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脱衣的狄龙与从不脱的姜大卫
狄龙,出生于1946年,身高一米八三,比姜大卫大一岁,高出半个头左右。在两人合作的电影中,狄龙通常饰演行为谨慎表情严肃的角色,姜大卫则是苟于言笑又桀骜不驯的浪子式角色,正好契合了二人形象上的反差。

1968年,狄龙考入邵氏的南国演员训练班(无线艺员训练班的前身)。次年,张彻选中他作为电影[死角]的主角,首次与作为配角出演的姜大卫搭档。紧接着,二人又主演了张彻执导的古装动作片[保镖],正式形成了以他们的角色为重心的创作模式,突出男性友谊,爱情或者女性角色被淡化。 姜大卫的父母都是演员,所以较早接触表演,做过童星,少年时期跟随香港著名武师刘家良学习洪拳,并在刘家班中担任龙虎武师(彼时还没有武术指导一职)。1968年,在[金燕子]中担任替身时,被导演张彻看中,受邀出演他的电影。张彻一手发掘了狄龙和姜大卫,并将他们培养成银幕上的经典搭档。 张彻拍片速度极快,一年能拍三四部,某种程度上,这是他的电影多数没能流传下来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相较于叙事上的创新,张彻更喜欢用结构简单的故事,在暴力戏上发挥想象力。
狄龙对他的电影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虽然看起来有点文静,但彼时的狄龙,肌肉健硕,经常在张彻的电影里打到一半就赤裸上身,再打到血肉模糊;姜大卫也不输阵,虽没有狄龙那样的身躯,但也是标准的好身材,无论是穿白色衣服时的翩翩君子范,还是脱掉上衣后的决斗劲,在血色渲染下,豪情和暴力融为一体。 在电影[报仇](1970)中,姜大卫是主角,狄龙是出场不久之后就死掉的配角,但影片不同版本的海报都突出了他遇害的造型,盖过姜大卫的角色。狄龙裸露前胸,腹部被血色染红,姜大卫身穿白衣,凸显血色的夺目。海报毫不掩饰地彰显了影片的暴力色彩。

狄龙饰演的京剧武生被仇家设计杀害,死前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搏斗。这是[报仇]开始不久后的第一场动作戏,张彻非常用心。狄龙赤裸上身,斧头砍进他的腹部,他仍在继续挣扎,直到最后双目也被毁掉,打得意志坚定,死得壮烈凄惨。接着,姜大卫饰演的弟弟出场,调查哥哥死因并为其报仇。 张彻并不想让姜大卫也动不动就脱掉上衣打斗,于是给他配了一身白色西服,这样可以可以让色彩对比更浓烈。这种习惯,在他们合作的其他电影中,经常出现。[报仇]中,姜大卫陷入绝境后,鲜血遍布全身,因为白色衣服而显得格外惨烈。 1971年,狄龙和姜大卫共演的[新独臂刀]上映。这次,二人平分戏份,狄龙饰演游走江湖的少侠封俊杰,意气风发;姜大卫饰演断臂隐退的白衣少侠雷力,意志消沉,即便是有爱慕他的女人的鼓励,也无济于事。但是,封俊杰的出现,改变了雷力的精神状态。二人相逢恨晚,言语投机,很快成为至交,弄得雷力的女人像是他们之间的电灯泡。

服装上,封俊杰是两种颜色混搭,白色配橘黄,在遇害时,他依旧小秀了一下腹肌,但没有赤裸上身。雷力在隐居时,一身黑衣;为封俊杰报仇时,又穿上了曾经的一身白衣,恢复往昔的身份。不过这次的白色更多是与角色心理状态结合,并无渲染血色的作用。 从这两部二人早期合作的电影中,不难看出影片重点是以他们的雄性情谊,作为故事的情感基础,互相敬重,趣味相投,生死与共。 1971年上映的[大决斗]中,狄龙饰演的唐人杰,落难途中认识了姜大卫饰演的江南浪子。这次,张彻毫不掩饰地暴露了他对雄性友谊的崇拜。最后的大决战结束,赤裸上身的唐人杰和穿着白衣的江南浪子都已身负重伤;濒死之际,二人在浑浊的泥水中挣扎着靠近彼此,比吴宇森在《英雄本色》中的血色浪漫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的观众看了,十有八九都会想歪。

在与张彻合作的蜜月期里,狄龙和姜大卫合演超过二十部电影,大部分情节简单,但动作戏精彩(也有不少连动作戏也很敷衍的)。进入1970年中后期,张彻的暴力动作片不再那么流行,许冠文的市民喜剧、楚原的古龙武侠片、成龙的功夫喜剧等相继占据市场。狄龙和姜大卫也传出矛盾,二人的合作走向终结,现实中也很少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