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by doing
在工作中学习。
注意区分学习,吸收,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学习,和工作同样消耗时间。
但是工作有成果和产出;而学习没有,特别是在只学习,没有消化吸收的时候。
时间的消耗与产出的比值之间有三个梯度,能实际看到效果的是工作;其实是学习,学习能吸收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内在的价值,如果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学习,那么也算是一种比较有成果的时间付出了;最低效的时间付出是消遣,是娱乐活动,看电视,追剧、刷抖音,看小说,时间付出去了,而没有任何成果,所以学习和消遣之间容易切换,一不小心,学习就会变成消遣,有成果的消遣也变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学习。而工作和消遣之间就泾渭分明了,比较难以转化。
最有效率的时间消耗方式应该是在工作中学习了。既有工作的产出,又能学习到知识,内化提高自己的技能,所以这是一种良好的时间投资方式,时间付出产出比值最高。这是一种值得去寻找的时间消耗模式,这样的模式,心流最高,能有意义地过好自己的一生。
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而且每天都会把这24小时清零。在这一天里,有人获得了丰硕的工作成果;有的人学习到了有用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有的人刷抖音、追剧获得了快乐;有的人无所事事,在昏昏沉沉中度过。
生活中,经常听到性价比这个度量词,用价格来比产品的价值。这个概念引进到时间的消耗上面,同样很有意思,我们消耗一天的时间,究竟能有多大的收获,这个就是时间的性价比。这样一类比,这个时间的性价比就能一一对应到人们此时正在做的事情了,写字楼里或工厂里工作的人们,用时间来工作,很明显的马上能得到工作的成果;在大中小学里面上课学习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消耗,能学习到知识,内化提升自己的技能;在休息时间里追剧刷抖音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消耗,其他东西虽然得不到,但是能获得快乐的感觉;最后一个阶梯就是街头的流浪汉了,无所事事,在昏昏沉沉中过完一天,什么也没有得到。
所以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要有所成就,不要虚度光阴,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工作,做有产出的事情,能有产出的事情,那么就是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仅能丰富自己,也能提高社会的福利。
夜深了,后面再对这个话题深入写。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你的精力集中在哪里,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产出就在哪里。
所以人生需要遵循的一套规则是,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最)有产出的地方,有高效的方法,身处节点,做连通性,桥梁的工作。专注于核心事务。这个地方也遵从二八定律,20%最核心的事务,占据了80%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