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温润如玉---James Wilby

Mr.Carton 踏着落叶从林中走来,天已近傍晚,四野的阴影逐渐加深,他好像披着一身温暖、细致而又有光泽的叶子,孤独地站在丛林里,看着不远处心爱的女人,带着一种不被了解的忧伤。仿佛是一个超脱于尘世之外的人……
you've been the last dream of my soul……remember,for youI will do anything,I will make any sacrifice……remember always there is a man who would give his life for you,or for any one you love……



1989年英国拍的(双城记)我看了有大半年了。狄更斯所有的小说里最让人动容的爱情故事,我一直觉得是在这本书里。不是终成眷属的那对佳偶,而是这位貌似不羁,实却深情无限的Carton。
很多年以前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为爱情而无所畏惧走上断头台的男子?他究竟会是怎样的模样?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终于发现我心中的Carton将会永远定格James Wilby身上。感谢他为世间所有痴情儿女塑造了一个崇高的经典形象---Mr.Carton
我想不出除了JW还能有谁能演绎得比他更令人感动和信服。纵观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生的英伦男星:Daniel Day-Lewis 个人特质太强,Rupert Everett的贵气足了些,Hugh Grant 太风流,Colin Firth 颇刚正,Marcus Gilbert 又过锐利……惟有温雅又不失纯朴的James Wilby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时年31岁的James Wilby,风华正茂,有一头浓密柔软闪着阳光光泽的金发,皮肤白皙,典雅的英伦面容淡淡的清秀却并不夺目,小巧的脸庞上,一对清澈、纯朴的双眸,让人觉得温暖和天真;188cm的身材高挑消瘦、比例匀称(有粉丝称他是英国最好的礼服架子,不过我觉得他穿休闲服饰也很好看。特别是冰蓝色或白色衬衫配米黄色的休闲裤。) 他气质如玉――不张不扬,不温不火,却价值自在,外表温润,内心却坚定无比。

没有经过数码抛光的(双城记)处处散发着伦敦老城的霭霭雾气,潮湿阴暗的味道扑面而来。当Carton面带微笑走向断头台,他漠然地对视着台下疯狂的人群,向着远方爱人的方向怆然遥望,好似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震撼他,不论是人类的情感,还是什么可怕的命运......结束曲悄然哽咽,只见烟云流动,一切爱恨情仇都结束在微笑的刹那。

在我的心中此刻的JW就是Carton,Carton就是他,只有James Wilby才能将一个伦敦怀才不遇、忧郁、迷茫、被爱情拒绝的小律师,演绎得如此贴近天使的心灵。
因为他们都是如玉般的君子,温润、内敛、坚韧、柔和,让你在它光泽面前心情平静,思绪沉淀,生命的状态却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
James Wilby一个极其低调的英国演员,不知不觉就在薄雾的黄昏走进我的视野里,淡淡地想起他温文尔雅的笑容和那迷失在夜幕里黑色颈长的背影。
1958年2月20日James Wilby出生于缅甸仰光(又是一个双鱼男),父亲是一位英籍工程师。缅甸爆发军事政变后,7岁的JW回到了英国,接受正统的英式教育。大学毕业于英格兰最古老的学院之一――达勒姆大学。而后又继续在皇家戏剧学院修读。在演出了许多小角色后,1987年29岁的JW得到了导演James Ivory的赏识,启用他作为自己新片(莫理斯 Maurice)的主演。扮演主角Maurice。一同搭档的还有牛津大学的风流公子 Hugh Grant,天生一张可爱娃娃脸的Rupert Grave。




根据E.M福斯特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演绎了一段短短半生隐秘的爱恋。那些极美极易碎的景象背后,整个人生,只是一种平淡却命定的矛盾。每一次的开端似乎都充满了憧憬,并且易于承诺,易于相信…… 影片中Maurice(James Wilby饰)面部特写镜头颇多。我看到,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他脸上流露,在他那亮晶晶的眼睛和他的嘴唇弄弯曲的隐约的微笑中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他的全身,违反他的意志,时而在他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他的微笑中显露。我想,在Maurice看似软弱的笑容背后,其实是一颗含泪而又坚决的心吧。
有些所谓的规则只是为了胆怯与懒惰的行路者而设立的,因为,沿着路标的指示走下去,他们虽然不一定能找到生命的真相,却总可以含糊地说出一些理由来。 但是,当夜风袭来,只有孤独的行路者才能感受到那种生命里最强烈的震撼吧?


Maurice从黑暗中走来,一切东西都消失在一片黑暗中。只有远远的高处亮着一盏路灯,是阴郁的昏暗中的一颗失落的星星,充满了哀伤,充满了河水的潺潺声。Maurice站在黑暗里,扔下手中的烟蒂,坚决地穿过花园向船屋走去,他走着的正是他曾一度想退出的路。他握住把手拧开了门……
在面对生命真相时, Maurice一生的寂寞想必在刹那间能获得补偿,再长再远的跋涉也是值得的。
Maurice这部电影聚集了当时英国许多非常优秀的电影演员。很多大牌影星都在剧中充当了绿叶的角色。风景优美,人物刻画十分细腻。作为一部非主流的同性恋情影片能获得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实属不易。(莫理斯 Maurice)让我想起了James Ivory 导演的另外一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那种心思的暗涌,精神上的反抗,比起美国独立电影中那些激荡的行径,才是更彻底的叛逆。这就是大不列颠对美国文化始终不肯低头的优越性,是叛逆文化的最高境界。
因为各自优秀的演技James Wilby和Hugh Grant分享了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项。而后来这二人的际遇却因他们各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大相径庭。在多年后的一次访谈中,James Wilby笑称他和Hugh Grant,好像“chalk &cheese”的差别一样明显。chalk无味无色,一抹就去,不留痕迹。而cheese则是色香味俱全,诱惑力很强。把自己比作“chalk”James Wilby有些过于谦逊了。而把Hugh Grant比喻成奶酪,还是很符合的。记得有人评论说Hugh Grant是“一个什么都想得到的人”,确实没错。采访中JW谈到,自己宁愿澹泊的生活,不愿远走他乡,喜欢惬意地留在英伦岛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宅男这点JW和Jack Davenport 惊人地相似。谁让他们都是双鱼男呢。狮子男和白羊男可是满世界跑的哦。)
2004年出DVD时对演员的采访(这有可能是James Wilby的家吗?)

三位演员提及电影中的“激情戏”都颇有些尴尬。看他们的表情就知。
年龄最大的Wliby显出成熟男人的从容淡然和优雅,并不显老.

反而当年的牛津校草一脸疲惫。老多了。

最小的 RG的变化最大,那时还是一个娃娃脸的大男孩。RG很适合扮演那种既邪恶又天真的角色。

必须承认有些演员可以像变色龙一样,不停地在银幕和生活里变换着自己的身份,比如被称为 “女人劫数”的Daniel Day-Lewis。而我想James Wilby是不会有导演找他出演伟大豪迈的无产阶级,确实如此,他也从没接拍过任何一个这样性质的角色。Daniel,Marcus ,Rupert Grave......他们可以演贵族、议员也可以演农民、园丁,但JW 很早地就找到了自己最佳的位置,他仿佛天生就是为那些或忧郁、或保守、或唯利是图的中产阶级而塑造的最佳代言人,何必与某些人一样凑热闹地为了证实自己的超能而乱点鸳鸯谱呢。我想,他的自知之明,他的睿智,他的淡泊,在当今物欲纵横的大千世界才是尤为可贵。
所以日后我们看到了(一掬尘土 A hand of Dust)可悲可怜的旧式贵族,(查泰来夫人)暴躁的煤矿主查泰来先生,(理想丈夫 An Ideal Husband)虚伪的丈夫,(霍华德庄园)里唯利是图的长子,(白衣女人)里的恶棍爵士,(棉花玛丽)没有什么人生原则的BBC记者……除了在A hand of Dust里,JW出演的全为配角,更有时他干脆只留几个模糊的身影,比如在影星云集的(高福斯特庄园)里(有粉丝为了找他,还专门在论坛上开了一个贴。可见难度之大!)

二十多年来,JW一直在大小屏幕上扮演着适合自己适合的角色,从小生、须生到老生(最近看到他是在马普尔小姐系列里,演一个“憨态可掬”的小旅馆掌柜。2008年他和老牌英国女星Jean Simmons 简.西蒙丝 主演的一个非常浪漫的电影-Shadows in the Sun 我也要找来看看。),没有绯闻,没有炒作。
James Wilby把拍片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舞台、家庭和对品酒的爱好中。稳定的婚姻,四个可爱的儿女,还有一栋漂亮的大房子。他笑称自己的时间好像永远都不够用。知足而常乐。
James Wilby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正常,非常低调,非常英国化的演员。他的优雅,他的知足,他的谦逊,让他如一块深藏于围岩的玉石,凛于内而非形于外;让他像一本书架上十年前读过的书,十年后再翻看它,却发现,在每一个段落里都有等在那里的惊奇和喜悦,知道了自己的心还是从前的那颗心,只是中间多了一种无法形容和计算的生活的累积。让我能在翻开书页的时候,有了一种不同的温热和感动。

时光荏苒,昔日(Summer Story)苹果树下的金发少年如今也步入了面有法令纹的中年,只是那淡淡的微笑,依旧清朗的目光仍宛如昨天……
James Willby给中国某位粉丝的签名照片。还附有简短的信函。连我看了都好感动。特别是这张他送给这位粉丝的照片,可以看得出是用了心思挑选的!Gentleman's Gentleman!


(上面两张图片转载豆瓣JW某粉丝相册。谢谢她不藏私心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