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消退的泡沫和冉冉升腾的烟火气
作为一个九零后日剧迷,虽不是如痴如醉,但也对每个阶段的的经典作品如数家珍。日剧短小精悍而剧情又丰富饱满,体现在背景明朗清晰、题材多元,人物设定立体而饱满,情感丰富等特点。有时候像一碗暖鸡汤,有时候像一杯清爽的气泡水,可取暖亦可驱逐暑气。
但近年来大家却开始抱怨近年来日剧不可看了。大家心中自有一杆标尺,但据观察大多剧迷都以近日日剧对标高光时期的经典作品,如《东京爱情故事》、《悠长假期》、《白色巨塔》、《恋爱世纪》等。每阶段都有不同的经典作,90高光年代带2000初的代表作密集,2005-2015年左右的代表作也很丰富,有《龙樱》、《求婚大作战》、《野猪大改造》、《交响情人梦》、《萤之光》等,10年后的优秀作品其实也不少,《legal high》、《半泽直树》、《最高的离婚》、《问题餐厅》、《四重奏》、《我的危险妻子》。从治愈系《风平浪静的闲暇》、《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我要准时下班》,到叨逼嘴炮类型的《我的故事说来话长》、《我们由奇迹组成》,职场剧《灰姑娘药剂师》、《非自然死亡》等,可看性也很强。
从2019年那个夏天开始,看完《风平浪静的闲暇》以及重温了东爱和悠长假期,无意中将两者进行对比后,突然有种灵魂被撞击的感觉,不同时代的日剧观感太不一样了,因为其背后的时代主旋律和风貌,相差迥异,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气神差别是编剧无意刻画而是时代所营造出来的。编剧的作用也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这种无形中的影响,体现在他的关注点,即刻画的人物体现了他关注的人群,和切入的背景角度体现他的关注的宏大背景。以坂元裕二为例,同样作品不同时间可以对比,以其早期成名经典作《东京爱情故事》和2020年新版的东爱中的赤名莉香相比,或以同编剧的不同时期所塑造的角色对比,东爱中的女主赤名莉香和《大豆田永久子和三名前夫》的女主大豆田永久子相比,都会得出很有趣的观察。
坂元裕二是一个很喜欢观察生活的人,他的剧本可看性很强,除了处处精巧设置的戏剧冲突外,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对生活场景的真实性还原,让人充满代入感,不同的观众在他的剧里,都可以或多或少代入到其中某个角色或情景。他说真正的灵感是源于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美的最求。他专注于精巧却深刻的台词,对生活细节的挖掘,并坚信人乃是关系的产物。所以生活是日剧永恒的主题。坂元裕二的剧,更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但同时看坂元裕二也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大豆田和赤名莉香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时代以及生活态度。
赤名莉香:泡沫所象征的朝气蓬勃的时代
东京爱情故事想必大家看过都知道,勇敢追爱的赤名莉香,大方热烈、美好而直接,敢爱敢恨。90年代的东京,生猛迷幻、光彩夺目,车水马龙,活色生香。那个年代的人们,仿佛站在十字路口上,可以感受世界就在眼前的流动,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那种洋溢出来的朝气和希望,就如雾气一样翻滚升腾,却又像气泡一般一戳就破。上升的年代,一切都是开放的,莉香可以在电视剧中大喊“丸子我们做爱吧”。1996年的木村永远都停留在巅峰的24岁,智子的笑容永远灿烂,似乎悠长假期永不会结束,夏天永远不会过去。广告牌里写着,Don't worry,be happy:)


大豆田永久子:丧里丧气却冉冉升腾的烟火气
但是2021年的大豆田永久子,离过三次婚,却依然勇敢生活,虽然生活总是差强人意,难免磕磕碰碰,却努力成为一个靠谱的社长以及负责的妈妈和闺蜜。生活并不顺利,好像有点糟糕,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先迎接谁。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想准时下班的我们,我们的故事说来话长,风平浪静的闲暇,非自然死亡,都在关注这种并不如意,但是经过检视后仍值得过的生活。就像对抗内卷的方式是躺平,反抗这种无力的生活,用的是“认真生活,尊重生活”的鸡汤。时代并不迷幻,反而多的是缓缓升腾的烟火气,用生活去对抗一切的荒谬。2020年的赤名莉香,虽然仍然毫不保留的付出,但是她多了几分独立和硬朗,连仅存的优柔寡断都舍弃了,彻底放弃了感动自己的机会。
可以说自从日本泡沫经济被戳破后,人们放弃追求雾气般的轻快的奢靡生活,开始专注内心,挖掘内心最深处的那个洞,慢慢尝试去填满它。青春正因无知而美好,因用杠杠负重而变轻快,因近视朦胧视觉缺失才觉得眼前一片光明。泡沫戳破后,世界的本貌被还原了,一堆有待填补的洞,百废俱兴。最美好的时代,过去了。美丽有时候脱离不了虚假,梦幻等词语。
现在的人,开始逐步意识问题,学会给自己松绑,解开身上层层的枷锁。面对真实的自己,凪逃离原来的生活,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从新出发。既然无法成为野兽,便做个逃兵。这是近几年日剧的主题,除了针砭时弊,更多是提出一种新的避免困兽之斗的生活方式。对此,坂元裕二仍是翘楚,写出了《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这种剧本。
大豆田第六集催生了我记录以上琐碎的思绪的想法,即使观众觉得突如其来的变故毁了剧情,我认为它不但不是败笔,还是点睛之笔。人生无常,对于中年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这是大多数人每天都在经历的。放在剧里的意外让人无法释怀,但是这不就是生活的常态吗,在本该欢乐的时候,厄运和意外接踵而至。生活本身,就是充满意外的。
坂元裕二的目光从少女梦幻般泡沫的爱情,移到了成熟女性的能屈能伸的故事中,不再塑造不切实际的少女形象。赤名莉香是大家眼中的白月光,但是太不真实了,爱情的比重也在剧本中被压缩。勇敢追爱的女性也依然存在,但就像三名前夫的追求者一样,各有各的问题,各自抱有小心思,不可爱反而显得很聒噪。
爱情和生活脱离了真实,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大豆田的闺蜜笼目,是个极度活在自我世界的人,对了面对真实的自己,拒绝所有的社会规训,不工作不恋爱,只想自由自在。她的形象何尝不是普罗大众心中最理想的一个缩影。而坂元裕二却亲自杀掉她。无它,在上帝视角看,也还不过是人生无常而已。
没有赤名莉香,也没有筒目,但是还有大豆田女士,一个认真生活,喜忧参半,有血有肉的女士,从来不抱怨,默默解决问题的大豆田女生。前夫们各有各的问题,一个心思不在礼貌却没有温度,一个过度浪漫主义却不接地气,一个自恋又笨拙而显得孩子气。笼目走了,大豆田自己一个人去她家煮了碗面,把她的漫画看完,然后回去上班。过于坚韧独立,和这个时代一样,大家都在默默承受。
近年来的日剧,体现的主题更多是生活本身的苦涩,编剧频频切入这个角度,为了将生活加点糖。但是我也忍不住怀念那个看起来无所畏惧,充满可能的年代。现代生活过于隐忍,已经把生活的朝气彻底扼杀了。那个年代的人都热情饱满,充满自信,敢爱敢恨。“我们来做爱吧”,“我要去美国了,再见丸子。”,梦幻般的City Pop,蒸汽波,剧作反映年代。不仅仅是日剧,现在的美剧,也拍不出来像《Sex and the City》了,热烈自由的Carrie,充满魅力的Mr Big,永远生活在那个时代和那个空间里。
每个年代,都在各自的故事,和各自的时代旋律,这个时代已经对爱祛魅,这种影响也影响到每个人的身上。笼目说说“恋爱是种累赘,我的人生不需要恋爱”,大豆田的妈妈说“可能妈妈太独立了,一个人过得好的人是不会被当成宝的”,大豆田说“一个人也是可以活下去的”。独立已经成为主旋律,对女性来说,这个信息尤为明显。当电视剧不再宣扬刻骨铭心的爱情,不再歌颂爱情的魔力,开始刺破爱的泡沫时,正是生活的烟火气升腾之时。
当爱情已经走下神坛,泡沫消退后,生活样子才会重现,那是它最真实又最本真的原貌,它不是一道光,而是一缕烟,缓缓升腾的烟火气,是人们认真生活的证据。
ps,谁能想到呢,19年发的微博,直接看不到了。一年比一年魔幻。

© 本文版权归 LarvatusProde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