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五三
7、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婆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这十位弟子分别是: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陀,多闻第一。
四、阿那律,天眼第一
证悟天眼后的阿那律并不是完全隐遁山林,他心中时常想:“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法乐,都是佛陀的恩惠所赐给,为了报答佛陀,我们应该弘法利生,到没有人布教的地方游化。”外表冷静的阿那律,内心有无限的热情,从国王的王宫,长老的府第,直到深山、村庄,都有阿那律尊者的教化。有一次,阿那律甚至度化了一拨凶恶匪徒回头是岸。
故事是这样,当阿那律在那只有一个少女的民宅中借宿遭遇情欲的考验后,阿那律便决心不再借宿民宅,可是长期行脚的过程中,如果完全不借宿民宅是非常不方便的。那时毕竟是2500年以前,地球人口数量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城镇非常有限,很多地方都是野外,如果不借宿,就只有露宿,好在阿那律已经养成了朴素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虽不像大迦叶尊者那样特意苦行,但这种露宿的生活也没有问题。
有一次,阿那律来到一个乡村,那天晚上阿那律就在村庄附近的一个树林里打坐。当夜深以后,阿那律已入定,全身融入环境之中,默默无声,正在此时,远处忽然有一群人向他的座处走来,阿那律本想咳嗽一声,可那些人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阿那律用天眼一看,原来是一群强盗,正在分赃。
其实如果阿那律不发出任何声响,这群人发现不了他,夜晚漆黑一片,入定之后,人与环境完全融合,呼吸之声都不可闻,除非正面看见,否则无法发现有人在这里。可阿那律看到这竟然是一伙强盗,而且正在分赃。在我们的眼中看来,这应当是一个需要赶紧躲开的情况,那群人穷凶极恶,不应当招惹。而在开悟的佛家弟子看来,这是一群非常可怜的人,因为贪,造下恶业,如果还有杀生的问题,贪、嗔、痴俱全,地狱、饿鬼、畜生道就在眼前,人身短暂,眨眼之间就将承受无边痛苦。因证得神通,这些弟子们都曾去亲眼看过这三恶道的情形。我们在人间道,大家也都应当有体会,当我们处于痛苦中的时候,时间过得非常慢。佛家中曾形容,如果以我们现在的时间观念来计,一旦进入三恶道,在其中盘桓的时间,不仅从客观角度上就非常漫长,比如畜生道是以百万年为计,而且从主观体验上,痛苦会使得每一秒都如同一年一般,所以地狱中将要承受的痛苦会持续无数劫。我前文(《楞严经》第八)已经解释过,在佛家的概念中,劫是一个时间单位,一种智慧生物从逐渐出现,直到最后消失,才是一小劫。无数劫,大家就可以想象无量时间。
躲开这种情景是普通人的反应,可佛家弟子,慈悲为怀,我在前文也说过,正因为慈悲,庙宇中的主殿都是大雄宝殿,其意义自然是无限勇气。眼见这些人将堕入无边深渊而不自知,身为佛家弟子,如果躲开,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誓言:“众生无尽誓愿度。”佛家弟子心中对众生有爱,必然不会坐视不理,就像如果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即将摔下悬崖,难道不会拼命去拉?
所以阿那律大声地叹了一口气,那群强盗立即就发现这里有人。强盗们眼见事情败露,纷纷亮出了刀,想要杀人灭口。阿那律大声说:“你们要杀我,你们就来吧,你们杀了我,自然也有人会杀你们!”强盗们大惊,贼首问:“你是什么人?黑夜之中破坏我们的好事!”
阿那律庄严地回答:“我是沙门,在这儿静坐,说我看到你们做坏事倒是真,说我破坏你们的好事倒没有。”贼首又问:“你是不是要告诉官府?”阿那律说:“我不会报官府,不过我要告诉你们,官府就算不知道你们的行为,因果报应也不会饶了你们,想到你们将来悲惨的下场,我真同情!”
阿那律所说的话十分真切,这本就是因为作为证悟的阿罗汉,阿那律已经看到了这些人的下场,并不是特意为了吓唬他们。我辈凡夫看不到因果,所以不害怕。姑且不论六道是否真实存在,在佛家的观点中,我们累世的所有经历都在阿赖耶识中存着,没有任何一点会疏漏,所以闭上眼睛说事情没有发生过,是没有意义的,佛家将人的感官意识由表而里,依次为眼、耳、鼻、舌、身、意、莫那识、阿赖耶(又称如来藏,阿赖耶识和阿赖耶虽然非常接近,但仍有区别),这些在《楞严经》的后面部分会做极其详细的解释。从现代心理学来说,至少我们今世的所有经历,一点一滴,一时一刻,都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存着,那些没有进入到我们意识层面的部分,我们会以为自己忘记了,事实上,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里,终将面对,什么也逃不掉,我们这一生,不要让自己太扭曲,当最终审判时,会极端痛苦。
阿那律的话深深地击中了强盗们的心,一时的纵乐,其实那纵欲的乐,根本就不是乐,其本质是内心空虚之上再加空虚,这是一种极端的痛苦,所以说纵乐之后,是百千万倍的痛苦,然而错已铸成,无可避免,任谁能不害怕?既然懂得了害怕,凶恶便去,善良现前,阿那律向他们宣说佛陀的教法,这群强盗便皈依了佛陀,将赃物还给受害的百姓,百姓们感激阿那律,也一同皈依。
当时的印度受吠陀教育,整个社会都知道六道轮回,佛家弟子常用显现三恶道惨状的方法来度化恶人。当今社会就不这么容易了,假如仍用六道轮回来启发恶人,只怕死无葬身之地,身处何地就必须要用此时此地的逻辑。这也是我们总说,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欧美国家仍然不放弃宗教信仰?这并不是在于有没有神的争论,这争论本就没有答案,而是在于,信仰让人有底线,有敬畏,懂得害怕,更能指引人过上正面、积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