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与无限内卷
之前一直知道水晶有造假这一说。但是去了水晶市场才真正涨了见识。商家并不直接用“假”来定义这些水晶。内行的说法是“处理过的料子”。这么说其实也对,市场上当然也有用染色玻璃充宝石,但那种一般商家都会说清楚。我甚至在市场上见到一批所谓的海蓝宝原石,那两个原石明显是黏在一起的。我拿起来给老板看,老板和我对相视一笑说:“我再给你拿更好的货你看看。”宝石打胶是目前行业里默许的,因为有些质地的水晶非常脆,里面有天然的裂纹和棉絮。例如碧玺,海蓝宝这样的水晶在车成珠子的时候很容易碎掉,导致车出来的珠子成品率不高,所以为了提高成品率,商家们想出的办法就是提前把胶注进去这样胶就起了粘合作用。还出了打胶,还有就是染色,上过色的南红和海蓝宝颜色看起来颜色特别均匀,甚至可以把整块料比做整过容的美女。这种料子价格可以低到不可思议。然后在网上以饭至少五倍的价格卖出去。那天回汕尾的途中和司机聊天,他的主业就是卖南红。司机抱怨说:“现在市场上假的把真货都挤走了,真正的好料子贵,但是是真货啊…”。这种无奈不只是卖南红的司机一家。还有卖月光石的老板娘。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里,把月光石里面的黑点杂质全部泡酸洗一遍,然后同样注胶说成是目前流行的斯里兰卡奶油体。其实这几年斯里兰卡的料已经非常少,天然月光石的杂质又会很多。这种人造的“奶油”让宝石看起来是一层雾蒙蒙的感觉,里面一点杂质都没有,又透着蓝光很是好看,这种克价甚至低到几块钱。还有现在流行的一种印度料,真正好的印度料也很少。尤其是去年全球物流又受到疫情影响,很多矿点都已经不开了。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与印度料十分相似的非洲料,料子互相掺着卖。我在市场上居然还看到了电镀的蓝月光手链,听老板说是拼夕夕特供。 这次从彩宝市场上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个卖欧泊的老板。老板之前就职在一家澳大利亚矿石公司,主要负责中国市场的推广。这几年有了些历练和积蓄,老板就开始单干,自己从澳大利亚进口一些“废料”(人家看不上的边角料),运到国内找这边的工人一点一点打磨。老板聊起欧泊眉飞色舞,他说他现在最想学的就是如何开料(出彩的概率最大)。业内有一个开料大师人称——刘一刀,这个人一刀下去矿石就能出彩且能保持石头完整。老板还给我讲起跟那些矿主打交道的故事,教我怎么试探他们的低价。老板讲的这些事是他在这个行业里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他身上的务实和踏实让他在这个行业越做越有底气,也让他更热爱这份事业。他比那些拿着高学历却整天在公司抱怨,比那些被父母安排进一个好单位却整天混日子的人更能明白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从宝石市场出来,我大喘一口气,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个词“内卷”。是呀,那些曾经深埋地下的矿石也在不幸地内卷着,不仅要没有杂质,还要完美,又要成品率高,还要便宜。这就不得不逼着商家用各种手段,把有瑕疵的矿石处理成完美无瑕的还要让大众消费的起。就像从幼儿园开始内卷的我们,学历要完美,长相要完美,工作要完美,家庭要完美,身体要完美…在这种标准下,每个人都活成一个模样,因为不活成这个模样你就很难被市场“定价”。这次我特意买了几个有“残缺”的水晶塔。老板娘说这些水晶塔是她爸爸做的,都不是什么好料,加工成珠子或者吊坠根本没人要,所以随便磨了几下当成摆件。我拿起来看了看这些水晶塔,里面棉絮,裂纹颇多,但是每个水晶塔里面都有一些不规则的造型,那一看就是天然形成的,有些像一座小山,有些像一幅彩色油画。虽然卖的很便宜,但我觉得它们简直比市场上那些染色,酸洗的宝石好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