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指环王》重映的一些感想
终于看完了指环王三部重映,心满意足,又怅然若失。在这个诸事烦扰,焦头烂额的四月和五月,幸而有《指环王》的重映,可以让人又一次沉浸在这个瑰丽雄奇、荡气回肠的中土世界,暂时逃离现实世界的种种焦虑,甚至回头来看时,发现困住自己的种种事情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思绪和眼界都变得开阔了许多。也许,这就是奇幻文学的意义所在,永远可以使我们的灵魂有自由放飞之处。
这次看重映,也有了很多和二十年前不一样的感受。随手记录如下:
关于主题
魔戒是什么?其实就是影射人的某种欲望,可以是财富,可以是权力,可以是情欲,可以是一切你心中渴望而不得的东西,当它摆在你面前唾手可得的时候,你是否能保持不受诱惑。而一旦被诱惑,贪婪、怀疑、恐惧、嫉妒……一切内心的矛盾就会因此而起。只有真正欲望淡泊,没有执念的人,才能经受住魔戒的诱惑。
影片中的各种人物,面对魔戒时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深知它的力量,自知可能会被诱惑,一开始就控制自己不去触碰,比如甘道夫、阿拉贡、盖拉德丽尔、埃尔隆德,这部分人能力很强,也有一定的欲望和野心,但总体而言欲求的程度不深,有着超然物外的智慧,所以能够控制自己;有的天生淡泊,心思单纯,无欲无求,比如弗罗多、山姆、毕尔博,他们是最近距离持有过魔戒的人,虽然也不同程度受到了诱惑,但总的来说抵抗力还是很强的,毕尔博是剧中唯一长期持有过魔戒却能够最终放弃的人,弗罗多虽然在最后一刻动摇了,但在之前的行程中已经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信念;有的对魔戒有所欲念,也想要攫取,但最终还是用理智战胜了自己,比如波罗米尔和法拉米尔兄弟;还有一种人,就是甘心被诱惑,甚至处心积虑想要攫取魔戒的人,比如斯密戈,一见到魔戒就为此杀害了朋友,还有人皇的祖先伊西尔铎、刚铎首相迪奈瑟、白袍巫师沙茹曼,都是一心想利用魔戒达成自己的欲望,他们看到了魔戒的好处,但却对它的害处没有警惕,或者太自信可以驾驭,这部分人的下场也是最惨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欲望,都会有执念,当类似于魔戒的东西出现在眼前时,我们会是哪一种人?
这次重映,印象最深刻的台词并非山姆那段著名的“有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为之努力”,而是甘道夫在莫瑞亚矿坑和弗罗多的对话。他们谈到咕噜姆的时候,弗罗多说很遗憾(it's a pity)毕尔博当初没能杀了它,但甘道夫很严肃地说:正是怜悯(pity)让毕尔博留下了它的性命,谁也不能妄论生死和对错,甚至最智慧的人也不能够看到以后会怎样。而或许是作为一种呼应,最后正是咕噜姆带领弗罗多到了末日火山口,并且阴差阳错“帮助”完成了毁灭魔戒的任务,如果没有咕噜姆,很可能又一次功败垂成。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评价他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所以看到这段话时,心中小小地震动了一下。不妄论他人的生死和对错,特别在这个随意评价别人已成家常便饭的网络时代,这句话更显难能可贵,要时刻警醒自己。
弗罗多还说到,如果没有遇到过魔戒,该有多好。甘道夫说,这就是命运,命运已经把这件事交给了我们,我们所要考虑的只能是眼下该如何去做。这是不要后悔,不要抱怨,踏踏实实专心做好当下能做的事。
关于人物
二十年前,最迷恋的人物毫无疑问是莱戈拉斯。至今还记得林谷会议上那一个镜头,让我惊为天人,从此陷入对莱戈拉斯的疯狂迷恋。
是的,当年的莱戈拉斯真的惊为天人,虽然阿拉贡也很帅,但阿拉贡那种气质的帅并不少见,只有莱戈拉斯,他的美是前所未见,超出想象的,清新而明媚,俊秀而优雅,却又丝毫没有阴柔或者奶油的感觉,似乎是将雄性和雌性的优美近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如出水芙蓉一般天然去雕饰,只让你感叹,世上居然有如此美丽的人。
将近二十年过去,当年的热爱早已平息甚至淡忘,我也觉得自己不会再“肤浅”到为皮相而动心,然而,再看到莱戈拉斯飞身上马的一幕时,发现还是不可抑制地心动了。时隔二十年再来审视,对莱戈拉斯的美又有了新的认识,发现那是属于青春年少特有的美丽,21岁的奥兰多布鲁姆彼时刚从学校毕业,还未踏上社会,眼神、笑容,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初出茅庐的纯真与干净,还有那属于少年人的身姿,轻盈、挺拔、修长、飘逸,奥兰多在最美好的年纪演了最适合的角色,甚至可以说这不是演出来的,他与精灵莱戈拉斯简直浑然天成。这样青春蓬勃,独一无二的美,如何不值得去爱?十年后,奥兰多布鲁姆在《霍比特人》中再度出演莱戈拉斯,彼时的他已在好莱坞打拼多年,虽然俊秀的五官还在,敏捷的身手还在,但气质已不复当年的纯净,身姿也不复当年的轻盈,莱戈拉斯那惊鸿一般的美丽,终究是再难重现了。
波罗米尔,当年并不太喜欢这个人物,当时爱的是精灵的不食人间烟火,以及阿拉贡落拓不羁的潇洒,看不起波罗米尔明显流露的对魔戒的欲念,觉得他简直就是意志薄弱的反面教材。如今重映时,却对这个人物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共鸣。他也是热血而英勇、正直而坦荡,但比起护戒队的其他人,他背负了更重的责任,内心深处也有更多的挣扎,这也是为什么他比其他人更易受到魔戒的诱惑。身为刚铎首相的长子,被日益昏聩的父亲寄予厚望,是抵抗魔多的主心骨,虽一腔热血,却也渐渐感觉力不从心,看不到希望,魔戒的强大力量,对他来说不啻于一种强烈的渴望,何况还有父亲的命令在身。然而他还是克制着自己,他知道什么是应当的选择,所以才会加入护戒队尽心尽力。最后在林中与弗罗多的冲突,弗罗多先流露出的怀疑和不信任其实也起了勾起他欲念的作用(始终觉得在萝林时盖拉德丽尔的警告在弗罗多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间接导致了护戒队的分裂),但在最后时刻,还是心中的正义感占了上风,最终幡然醒悟,英勇战斗为救梅里和皮平而死。他仍然是一个英雄,一个悲剧的英雄,却有着更多普通人的色彩,会软弱,会动摇,有恐惧,有欲念,可最终能够克制和战胜自己。这样的一个人物,有血有肉,丰满而真实。
是的,这次重映,我不再只是迷恋精灵超凡脱俗的美丽,更多地注意到那些有血有肉,沾染着人间烟火气的人物。比如洛汗王女伊奥温。当年,我只是觉得她不够漂亮,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印象。这次,她却成了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她天真纯洁,内心却非常坚强和富有力量。忘不了洛汗王城前,她身着白裙的身影,在风中如百合花一样楚楚动人,柔弱而坚韧;忘不了迁往圣盔谷的路途中,她走在惊慌恐惧的百姓中间,言笑晏晏,笑容有如明亮的阳光。在阿拉贡以为阿尔温渡海西去,内心失意的时候,王女的美好有如一抹亮色,带给了他些许快乐和抚慰。是的,他也欣赏她,喜爱她,即使后来他拒绝了她的爱意,也由衷地说道:“从见到你第一眼起,就希望你平安喜乐。”她还是一个勇敢的女战士,不甘心做笼中鸟,内心充满着对战斗的渴望。被阿拉贡拒绝后,她也伤心失落,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坚定地走向战场,奋勇杀敌,毫不退缩,最终凭着过人的勇气刺死安格马巫王。这次重映,我反而越来越能get到王女的美丽,不同于阿尔温清冷无瑕的出尘之美,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秀雅大方,宜嗔宜喜,是有温度的真实动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美丽女子的存在,电影将失去多少色彩啊。
还有希优顿王。希优顿王一开始的形象并不讨好,以一副颓唐昏聩的模样出场,哪怕是被甘道夫从萨茹曼的控制下解救出来后,仍然显得有些顽固、刚愎自用,在大敌压境时也显得信心不足,有退缩之意。但随着剧情的进展,希优顿王身上的高光越来越明显。他的确不完美,面对敌人他也恐惧过,怀疑过,动摇过,但在关键时刻,他作为一个国王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作为一个战士的英勇与豪迈,还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他平时对刚铎也颇多微词,但当刚铎求援的烽火到来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支援,临出征前的指挥若定,在战场上的铁骑纵横、视死如归,尽显王者风采,令人赞叹。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场景,希优顿王占了两个,一是在圣盔谷开战之前,希优顿王边穿甲边吟诵长诗,有仿佛莎剧般的悲壮。二是白城之战时,希优顿王对洛汗骑兵的临战动员,简短有力,铿锵豪迈,伴着随后洛汗骑兵誓死冲锋的画面,每当想起都令人热血沸腾。在热血之外,也有柔情,希优顿王在爱子坟头的失声痛哭,对外甥女伊奥温的深情爱护,也十分令人动容。
还有咕噜姆。这次重映时,对咕噜姆第二部中的人格分裂印象很深,原来这样一个让人感觉恶心的人物,也有复杂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善念和软弱,对他也产生了说不清的怜悯,不再觉得他面目可憎。说到底,这也是一个被心底的欲望困住和折磨的可怜人,弗罗多之所以对他心存善意,也是因为对他产生了同为持戒人的某种理解,这是弗罗多的高贵善良之处,也是《指环王》塑造人物的成功之处,咕噜姆不再是一个符号化的角色,而是成为了一个立体而深刻的形象,他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从最初的凶恶到小心翼翼地尝试信任,可随后又经历种种误会和失望,最终走向谎言和背叛,这一过程中咕噜姆的心理变化极为细腻。
关于场景
喜欢看《指环王》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所营造出的中土世界是如此神奇而逼真,几乎满足了一切可能的幻想,无论是世外田园夏尔,还是仙境般的瑞文戴尔、洛斯罗立安,幽深的莫瑞亚矿坑,都让人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沉浸于三个小时的电影中,仿佛置身于真正的中土世界。
喜欢的场景很多,只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说一说。
不能不提精灵公主阿尔温和戒灵的马上追逐,那一段真可谓是惊心动魄,连同后面阿尔温高呼咒语唤来洪水淹没戒灵的画面,非常带感。从第一次看碟片时,就特别喜欢这一段,过去这么多年,仍然清晰地记得。这段戏近景的特写也如此逼真,我居然完全没有意识到拍这段时用的是替身,直到几年前去新疆旅游,亲身体验到骑马的难度,才恍然大悟那场戏原来不是丽芙泰勒亲自拍的。
这次在大银幕上重看第二部,发现阿拉贡、莱戈拉斯、吉姆利三人组追赶梅里和皮平的画面竟是格外动人,背景是雪山荒原,壮阔天地,大美无言,奔跑于其中的三个战士,孜孜不倦,毫不停息,他们的身影显得非常渺小,那份勇敢和坚持却令人感动。后来看花絮,彼得杰克逊居然也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场景。这一段的细节也拍得很好,同样是奔跑的特写,阿拉贡健步如飞,莱戈拉斯身轻如燕,吉姆利却气喘吁吁。也是看花絮才知道,拍这段时三个人身上都带了伤,号称是“中土残障马拉松”,还有为了拍摄三人奔跑着迎来初升朝阳的镜头,他们竟然在野外露宿了一晚。
洛汗国。关于洛汗的场景几乎都很喜欢,伴着the riders of Rohan的bgm,真的很有感觉。其中最喜欢的两个场景是关于希优顿王的,前面已经说了。特别是白城之战那一幕,可以说是第三部中最激动人心的画面,我可以看很多很多遍。
之前对《指环王》最后画面的记忆停留在弗罗多扬帆西去,这次看重映才发现,原来山姆回家与妻女相拥的画面才是最后一个场景,而如今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个场景的动人。人生需要冒险,需要传奇,哪怕是最普通的人也可具备拯救世界的勇气,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最终一切都是为了回归平凡生活的美好。也许,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