,时间灵活,也比较符合我边工作边备考的需要。
关于复习计划,肯定是需要有的,首先在9月和10月把各科基础课听完,做笔记,梳理各科知识结构框架,重点是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政治主要是通过刷1000题来过基础。11月开始第二遍复习,抓重点复习,12月冲刺阶段做题模拟。
Q3:为什么选择水木致尚?水木致尚给予你帮助最大的人或事,最喜欢哪个老师的课?在水木致尚学习的体悟!
A3:

选择水木致上是因为看了强哥在知乎上的分享,很真诚,可以感觉到是一个很用心的团队,我也没去对比是否还有其它家机构,就直接选择水木了。
水木的老师们也都是非常用心,真诚热心帮助学员们的老师,艺术管理课的L老师,非常专业的授课,要求也是非常严格,连一句话的标点、语病都不放过,W学姐和H学姐会给到非常具体可行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三位都是毫无保留为同学们分享的老师,非常感谢!中国美术史的z老师授课风格是我最喜欢的,语言通俗易懂,很会讲故事,总是娓娓道来,条理清晰,而且擅长用关键词串联,她的课程可以让我比较快速将中国美术史的框架搭建起来。
Q4:初试这四门科目,你认为你发挥最好的一门或者你认为发挥最差的一门是哪个?经验或教训是?
A4:
初试四门科目,发挥最好的是政治,两门专业课都没有考好。其实当时考完专业课,我是没什么信心能考上的,确实最终专业课成绩不是太满意,总结下来,还是自己复习的时间太短,专业基础薄弱。英语政治虽然也是多年没有接触,但毕竟是曾经学过有基础的,花点时间还能快速捡起来。两门专业课,对于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新领域,基本没有多少过去的积累,尤其是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市场等领域。
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我有一个比较大的失误是没有意识到中外工艺美术史和现代设计史的考试比重与中外美术史是一样的,所以在复习的时间分配上,没有太重视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史,甚至我都没有买水木的这门课。。。结果一直到11月份,我才意识到原来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史这五门课在专业一的试卷上出题量几乎是均分的。本身对工艺美术和设计史就非常陌生,加上复习的时间少,果然最后考试不会的题都是工艺美术和设计史方面的……所以,总结一下经验,那就是一定要提前分析考试要求,别盲目想当然,对于自己薄弱的科目更要花时间和精力。
另外一个经验教训是专业二的准备,因为我没赶上直播课,都是听的录播课,所以老师留的课后作业就没有动笔做过。专业二的考试对文字功底,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自己随便听听课就可以的,还是需要常动笔,多写多练。所以,总结一下经验,就是一定要跟着老师上课的节奏,多动笔做作业,多写多练,考试才不慌乱。另外,能听直播课就一定听直播课,学习氛围会更好。
Q5:初试如何准备?
A5:
政治
政治是我所有科目里考得最好的,但其实是我花时间最少的,买了全套的肖秀荣考研政治的资料,一边快速翻《精讲精练》一边刷《1000题》,重点是马原和毛概,时间原因近代史和思修没有刷完题,后来直接就做8套卷和4套卷了,4套卷是重中之重,临考前一定一定要重点看,很多题目都押中了。最后一个月也有跟新东方考研政治的网课,跟着老师快速过一遍,复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英语
英语是我的软肋,曾经大四也考过研,总分和专业课都还不错,最后就是因为英语差2分没过线落榜了,所以这次考研对我来说,英语是我要重点攻克的。
英语的单词和阅读是我学习的重点,背单词(《恋词5000》),刷真题,听新东方老师李旭舅舅的阅读讲解,掌握方法,再继续实践用方法来做真题,同时通过真题再背单词。时间太紧,我都是1.5倍或者2倍速听课,尽可能听多遍。作文部分没有花太多精力,最后一个月才突击了一下,所以作文算是我的薄弱环节。但因为复习时间太紧张,我的策略就是主攻阅读和翻译,保证可以做到在不写作文的前提下拿到50分以上。复习时间充分的同学,还是要把作文重视起来,其实准备的充分还是比较容易拿分的。
关于到底听哪个老师的课,我的建议就是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老师,把这个老师教的方法学透就好,因为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课风格和做题策略,听太多了容易混乱。

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可以全程跟着水木致尚的课程来学习,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是从基础班到提高班以及最后的考前冲刺班,全程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可以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当然,除了跟着老师的课程学习,看教材看水木的复习资料,我还建议在复习的时候,尽可能补充多种形式的信息获取渠道。
比如,我会在“看理想”APP上听关于艺术史的节目,强烈推荐收听的节目有王瑞芸的《西方艺术三万年》。她的节目是一个面向大众普及艺术史的节目,真的讲得蛮通俗易懂的,听完节目我就真的能把西方艺术史的脉络串联起来了,这种非常生动的讲解,多听几遍比看书学得更快。
我每次睡前听着入睡,起来后刷牙洗脸吃早餐也都在听,总之,各种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相信我,真的非常有用。这次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是“庞贝壁画”,说实话,我并不记得书上哪里有讲到庞贝壁画,但我很清楚记得王瑞芸老师的节目里讲到过庞贝壁画,甚至讲这部分内容的背景音乐以及配图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非常非常推荐大家去听听这个节目,现在《西方艺术三万年》又出第2季了,王瑞芸老师把西方现代艺术部分又很详细地展开来讲,之前是只有简单的《10件作品里的西方艺术史》,也非常推荐听一听。
王瑞芸老师研究杜尚,关于杜尚的理解非常深刻透彻,因为听了王瑞芸老师的节目,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把《杜尚传》看完了。我想这就是一个好老师的作用,她可以激起你的求知欲探索欲,引导启发你去进一步探究。虽然考研备考是应对考试,但考试不应该是唯一的目的,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备考这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了求知的乐趣,每天都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每天都感觉自己又进步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充实很快乐。
“看理想”APP里还有很多关于艺术史的节目,如果有兴趣,也都建议收听,比如鞠白玉的《祛魅:当代艺术入门》、姜松的《漫游全球博物馆:100件文物里的文明故事》,这两个节目也是我必听的,可惜我备考期间更新的不是太多,不过现在已经更新很多期了,强烈推荐作为补充学习的内容来收听。

还有一个特别推荐的宝藏节目《国家宝藏》,复习之余,大家当作休闲娱乐的节目看看也是不错的,因为一不小心,也许你就遇到考题了。这次考试名词解释“物勒工名”就在秦兵马俑这期节目里讲到了,可惜我是在考完后才看的这期节目,完美错过……
专业二
除了跟L老师的课,我还会关注@艺术市场这类行业内的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搜索“拍卖行”“画廊”“美术馆”等关键词,把这个公众号的历史消息中艺术市场相关的内容系统梳理了解,如果你没有艺术管理相关项目经验,不妨把里面的一些案例拿来用。
Q6:课余生活或者复习之余的生活是怎样的么?如何面对各种压力?
A6:
我在考前两个星期请假了,在家一心复习,这时候才感觉到如果只有学习,压力可能会更大。反倒是之前边工作边复习,那种状态会更好,因为我会在工作的时候,通过跟别人分享交流来输出我最近学习到的新知识新内容,其实输出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当我可以非常顺畅地跟别人分享讲解,那就意味着我学会了。所以,我建议在复习之余,大家可以多和身边的人分享交流一下。
考研复习确实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复习第一遍的时候,我还跟我的同事说挺简单啊,但是,当我复习第二遍的时候,发现自己又什么都不会了……这时候就特别崩溃,一度想要放弃。可能每个复习考研的同学都会有过想要放弃的艰难时刻,这时候想想大家都一样,咬咬牙熬过去就好了。
另外,紧张的复习之余,大家可以看看艺术类相关节目来缓解下压力,还能顺便复习,一举两得~
Q7:你觉得自己复试发挥如何?经验或教训是?
A7:
复习总体发挥还可以,笔试题并不难,让我们简述美术馆的功能,但我在论述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问题,举例部分不小心举了一个大都会博物馆的例子,也就意味着我把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概念弄混淆了。其实我在写的时候有意识到,但考虑到不想涂涂改改让卷面凌乱了,我就没有修改过来。结果在面试的时候,老师直接点评我前一天的笔试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卷面整洁固然重要,但表述准确更重要,老师真的会很认真看你写的每个字。
Q8:复试采用线上,老师问了哪些题目?你是如何作答的?
A8:
面试部分其实最重要的是给老师呈现出一种积极阳光自信的状态,和老师之间更多应该是交流分享的状态,而不是一板一眼回答问题,心态上放轻松就好。
Q9:复试如何准备的?
A9:
重点准备自我介绍ppt,建议把ppt的逐字稿写出来,然后再对着ppt讲述。提前预设老师可能会提的问题,并准备回答的思路。
Q10:考研过程中有哪些推荐的神器?比如某个牌子的⻢克笔、水彩笔、荧光笔或记号笔、坐垫、生发液等······
A10:
我做笔记用的是A4素描纸,写起来方便灵活,主要是素描纸厚,好写。
Q11:进入考场后,有没有特殊的经验教训可以提供给后面的考生?
A11:
考试的时间分配很重要,英语考试的时候大作文打了草稿,花的时间太长,导致我小作文没时间好好写,完形填空也是最后只剩下3分钟的答题时间。不过阅读理解和翻译这两个优势板块没有被影响,最后的成绩也还好。
Q12:你被清华美院成功录取,评价⼀下⾃⼰最⼤的优势在哪?怎样看待考研的⾃⼰?
A12:
我最大的优势是目标明确,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大学时期考研是因为别人考我也考,而且考的专业和学校也不是自己发自内心想要考的,那时候就是稀里糊涂地跟风考……而这一次考清华美院,是目标明确,发自内心想要考。当你内心足够坚定,外界的评价就不能影响你,因为当我说要考清华美院的时候,身边很多人会说太难了,你都十年没学习了,还要边工作边考,而且是跨专业考……的确,是挺不容易的,但是反正也要很辛苦地复习,为什么不考一个自己真正想考的学校和专业呢?做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做的事情,就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所有的困难,感恩那个目标清晰、内心坚定的自己!
Q13:考上清华美院之后,有没有什么计划?⽐如继续读博···or?
A13:
边学习边创业,希望可以通过清华美院这个大平台,发展我们的美育项目。
Q14:考研过程中踩过的坑,提示后来人一定注意,想对水木致尚的学弟学妹说些啥?
A14:
踩过最大的坑是没有好好分析考试到底考什么,主观上忽略了工艺美术史和设计史,如果可以,建议全程从基础班到提高班以及考前班跟着水木上课吧!考研路上,找到专业的人指导和陪伴,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