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的版纳(上)
有没有觉得,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这种地名,一听就会让人觉得那里很好玩?
逃离南方湿冷的冬季,只想躺在冬日热带温柔的阳光和微风里吃喝游逛,西双版纳想当然就是那个不用费脑做攻略,随便抓来一处就很好玩的不二目的地之选:极具辨识度的各种少数民族,光看图就让人哈喇子直流的各式傣味,各异热带丛林的“绞杀”和野生动物,加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加持。。。版纳无论以哪种打开方式,好像都趣味盎然。

因为地处西部,十点多的景洪像是内陆八点多的样子,太阳刚升起不久,当地人才摇摆着大臂,悠闲的出来买早餐,或是在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坐着,看护着刚学会走路,摇头晃脑的小朋友嬉闹。不管是人的气息还是空气的温度,都让我觉得有一种没睡醒的微醺,一贯做事像打了鸡血般奋斗励志的我,在接下来的几天也慢慢的被这氛围,不断融化沁润得佛系且淡然了。其实在版纳的那几天,我感觉整个人也一直处于迷迷糊糊,像是刚睡起来那种闲适慵懒的舒适中。发觉版纳的公交车的等车时间太长,后来我便学着当地人一般骑起了电动车,在城里漫无目的的闲逛吹风晒太阳,好几次不小心混入了上下班的电动车大队车流。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做”当地人“的快乐,是我在西双版纳收获的最大的开心了,借东坡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不辞长作版纳人“。
01 | 星光夜市与大金塔
傣族以其辨识度极高的民族特色,成了版纳毋庸置疑的主角:绿化带中傣族的图腾孔雀和大象彩色塑像,以各种娇憨可爱的卡通姿态观礼着过路的人车,大象们或击鼓高鸣,或敲锣扭腰,其间还有各式大菠萝造型穿插点缀其中;傣族女人皮肤白净,淡雅素净的短袖上衣和紧身包腰的花色筒裙,苗条修长的身材一下就凹凸有致起来,日常的走路做事也变得婀娜多姿,就连提篮买菜,略微有些佝偻的傣族的老妇穿上传统服饰也显得韵味十足;男士则衣着宽松,头上系着标志性的白巾;傣族人喜欢水,夜晚在酒店,隔着澜沧江都听得对岸夜市喊着“碎,碎,碎碎碎~碎”(碎-水)的祝酒词;他们爱干净,不仅人收拾得称体,不管是店铺还是小摊,东西物件都摆的洁净整齐;还有满街都能看到的歪歪扭扭的傣文和当地人软糯粘人的傣语,夜幕华灯初上时大金塔的璀璨辉煌和熙熙攘攘,星光闪烁,人间烟火气十足的星光夜市。这一切的一切,很难让你不喜欢上这个能歌善舞,性情平和,男俊女美,食物好吃的民族。


从大金塔的高台处眺望夜市时,我有一瞬间仿佛跳入真空,周围的人声鼎沸都被按下了静音键,从天国俯瞰人间恐怕就是如此般景象了。在告庄西双景,湖畔是人间烟火气息浓厚的夜市,拾级而上便是与神祗沟通的大金塔佛寺。走下台阶的人止不住惊叹眼前的热闹,快步招呼着同伴向星光夜市跑去,而往上走向大金塔的游人们,忍不住一步一回头的回望刚刚走过的繁华盛市,驻足停留拍照。而那高耸的金塔和慈面的佛像,仿佛一遍一遍提醒着所有人: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像。夜市中纷闹的讨价还价,或是大快朵颐后的欢愉,乃至所见的一切繁华或者荒芜,都是无明的我执,而这正是南座部上传佛教认为的痛苦和轮回的根源。做不到严谨的修行,但似乎也不能舒适地融入这熙熙攘攘的闹市,连接其二者的那条长长地台阶,不论是在现实还是概念上,都是我最恰当的位置。

夜市虽然不论从风格整体气质与景区城市融合度来说,还是在现场商贩游客人气上,作为景点都是很不错的。但是细看,小摊的商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几乎看不到具有本地风格的任何手工制品。同款的人字拖和少数民族服装,玉石首饰乃至塑料玩偶,从城外城内到夜市雷同到你想采访一下老板们是不是从同一个厂家进的货。每个烧烤摊上摆着似乎差不多的东西,连串串都是统一的粗大竹签。除了香茅草烤鱼,其余菜品似乎也和内地差不多,一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傣妹在手推车前不停的招揽客户。商户中操着东北口音的人占极大一部分比例,有人开着直播,一遍遍的如复读机般提醒着观众”点点关注,小红心点起来“。参观一圈的整体感觉,像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板们进了同一批货,在版纳陪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度过了一个个”星光璀璨“的夜晚。

我其实是一个不太爱照艺术照的人,甚至连照相都不太喜欢。但在旅行之前,看见了只要199,包服装包摄影包修图的”三包“良心价摄影美团时,也不好意思忍不住想体验一番,尽管知道免不了要做作的摆拍。摄影室的衣服应该不是傣家服装,而像是泰国皇家出席典礼的华服,富贵且华丽,不得不说,真的非常好看。换好衣服化完妆,这夸张的造型简直让我不敢迈出门,化妆师小姐姐已经见怪不怪了:”你出去看看,满街都是泰国王子和公主。“ 的确如她所说,从开始羞怯得迈不开步伐,到后来等待天黑拍夜景的时间,能安然的顶着这身华服自如进餐厅吃饭,可以想见拍照的人之多和这199的”三包摄影“有多火了。
在去拍摄地的路上,一位男生从后面追上来,和我说了句”好漂亮啊“就快步走了,我都没看清长啥样,那时候觉得这199也还真的挺值的哈哈。当然,拍照的过程十分难受,实在受不了各种摆拍,我这人一做作就很难受,而且还是一个摄影室带着几个”公主王子“流水线般的做作,数次发问自己为何要花钱来受罪,坐在旁边静静的赏景不好吗,后来麻痹自己,全当来这体验社会实践了。

夜市旁的大金塔主寺造型典雅,雕刻精美,塔端金顶在阳光下闪亮夺目,围绕着有四个实心小塔,为典型的泰式佛寺风格。主寺屋顶巨大,屋角都装饰有直插入天的尖鸟型雕饰,屋面为重檐多面式,大屋顶为多段多面,除了佛教上的吉祥寓意之外,在热带地区湿热这样多层的设计,我想也有助于室内通风换气。佛塔以方形平面为基坛,层层往上堆叠,四面雕有佛龛,凹凸错落分成四部分,整体呈现圆锥状。寺内正在维修未能入内,却也能隐约听见信徒们塔身下一楼朗读经文的声声诵读。夜幕降临,灯光照耀下的大金塔更显得华贵典雅。可能是很少见到后世如此认真新修的建筑,得知这片佛塔是近几年的新修之作,竟有点不敢相信。
其实大金塔是“告庄西双景”旅游房产项目的一部分,开发商据说是本地人,专门从泰国请来的设计师,此佛塔按照LonelyPlanet的说法就是“泰国原装进口”。有了佛塔之后再以其为中心开发了周围的夜市、住宅和酒店,这种做法得到了当地人的赞许。
一团山寨的“在逃泰国公主王子”,一堆义乌气质的小商品,和一群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老板,中央舞台的民族歌舞表演到也还不错,虽然这看似民族风情下总掩不住的浓郁塑料和山寨气息,就连身后的大气端庄的大金塔想不到也是毫无历史背景,完全新修的,但不得不说,这块新开发区的确建设得不错,气氛与设计风格都与版纳很契合,可以说开发商是很用心了。华灯初上,走,去大佛寺和夜市,看看那一堆今晚改姓刀姓召(傣族贵族姓氏)或者姓拉玛的人吧。
02 | 西双版纳不“西双”
到了这边之后才知道,没有一个具体的城市叫做”西双版纳“。和司机师傅说去”西双版纳“,他会自动把你归纳做外地人然后问你是不是去景洪。“西”“双”‘版"'纳“四个字分开翻译就是”十“”二“”千“”田“,就是十二块千亩地的集合。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为傣仂(傣族的一支,西双版纳傣)居住的地方。南宋时期,帕雅真统一各部,建立景陇金殿国,成为第一世召片领,将统治中心在勐泐,即今景洪市。属大理国地方政权,奉天朝皇帝为共主。
景龙金殿国和“金齿百夷”(傣族先民,以其人以金镂片裹齿得名)各部控制了大理国主要产茶区,加之“滇藏茶马古道”的繁盛,覆盖范围甚至拓展到湄公河流域的东南亚地区正是。由于景龙金殿国繁荣富庶,军力强大,以致公元1253年大理国灭亡后,景龙金殿国还能独自抵抗蒙古大军达40年之久,直至公元1292年才归顺元朝。
元代在云南设立行省,勐泐一带属于”车里路",实行土司制度。明朝时期,第二十四为召片领刀应勐将三十多个“勐”(坝子)合并成十二个“版纳”:十二个提供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西双版纳。
19世纪末期,法国殖民者在占领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中日甲午战争后,法国依仗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俄国,法国,德国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日本则趁机勒索清政府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日本为归还辽东半岛深感屈辱,三国干涉还辽也成为了“日俄战争"的原因), 公开向清朝政府索取十二版纳之一的勐乌、乌德(与勐乌属于同一版纳)等地,要求大约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法属印支版图。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点示:“兹奉旨将勐乌、乌德让与法人,二十八日约期画押。” 云贵总督菘蕃委任思茅同知黎肇元为中方勘界委员,会同法方代表巴威勘绘界图。黎肇元来勐乌、乌德前,虽然得到清总理衙门的电示,面临法国侵略者的威胁利诱,坚决不从。但弱国无外交,在清政府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他自知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却又不想在自己的手里丧权辱国,最后不得已只得在图界乌德等底下模糊的表明态度,注明:“此图界限系法员自划”字样。
闻此消息,当地军政人员、土司和各族群众无不义愤填膺,纷纷上书朝廷,联名控告中方边界代表黎肇元。事后黎肇元被撤职。虽外交方面几经交涉,在黎肇元铃印的地图面前,法国帝国主义仍然以黎肇元正式签署为借口,要求割让土地。
清政府于1895年5月27日,委派庆亲王奕匡、吏部左待郎徐用仪同法国驻北京公使施阿兰签署了《中法续议界务条约》附章五款,将当时我国思茅地区的勐乌、乌德、化邦、哈当、贺联、盟勐等地拱手交给法国。之后,法国侵略者依仗洋枪洋炮武力,于1895年7月19日,派兵侵略强占了勐乌、乌德等地。法国侵略军大张旗鼓施放排枪三次,以庆侵占成功搞定。当地群众无不哭天抢地,悲愤至极。

闻知十二版纳之一的勐乌国土割让法国,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承恩(傣王)悲愤不已,随即组织澜沧江两岸十二个版纳的各少数民族组成昆悍(土兵、民兵)队伍向“两乌”奔袭,刀承恩发誓要与法国兵血拼夺回土地。刀承恩的队伍行至漫腊茶山张家湾分水岭,普洱府的官员们赶来阻拦刀承恩不准其攻夺“两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从北京发来电令阻拦刀承恩:“不得出境,以免事态打大。”悲怆至极的刀承恩带领几千土兵跪在山顶上,面朝“两乌”失声痛哭,痛心疾首高呼“对不起祖宗!”

法国军队进入勐乌、乌德,受到当地群众的顽强抵抗。尚勇、勐腊、勐捧、易武各勐百姓奋起保土护界,支持乌德土司召宛纳哈联合勐乌土司向法军武装抗争。傣族乌德土司召宛纳哈联系汉族李华庭、陈玉成等人密商反抗事宜,不幸事泄被捕,惨遭镇压。傣族民众在法国侵略军将乌德土司召宛纳哈押解转移途中,进行了英勇拦截,打死了押解的法国军官,解救出了乌德土司召宛纳哈。可在双方血战中,乌德土司召宛纳哈最终身负重伤,于途中牺牲。
此后,法军恼羞成怒,在占领的勐乌、乌德大肆烧杀,残酷镇压民众。在长达十年之久的抵抗中,许多傣汉人民一方面难以安身,一方面不愿做亡国奴,纷纷悲愤含泪,从勐乌、乌德迁走,迁到云南省的勐腊县。
西双版纳之一的勐乌版纳就这样被强行并入法国殖民地。老挝独立后,继承了法国的遗产,因此勐乌也就成了老挝的一部分。
今天,在勐腊县易武古镇的白云洞石壁上,还刻有黎肇元等当年参与勘界的几人留下的《浪淘沙·题仙人洞》:
边地寄行踪,直道难容,盘根错节难英雄。璞抱荆山空自叹,气吞长虹。往返两春冬,世事朦胧,欺君秦侩主和戎。纵有张韩刘岳志,失水蛟龙。
——丙申仲春,许子衡偕黎寿昌、刀成章、谢仲意、黄澍森同游于此。
光绪二十二年定界到此。
不难看出黎肇元等人对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迫使清政府将勐乌、乌德割让法属老挝的强烈不满,却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心情。
历史上我们都熟悉,沙俄曾趁我国国力羸弱的时候侵占了北方大片的领土,而法国在云南,英国在西藏、云南(英国对西藏的影响一直贻害至今),也同样吞噬了我们大片的领地。就这样,叫做“西双版纳”的一大块领域,如今只有十一个版纳在中国境内了。谁也没想到在国际上默默无闻的老挝,竟然也曾抢占了我们的领土。
有趣的是,这段历史不论是在书上,网上都鲜有人提及,在讲述西双版纳历史的州立博物馆里,甚至只字未提。理由其实不难揣测,但知耻而后勇,忘却过去的耻辱就是对故人最大的不敬。过分放大伤痛是矫情,但闭眼不看不闻就是傻,这又何曾对得起那些和法国人拼死的傣汉同胞?而那些留在了老挝境内的傣族人,他们又是否从祖祖辈辈的口传耳闻中得知过家族的历史变迁呢?如今要再拿回这些领土不大现实了,领土问题拖得越久,越不容易解决,因为时间越长,当地人对新的国家的认同感和新的文化的感知力也会越来越强。做不到收复故土,但我们,每每在想到、说到、看到”西双“时,至少可以做到不要忘却——在国境线的那一边,还有一块曾经属于我们的版纳。
(未完持续)
//-------------------照片分割线------------------------//
大金塔寺:


















吃的:

一家好吃的餐厅,叫做酷泰,不预约等号2小时起步:




博物馆:




了解这段历史的电视剧有一部叫做《孽债》,非常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