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招让宝宝爱上自己吃饭
孩子一定要自己吃饭吗?
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其实是在教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这不仅是为了帮助孩子能够慢慢实现独立生活,也正是为了尊重孩子:把孩子真正视为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帮孩子自信地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在蒙氏托班教室里,会专门设有一个包含了“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等内容的,以“家务劳动”为主要工作形式的日常生活区。

孩子不肯自己吃怎么办?
众所周知
要让孩子自己吃饭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甚至可以说,吃饭如打仗!



让人分分钟爆炸
却还是只能咬咬牙
鼓励自己沉住气
那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自己吃饭呢?
3招培养优秀饮食习惯
4招激发孩子自主进食兴趣
3招培养优秀饮食习惯
1、固定就餐时间
在家里孩子一到饭点就闹,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
不管是爸爸妈妈自己带孩子,还是长辈帮忙照顾,由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精力和时间都安排不开,每天的饭点很难定时定点,孩子就不容易提前准备。
而在億·禾林,每天的一日流程,都是相对固定的,孩子们每天在园的生活被科学地划分为了几个时段,并配备了专门负责的老师,所有流程都可以提前预知和安排,让孩子觉得熟悉。
这样,孩子们就能很好地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了。所以,当就餐时间到了,他们不会觉得紧张和害怕,而是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始为自己做就餐准备。因为,他们早就胸有成竹啦!

2、给就餐一份仪式感
除了时间,仪式感也很重要。
億·禾林的就餐流程非常注重仪式感,这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吃饭这件事的重要性,并认真对待。
这种仪式感包括邀请孩子们做好餐前准备、餐具摆放、自取食物、餐具收纳等工作。
通过这些环节,孩子们会慢慢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就餐上,并学会自主进食的整个流程,这能让他们拥有成就感。

3、大人要做好榜样
我们都知道宝宝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这就代表我们大人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就餐榜样。
在億·禾林,孩子们取完餐后都会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没有玩具、没有动画片、没有打打闹闹、没有交头接耳,每个人都会安安静静一心一意地吃饭。
这是因为老师们始终以身作则,为孩子们示范着该有的就餐礼仪。

4招激发孩子自主进食兴趣
1、提前做好心理提醒
餐前准备不仅是一份仪式感,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提醒和准备。这也是为什么要定时就餐的原因。
在億·禾林,到了每天的午餐时间,不用老师通知,孩子们凭自己的秩序感就能判断是不是该吃饭了,接下来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因为托班里的一日流程和各项蒙氏工作,已经帮助孩子养成了内在的秩序感,可以为孩子们的内心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去做准备。
而且在就餐前,保育员老师会先把孩子们需要的餐具都放出来,方便孩子们取用,孩子们一看到就知道马上要开饭啦,要洗洗小手为自己摆放餐具啦!

2、放手让孩子自己吃
当孩子刚进入托班,还不适应自主进食时,億·禾林的老师们不会强迫孩子去吃饭,或者直接端碗给孩子喂饭,而是会一次又一次地示范给他们看,然后邀请他们尝试。
无论孩子在尝试的时候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只要不是危险的,老师就不会去干涉和阻止,会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然后在每日的午餐过程中慢慢去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就餐动作和礼仪。
因为没有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吃饭也需要给孩子一定的学习和适应时间。一开始,孩子不习惯用餐具,喜欢抓着吃,没关系,为他们洗干净小手即可。

3、不强迫孩子进食
即使是大人,也有不想吃饭的时候。
所以当孩子不想吃饭,可以先和孩子好好沟通,问问他们为什么不想吃饭,而不是直接强迫孩子吃。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再为孩子提供合适的选择。
在億·禾林,就餐采取的是“自助式”,这可以让孩子觉得吃饭不是被迫的,而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当孩子们可以自己做主,他们就会很乐意看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吃的,并且很少会浪费食物,几乎每次都能实现光盘,因为他们其实很清楚自己想吃多少。

4、饮食食材多样化
现在食物的可选择范围很大,有一些宝宝极其不喜欢吃的食物,不用强迫他吃,找到同类食物代替就好。
饮食要均衡,说的其实是营养元素要均衡。日常保证菜品种类丰富,满足孩子成长发育需求。
億·禾林的食谱菜单都会根据孩子的一日需求精心设计,每日餐食点心以当季新鲜时令蔬果为基础,然后配上各种鱼肉蛋等动物类食材,不仅营养元素均衡,还色香味俱全,总让孩子们忍不住就多吃一口又一口。

当我们准备好了
营养均衡的食物
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
孩子自然就会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吃饭就像汽车加油
型号合适、油量合适
车子才能跑得又好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