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跨考,三战斩获2021年清华美院信息艺术专业考研状元!
距离2022考研还有 220天





Q1:为什么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什么选择备考信息艺术专业?聊聊你的心路历程!
A1:

因为从小就喜欢清华,12岁参加市电视台小记者代表团第一次来清华参观就爱上了这里。自幼学画,高考文化课成绩还不错就没走艺术生这条道路,但是在本科课余生活中绘制的插画、做的设计常常被人夸有天赋,于是当时很认真地思考了我未来究竟要干什么,因为在做艺术和设计这方面我很享受也能全身心的投入,一坐就是一天,能够很有定力地做这件事,所以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之所在。
经过慎重地思考,决定要走艺术这条路,因为这条路最适合我,我也很喜欢,我觉得是命运的推波助澜,也是兴趣爱好的使然,更自己日复一日的坚持,使我来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Q2:对于你的这个目标,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A2:
没有,我今年只是凭感觉走。在我眼里,选择大于努力,战略大于策略,10月换的专业11月才正式开始。所以今年我的备考重点在于专业课如何高分,而非政治英语占前排。考研不仅仅是一场智力的比拼,也是逆商的较量。要动脑子去学,灵活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Q3:为什么选择水木致尚?水木致尚给予你帮助最大的人或事,最喜欢哪个老师的课?在水木致尚学习的体悟!
A3:

因为21年最开始我选的是科普视觉传达,然后7月就想来水木看看,在水木我遇到了帮助我最多的三位学长学姐,孙学姐,郝学姐和吕学长。
孙学姐慧眼识珠,从溧阳开始一直默默地帮助我鼓励我和我谈心并相信我,到北京玩耍时还教我如何史论取得高分,真是醍醐灌顶,认识聪明大气的她真的是我的荣幸,我也自觉要更争气来回报她的肯定。美丽善良的郝学姐于我是伯乐,从一开始就一直对我赞赏有加,逢人就夸,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情感上都给予了我非常大的信心,在十一月我甚至有点崩溃的时候,郝学姐常常给我发消息给予雅典娜般的支持与鼓励,常常与我私聊并教给我很多考研方法论,真的很感动很感恩。
吕学长在十月国庆班得知我转专业之后来到小教室和我谈话了解我的情况,并给予了我很多手绘立意和审题方面的指导,给了我笃定前行的勇气,复试百忙之中还抽时间帮我过作品集,给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在此也超级感谢吕老师。这三位老师是于我是大雾四起时深夜路上温暖的明灯,也是摇摇欲坠时悬崖上坚实的索道,更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下明亮安静的小屋。“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三位老师不仅仅传授给我智慧,也以身作则给予我清华人的勇气,衷心感谢他们。
Q4:初试这四门科目,你认为你发挥最好的一门或者你认为发挥最差的一门是哪个?经验或教训是?
A4:
发挥最好的是手绘,最差的是英语和政治。手绘经验是注意审题,多审一会儿没关系,在不跑题的基础上立意要高,然后两张A2全部画完且上满色,再加配色好看、手绘娴熟、讲解清晰有逻辑,装置原理介绍要画上,就可以了。教训是考场上任何人干扰你都别接招,只要你不生气生气的就是别人。
Q5:初试如何准备?
A5:
政治
以上次我考70分的经验来说,如果想要政治上70,就要选择题错的少,那么我前年年就做了徐涛的小黄书通关优题库(习题版+真题版)配合徐涛老师的网课,还自制了错题集,最后背一背风中劲草和别人总结的肖1000知识点效果还不错。但是太花时间了,对于我们考信息艺术专业学硕的同学来说,还是要在专业课上取得制高点。我没做肖老的1000题,因为我不喜欢它的排版和纸张。同学们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这样才事半功倍。

英语
这次英语考试我考砸了,作为英语专业的我这次是带着十足的信心去考试的,没想到在考场上遇到了一些摩擦,非常影响情绪,导致考试后半张卷子全是蒙的。考完下来绝望地以为我40分都不一定能得,没想到结果还不错。对于英语的学习,我真的倾注了很多时间和心血,也有很多实用的有效的方法。我主张大家多刷英语一的真题(考什么刷什么昂),之前99年到19年的真题我刷了不下5遍,带上改错和过重难点句型8遍都不止了,所以大家注意总结规律,阅读就是考逻辑,学习唐迟老师的阅读技巧,宋逸轩完型新题型,唐静翻译。
小作文是我自己准备的模板,大作文是现场发挥的。我大小作文得分率很高,大概在80%,在于最后准备作文的时候要注意复合句式的熟练运用,不要有语法错误,多多使用高级词汇,手写字迹推荐使用衡水体。在此展示一下我拉胯的笔迹,考场上的内容和笔迹都要比这个好很多。

史论
关于史论我真的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因为我史论准备的并不充分,最后我看别人都人手一份自己准备的史论笔记,而我什么也没有,当时我还在羡慕别人准备得真充分。其实21年的研究生考试我都准备的不是那么的刻苦和充分,我十月份才决定从视觉转到信息艺术设计,11月中旬才开始背史论,而且准备的很痛苦,最早受到“史论巨难”观点的荼毒,有点排斥心理,今年考完试以后我才知道史论真的是“小马过河”,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难,我个人反而觉得史论很简单,所以大家也不要有恐惧心理。从11月中旬我开始背教材,全面了解了世界现代设计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我大概也就背了两边,其中一遍还是在高铁上背完的,但后来完全忘了,主要是脑袋里有个框架。对于考试,我认为老师主要考查的是你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语言组织能力,行文逻辑能力,思考能力。我史论获得这样的分数主要在于我可能从小作文就写的好吧,从小学到高中我的作文一直是课堂范文朗读的那种,小学3年级就开始收出版社稿费了,高考作文满分60我考了58,所以对于写作来说我没有什么压力,史论的论述题我大概写了2000多字,凤头猪肚豹尾最后注意升华和点题,格局和立意都要高,要清新脱俗。还有一点是我写字能做到写得又快又好看。而且不推荐大家买打格尺,会分散注意力。
还有一点是大家要广泛涉猎,多读书。因为考试时候论述题的其中两个椅子我并没有背过,但是我小时候读过的很厚一册的欧洲百科全书上有详细地介绍过这些个椅子的来历以及是怎么巧妙设计的,我依然历历在目,然后我就都写上了。

手绘
手绘获得这样的分数是我是有点惊喜。可能我画的比较扣题,而且立意比较好吧。我画了两个交互装置,融合新媒体技术。表达要清晰,逻辑要清楚,装置结构和设计原理要画一画,具体如何交互的情节要确切的表达出来,要“言之有物,画之有意,合情合理,自圆其说。”对于今年手绘的进步我觉得要归功于我暑假视觉传达课程的学习,对于画技的磨练,速度的提升,创意的把握,以及配色的改善有奇效。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份才”,大家平常不要怕吃苦,你就静下心来坐在那里画他个一天,把市面上的交互模型与装置总结一下,做成手账,平常多翻阅,通勤睡觉吃饭时多思考,这些装置、产品与界面可以运用在衣食住行的哪里?还有什么能改善的?如果让我来操刀,我会怎样去设计和表达?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喜欢这样的叙事风格吗?找一个门外汉来帮你看看画,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突破自己舒适圈让自己更快进步的方法。还有一点就是手绘重在积累,没有积累手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大家要多多阅读CHI论文和顶会期刊,学习新技术并做好笔记。

Q6:课余生活或者复习之余的生活是怎样的么?如何面对各种压力?
A6:
我是在家复习的,在家里比较安静,比外出去图书馆效率高。同学们也要选择真的适合自己的场景去学习,不要随波逐流。课余我常常写一些书法作品,这对平心静气有奇效。或是看一些韩国博主的学习Vlog,看完之后自己也动力满满。面对各种压力我最喜欢长跑(5km+),写书法,做高强度HIIT,释放一些情绪,增加多巴胺,心情瞬间变好。
Q7:你觉得自己复试发挥如何?经验或教训是?
A7:
复试发挥还可以。我自己备考笔试前还猜到了笔试题目且做了准备,我的第六感真是yyds!面试经验是别太紧张,自信满满就行!
Q8:复试采用线上,老师问了哪些题目?你是如何作答的?
A8:
1.问我为啥要跨学科考清华美院
从小就喜欢清华,从小一直学习美术,到了中学文化课成绩不错,家人就没让我走美术这条路。后来我到大学以后,平时画画,很多人都会夸我画的好,大三很认真地思考了我未来究竟要干什么,因为在做艺术和设计这方面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和放松,一坐就是一下午,能够很有定力地做这件事,所以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之所在。经过慎重地思考,决定要走艺术设计这条路,因为这条路最适合我,我也很热爱。我觉得是命运的使然,也是兴趣爱好之所在,更是我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使我来到了各位老师面前。
2.老师问我说如果让你上清华,你有什么想学的?
1.学习交互设计课程,毕竟之前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来清华之后我会更加努力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2.更多地学习和提升我的优势:视觉。并将其发扬在我的各项设计作业中;
3.学习一些服务设计,新媒体艺术,交互装置的课程,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接受清华大学专业性的教育和指导。
不紧张
Q9:复试如何准备的?
A9:
关于复试笔试,就正常发挥,自己想想美院可能出到什么题目,多准备准备,画快一点就好。作品集去年春天交叉学科复试的时候都准备好了,2020一年里我也拿给了不少学姐看,她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也逐步吸收与改进才有了现在的作品集。面试的时候放轻松不要紧张,美院老师十分和蔼可亲。

作品集展示
Q10:考研过程中有哪些推荐的神器?比如某个牌子的⻢克笔、水彩笔、荧光笔或记号笔、坐垫、生发液等······
A10:
Goodnotes5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推荐大家用ipad上的goodnotes 5里的闪卡来背史论词条笔记。
l 过程:我一般是每个词条读一遍,复述一遍,默一遍,纠正。
l 用法:比如你一天上午背了6个词条,你就把这6个词条全部复制到闪卡上,然后第二天早晨就可以自测了。
Goodnotes 5(App)+自带闪卡功能+Apple Pencile+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格=背熟。

Q11:进入考场后,有没有特殊的经验教训可以提供给后面的考生?
A11:
与同桌友好相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Q12:你被清华美院成功录取,评价⼀下⾃⼰最⼤的优势在哪?怎样看待考研的⾃⼰?
A12:
我觉得我最大的优势是人缘好吧。真的觉得学长学姐们都是人美心善,谆谆教诲,也是承蒙各位学长学姐和好朋友好姐妹的厚爱,一直关心我指导我鼓励我,他们在备考的每个阶段都在鞭策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现在的若怡。还有就是在各个顶级院校的好朋友们,教给我很实用的学习方法,降低了我的试错成本,还特别相信我支持我,给我以爱的力量。
在看待自己这方面,我的人生哲学就是静水流深,也是我私章上的刻字,我也确实做到了,有这四个字的加持,做事就如同沧笙踏歌一般,挂云帆济沧海。
Q13:考上清华美院之后,有没有什么计划?
A13:
很想读博。再继续了解一下美院的机制吧。
Q14:考研过程中踩过的坑,提示后来人一定注意,想对水木致尚的学弟学妹说些啥?
A14:
学习一定要“先完成,再完美”。任何事情都要先去做,先去执行,做的不好再慢慢修改嘛,万万不要有“非准备得圆圆满满才开始”的想法,那样只会坑了自己,因为没有那样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