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368)丨图板上:建成之前丨未觉建筑丨水电站美术馆
水电站美术馆,北京,中国
Power Station Gallery, Beijing, China
建筑设计:未觉建筑
Architects: waa

在废墟上重建 水电站美术馆,地处北京密云水库,原有建筑是一座废弃已久的水电站,实际是一间不足100m²的1960-1970年代的平房。建筑师的设计任务是把这个小院子改造成一座美术馆,包括陈列3件雕塑展品的永久展厅、文化沙龙、餐饮空间及微型酒店。


水库的大坝与水电站通过一段1100m长的露天水渠连接,设计师选择将美术馆的辐射范围延展到水渠,观展的主入口设在大坝的渠口,水渠里布置了给艺术家做艺术装置的点位,参观者需要步行20多分钟穿过整条水渠才能进入美术馆的内部。顺着曾经水流的方向,穿过各个年代遗留的痕迹,缓慢地进入水电站的地下机房,也就进入了美术馆的中心庭院。这条水渠是水电站“生命力”的历史线索,也是开启它新使命的主要路径。

柔和的新建
现场遗留着不同年代的痕迹,工业时期的机械零件,村居使用的毛石、粘土以及邻近山脚的片石,与小院里原本生活用的砖房混杂在一起。红砖、灰砖,甚至十几年前的瓷砖穿插在一个场景里,极具时间性。然而我们并不希望只是简单地重塑或是整理这些年代留下的碎片,因为新建筑的功能需求无法在旧建筑中得到满足,所以它的目的不应该是被用来缝补缺失了的旧样貌,而应是在尊重周边环境的尺度和关系的基础上,创作出更适合这个新场景的建筑。
在尺度和外型轮廓上延续了周边建筑的基调,新建的外立面使用半透明的聚酯纤维板,新建的建筑体无论由内向外、还是由外向内都透出漫反射的柔光。用这种新材料的柔与虚对话现场保留下来的石头、旧砖和水泥的硬与实,目的是想探讨新与旧之间的平衡与相对关系。

内和外
遗憾的是现存建筑的体块无法满足新功能所需的使用面积的要求,于是我们把平面反转,原来的室内部分变成了室外,原来的室外院落变成了室内。原有的水电站,保留了废弃的设施、墙体和门窗,只去掉了水泥平顶,变成了美术馆的室外中心庭院。原有的院落加上了新的顶盖,变成了美术馆的一层展厅。沿着外部道路的方向水平布局了一个长条的展厅,轻柔地“浮”在旧院墙的上端,一条透明玻璃幕墙连接新建筑与旧墙,在视觉上可以脱开新旧的交接,为的是减弱新的体量对现状可能有的视觉压力。
依托于原始水电站的门卫用房,我们谨慎地布置了9间客房,尽量延续周边村居的房屋轮廓和体量关系,并且将其布置在末端尽量靠近山体,用山体的体量和透视关系来弱化有可能对周边现存场景的影响。原始门卫用房的小院被保留下来。一个新建的钢楼梯利用水渠与机房交接的空间设置,成为客房的入口,利用楼梯的架空,水渠里收集的山泉、雨水通过新建的水系缓慢地流向美术馆的新入口。水渠的新旧关系在交错混合中重新组合并且寻找适合的定位。□


项目信息
地点: 中国北京密云北庄镇
业主: 北京同衡思成投资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 张迪,杨杰克
设计团队: 黄一粟,张海洋,梁剑,何悦,朱晶
室内设计: waa未觉建筑
景观设计: waa未觉建筑
结构工程: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暖电施工图设计: 北京中天建中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面积: 1600㎡
设计时间: 2017.03
拟竣工时间: 202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