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生死
生死一线,纵横其间。
极为细微“啪”地一声,我下意识地从笔墨间抬起头,看向由昆虫盒堆叠成的大厦,饲养着四只黑尾拟天牛的盒子里,其中一只无声地躺在盒底,习惯了昆虫应激装死的我没当一回事,直到用镊子把它夹出来,才发现是真实地死了,死得很真实。
大多昆虫都在夜间或是我不注意的时候死去,直到我第二天开盒换饲料的时候才会发现,我虽自从捕捉和饲养昆虫以来,历过太多生死,而适才如此轻微的一声掉落,却在心里砸出了一个大坑。四只拟天牛在过去两天里肆意地交配,裸露的鼓鼓的产卵管和盒壁上一簇一簇白色的卵都让我颇为惊喜,它们在小小的盒子中不停地旋转探索,倒为这满是昆虫尸体的书桌增添了几分残忍的动感。而这死亡到来之毫无征兆,我似乎看到它前一秒交配时的热火,似乎看到它在探索出口时坚定而慌忙的脚步,看到它从最接近出口的盒顶绝望地掉落,看到它死后依旧躁动不安的产卵管,我把它移到离心管,盒里只剩三星相伴。
生与死,即在此一瞬。
所有生命都会历此一瞬,只是有些宁静如黑夜,颐养天年,有些炙热如日光,死不瞑目。我在小小的一方昆虫饲养盒里,看见了太多的死亡案例,有些因为野外恶劣的环境残肢断臂断臂尽显疲态,有些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有些被寄生而痛苦不堪,有些同类相残。但几乎所有的昆虫,都会尽全力逃脱此间,残者依旧会挥舞生于的肢体,老者会永远不停地撞击它面向的角落,被寄生者疯狂扭曲身体,期望摆脱来自体内和体外的束缚,健全者更是以近乎残暴的方式啃咬、刺吸、撞击、挖掘、跳跃、飞行、奔跑、探索、绝世、自尽……鲜有不思蜀者,也会在我铺下的泥土中挖出居住的洞穴,或是用高亢的鸣声,吸引一墙之隔却永远无法触碰的异性。昆虫自从其出生以来,自然赋予他们的,是生存与繁殖,这或许是使命,也或许是考验。唯有自由,是它们绝对的权力。我对翩翩的蝴蝶难以下手的原因,就是不忍囚禁这除了鸟类之外最自由生物。现在,它们独一拥有的自由被我夺去,它们执起矛戈奋力反击,我用高倍镜观察到它们精良的装备,若不是朝生暮死的自然规律,我那引以为豪的塑料盒子,又怎么没有被穿破的那一天?
每晚睡觉时,步甲的山腾海覆,鸣虫的嘹亮高歌,金龟的振翅撞击,都让我不得不把它们暂移到宿舍窗外,细小的身体,对生命与自由的渴望,对使命与考验的迎击,震耳发聩。人在世上与虫在盒中又有多少的区别,多少牢笼将我们囚禁,自然又赋予了我们多少东西,我们自诩聪明机智的大脑,却怠惰地懒于思考最简单的问题。再愚蠢的生物,也不啻生,也不苟死,纵然他们的生与死之间的时间对于人来说就如同一条极为细的线,但也不负于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不负于赋予他们自由的天空。人虽无可高飞的翅膀,大脑却可带领着梦想与诗情到碧霄。今年五四的时候我深感“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一句,本也有不少思绪,却依旧没有促成文章。今天亲见小虫一死,不由感慨万千,生死深深触碰到心灵,故有物可写。再加上近日多发之事,不免愈发感慨,我既似蜉蝣于天地,如何能像今日之拟天牛一般,纵使生命短暂,也要振奋舞蹈其间,如何能像今日之拟天牛一般,纵使生命短暂,也能在离开之时,轻轻一声,便可使千万人的思绪,泛起涟漪。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23篇内容 · 61.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0.5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246篇内容 · 147.3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74篇内容 · 79.6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51篇内容 · 58.8万次浏览
- 我发现了食物最完美的吃法14篇内容 · 1.3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66篇内容 · 22.1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9.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