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来就患病,我要不要放弃他?看到最后泪目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故事FM ,作者故事FM


" 大表姐:
如果孩子一出生就患了罕见病,你会选择放弃吗?
周国平曾经有个女儿叫妞妞,但是满月就被诊断出恶性眼底肿瘤。如果治疗,接下来也会摘除眼球成为盲人。
周国平最后选择放弃治疗。
有人觉得他残忍:既然能治疗为什么不试一试?作为父母怎么能放弃自己孩子的生命?
有人觉得理解:摘除眼球终生残疾,还不一定能活下来,放弃只是希望女儿能健全地离开。
生命当然是宝贵的,但是陷入两难的现实抉择时,真的很难做到「正确的选择」。
2020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有各类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但是这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这些父母又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今天这篇文章很感人,讲述者遇到的是为人父母最难的选择题:
「孕期各项检查都没落下,出生后孩子却依然不健康,该不该放弃?」
"
如果能决定一个生命的去留,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尤其,当这个生命还是你自己的孩子。
确实,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生命都不可被放弃。但有的时候,现实会逼着我们做抉择。
这时,再谈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何其奢侈,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选项,都是残酷的。
本期节目的讲述人九天,今年 31 岁,来自山东的一个三线小城市。
2020 年 12 月,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这本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没想到,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却也因此被完全改变了。

我拥有着让很多人羡慕的家庭:我们夫妻俩的工作都很不错,有房有车,生活压力不大;大儿子已经 6 岁了,是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 因为他总羡慕班里其他小朋友都有弟弟妹妹,仔细考虑后,我和爱人决定把「生二胎」提上日程。 之后没多久,爱人就怀孕了。 那时候,老大每天都会和爱人肚子里的孩子说话。 我们也给孩子们准备了单独的房间,屋里的东西都是按两份准备的。 我妈想着,到时候爱人要坐月子,她得来帮忙带小孩。 所以她专门学了老年代步车,提前熟悉送孩子上学的路线。 我爸也没闲着,他说「老二出生后,五座的车肯定不够用,要换七座的。到时候我的店也不开了,载着全家人一起出去玩!」 他还给孩子起了名字,叫「嘉言」,取「君子嘉言懿行」之意,也是对这个孩子的期望。 一家人都在为之后的生活做准备。


生第一胎时,爱人在医院整整疼了 36 个小时才把孩子生出来。 所以到了第二胎,我们做了很多功课,从产检、到孕妇营养、到产后护理,都准备得很充分。 而且我还早早在当地医院订下了条件最好的家庭化产房,也准备了无痛分娩针。 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 2020 年 12 月 6 日下午 3 点,我陪着妻子进了产房。 这一次爱人也很疼,我攥着她的手,叫来医生给她打了无痛分娩针。打完后,一般至少还要一两个小时才能生。 所以当时医生就让我先去给爱人买点功能饮料。 结果买个饮料的功夫,来回也就二十分钟,孩子已经出生了! 我都懵了,满心想着先进去看看我爱人怎么样,但医生一把把孩子放在我怀里,说「快抱着你儿子,给你们拍张照!」 ■ 九天抱着孩子与老婆的合影 插画/馒天星 孩子看起来状态不错。我心里也踏实了一半。 「孩子顺利出生。最难过的一关,已经过了。」

但是第二天早上 9 点,孩子突然出状况了。 他开始浑身发紫,身体僵硬。 我们赶紧叫来了儿科医生,听诊后发现孩子肺部有感染,当即就把孩子转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我在外面焦急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大夫出来了,「孩子只有一个肺,可能活不了太久。」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脑子瞬间一片空白。 从重症监护室到我爱人的病房,一路上我脑海里都是空白的,满脸是泪,完全想不出任何办法,只剩绝望。 在病房外,我跟岳母说了孩子的情况,没想到爱人在病房里听到了我们的哭声,她以为孩子已经没了,一下就受不了了,导致血压猛增。 医护人员赶紧给她用药、输液。 那时候她只能哭,一句话也没有。人在最伤心的时候是说不出话的。

那天下午,孩子情况稳定后,监护室又通知我把孩子抱出来,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结果又转折了。 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是有肺的,只是没有张开,吹开之后就没事了,再住几天院就能消炎,问题不大。 也不能说是满血复活,但我整个人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那一晚,我和爱人虽然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我们也明白,孩子是健全的,慢慢总会康复。 其实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为孩子在儿科、产科两头奔走,也顾不上多想。但静下来之后,我觉得冥冥中有种预感。 因为一般孩子出生,是要发朋友圈庆祝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嘉言出生那晚,我什么都不想发,好像命中注定有什么要发生似的。

第二天,我把爱人接回了家休养,而我自己每天还会回医院看望孩子。好在,孩子恢复得很好,大概三四天之后,他的两个肺就能正常工作了。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当时医生发现嘉言的血糖非常低,要靠输营养液才能维持生命。医生怀疑这是肺部感染后的应激反应,决定再观察几天。 我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揪了起来。我急切地想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什么时候才能康复。 到了第六天,我一大早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他们给了我一个联系方式,叫我去找一个人。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慌了。如果是正常的病,何必要找医院外的人? 我还记得,那天起了很大的雾。而穿过这片雾,答案就会揭晓了。 ■图/来自网络 大概开了四十分钟车后,循着医院给的信息,我终于到了一个村子。 等我的是一位四十几岁的大哥。 他给了我一盒药,说「我的孩子也是高胰岛素血症。」 当时他两岁的儿子就在旁边,身高体重是正常的,但似乎没有小孩那种机灵劲。 「高胰岛素血症?」我和大哥交流起来。 他说「我儿子是我们这儿第一例确诊的。 当时我们北京上海都去过,花了二三十万,才明白孩子得了什么病。这种病所需的药不常见,当时医院也没有。 医生给我推荐了一个群,我是在群里买到药的。」 说着,大哥也把我拉进了群。 我当时特别不情愿,心想嘉言肯定不会是这种病。 但大哥说「如果用上这个药有效果,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听完我心如乱麻。 一方面,医院用尽各种方法都很难维持嘉言的血糖,我希望这种药管用;另一方面,我害怕嘉言得的是这种所谓的「高胰岛素血症」。 但我取回药,给孩子用上后,它确实起效了。


之后,医院的治疗方向就转为慢慢调整药物用量。 等到能稳定维持孩子的血糖,我们就可以接孩子出院了。 往后孩子的一生也都要按照这个剂量服药。 「既然能通过终身用药控制住,那我们怎么能放弃呢?」 我和爱人是这么决定的。 但,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是一种罕见病。 这意味着它所能获得的研究资源和研发投入非常有限。 患上这种病后,胰岛素的分泌就不受血糖调控,这会导致反复发作的严重低血糖。如果没有迅速、积极的治疗,就会留下很多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随着我对这种疾病了解的深入,放在天平另一端的选择和代价,也慢慢清晰了起来。 再说直白一点,就是「要不要养一个患有罕见病的孩子?」。 我和爱人已经做好了准备,能把嘉言养到多大就养到多大,尽过力才没有遗憾。 但很多朋友、亲戚都是反对的。包括双方老人也劝我们放弃。 他们不过是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也理解。 毕竟如果养这样一个孩子,势必家里需要一个人全程陪着他,那就不可能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老人们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
「现在放弃,你们是难受。但等到他会叫爸爸妈妈时,你再看着他受那么多罪,病也治不好,还要遭受很多歧视,你会是什么感受?那时,不是你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了。」

那段时间,有一次,我和我妈带嘉言出来做检查。 孩子出生后就进了重症监护室,我也只有在带他检查时,才能见他一面。 那时,嘉言在睡觉,很安静,面色红润,看上去跟正常孩子一样。 我抱着他对我妈说,「你看这个孩子长得多好啊,我们怎么能放弃?」 我妈哭了。 我也哭了。 ■九天和妈妈 插画/二小洞 回来之后,我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帮你养,能养多大是多大,全家一块儿帮着你们。」 老人们心里也痛,「放弃」对他们来说又谈何容易? 但后来检查结果显示,持续的低血糖已经对孩子的脑部造成损伤。 我看过北京儿童医院的一项研究,绝大多数患有这种病的新生儿,最终都有中重度智力低下。 孩子不会死,但他不会过上正常的人生。 可孩子终归要长大。虽然不能替孩子决定,但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不留遗憾。 如果他不能好好地像个常人一样活着,那还不如…… 当断则断,对谁都好。但这是一个生命,我们无法这么做。


理性战胜感性的一刹那发生在我送大儿子去幼儿园的一个早上。 我那几天心情很烦躁。 老大那段时间已经很乖了,那天他也没做错什么,就是动作有些慢,我就对他大发雷霆。 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神,我意识到,小儿子还在监护室,还没来到这个家,我们还没有面对那么多复杂的情况,我就已经难以控制情绪了,以后整个家庭肯定还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我们每一个人,最终会不会因为这个孩子而改变? 我开始正式考虑要不要放弃。 如果放弃,肯定需要我爱人的同意。这毕竟是我们俩的孩子,而且是她生的,最难受的肯定是她。 但最终我们也没讨论过这件事, 只是在心里自己想,自己决定。 我爱人出院后的第七天需要复查。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我们路过监护室,知道嘉言就在里面,却也无法见上一面。 ■那天的大雪 插画/二小洞 做完检查,在回家的电梯上,我爱人突然绷不住了,抱着我大哭,好像要把这些天心里的委屈和压抑全都发泄出来。 那是我印象里,她最崩溃的一次。 她其实很坚强,在我爸我妈面前她都没哭过。



在彼此各自默默的思想斗争后,我们达成了共识。 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说出「放弃」这两个字。 所谓「放弃」就是「别让孩子在监护室再受那么多罪了」。 他每天要打很多针,要测血糖,手指脚趾扎得满是针眼。 所谓「放弃」就是「我们接孩子回家」。 但我们都知道,出院回家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出院的前一天,我和我爸找到主任,告诉他我们的决定。 医生见得多了,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尊重家属意见。 签完字,我就直接回家了。那一整天,我都陪着爱人。 因为之前家里已经商量好了,由我父母来带孩子,我和爱人从此不见嘉言,也不打电话过问,什么都不管。 因为我们知道,但凡再见孩子一面,但凡喂养孩子一天,我们就再也不可能放手了。 后来听我爸说,孩子出院那天,很多亲戚都来了,因为嘉言是我们家的孩子,要高高兴兴接他进家门,一直养到他自己没了生命体征。 爱人坐月子期间,我一直陪着她。只有大儿子在家时,我们三个在一起,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白天大儿子去上学,只有我俩在家时,我们就躺着不说话,什么都不做,整个人像被抽干了一样,完全没有精神。 直到二十天后,我爸来电说,「孩子没了」。

孩子的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陷入半昏迷状态,偶尔还会抽搐。他是在身体机能慢慢衰竭的情况下走的。 他得多无助啊。想着孩子自己慢慢耗尽了生命,没有人救他,我就心痛。 心里满是自责,直到今天,我也跨不过这道心坎。 我想过去看看孩子,但是家人坚决不让我去。 嘉言走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没能陪着他,他连自己母亲的奶都没喝上一口,他肯定会怨我们。 其实老人也为我们承受了很多。 那段日子,家里的亲戚们一直陪着我妈,他们也害怕我妈心里承受不住。 最后几天,我妈总想着再给孩子擦擦身体,再给孩子买件衣裳,除了哭,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她每天守着一个渐渐失去生命的孩子却无能为力,那种感觉太让人绝望了。 孩子走后的第二天,我妈就上吐下泻,卧床不起,大病了一场。 我爸那段时间成天躲在店里,偶尔去陪我妈说说话。 他只要看一眼孩子,就忍不住会哭。 我只见他哭过两次,一次是在我爷爷去世时哭,另一次就是我们去接孩子出院那天,他一个人在监护室外面放声大哭。 我爱人每天都朝着孩子的方向磕头。 她知道孩子还在,她在乞求孩子的宽恕。 现在想来,「决定放弃」的那一刻比「得知孩子死讯」的那一刻更让人难受。虽然难受的心情无法改变,但似乎突然出现了一个终点。
好像明天之后,我们的生活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自打孩子走后,我和爱人,包括我爸妈,从来不提这件事。 我爱人把手机里那段时间的照片、信息、朋友圈全都删掉了。 我一直留着当初医生给我拍的照片,但每次看到时,我的心还是会咯噔一下。 后来,我也把照片删了。 但这样就能不再想起吗? 上周的一个中午,我在单位,爱人忽然给我打电话。 接起电话,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哭。 我知道是她又想孩子了。那一分钟,我们都没说话,只是哭。 我们比谁都清楚,这道坎怎么可能过去呢? 嘉言虽然只在我们的生活里存在过一天,只和我们共处过一个晚上,但那种感情是不可能抹掉的。 其实大儿子他也知道。有一次,我爱人在家里哭,他还安慰说「妈妈,不是还有我吗?」 我们没跟他说过弟弟已经没了,只有一次,我爱人跟他说弟弟去了天堂,但他说,「没有去天堂,我弟弟不是死了吗?」 他什么都懂。他从不和我们提,但却什么都懂。

孩子走的第二天,我睡不着觉,给孩子写了封信。 我喜欢写东西,本来是要写给孩子,留给他长大后再看。遗憾我再没有机会写这样的信了。 之前我爸会说,在农村,这样的孩子是我们上辈子欠了他的债,他要完债就走了。但我不这么觉得。 我想让孩子知道,我们欢迎他的到来,也曾期待过他的到来。 信里,我是这么写的:
# 九天给儿子的信
亲爱的儿子,我不喜欢别人说你是来讨债的,也不愿相信刚出生的小孩没有意识。
你一定是天使,你是来到爸爸妈妈和哥哥身边,替我们带走了身边的灾难就走了是吗?
你一定会记住爸爸妈妈的,对吗?
你会在天上保佑我们,对吗?
很多来安慰爸爸妈妈的人,总是说「你们还年轻,养养身子,再要一个」。
可是爸爸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替代你的位置,更不能有一个小朋友是因为你的离开,他才能到来。
爸爸会永远记住你的生日:2020 年 12 月 6 日。

■Coldplay 歌曲《Daddy》MV 截图 本文由「故事FM」授权转载,「故事FM」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真实故事的声音节目,每周一、三、五在微信公众号(ID:story_fm)及各大音频平台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