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都是如何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的
近几年来,不难发现白塞病开始多发起来,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出现了该病的症状,发病以后就会出现很多的白斑,并且会在不同的部位发病,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健康。

那么白塞病发生以后会带来哪些相关的危害呢?
白塞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外生殖器复发性溃疡,眼炎,皮肤脓疱疹和结节状白斑等,严重者累及心脏血管和肺、肝、肾等脏器。

目前国内外对白塞氏病发病原因的认识主要认为与病毒和细菌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凡有家族性、遗传性、风湿类疾病病史,且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等表现,均应警惕白塞病的发生。


严重白塞氏病会造成的不良后果:除口腔、生殖器溃疡所造成的剧烈疼痛外,眼部损害失治误治65%的病人可致失明;血管损害,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瘤等可因动脉瘤破裂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神经系统损害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中枢神经损害者死亡率明显增高,幸存者易有神经性后遗症,且常较严重。

西医治疗白塞病的方法:
1、常用药物:白塞氏病的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
医生介绍,上述药物对于缓解和治疗白塞氏病的并发症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患者需要知道的是,这一类的药物对患者的免疫系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并不能达到治根的目的。而且,长时间服用这一类药物,还易产生耐药性、减低免疫力。另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复诊随诊及时调整用药与治疗方案,权衡利弊,综合治疗调整。
2、手术治疗:对于重症的白塞氏病患者,有的并发症严重,采用药物治疗已经达不到效果,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其复发率比较高,复发与手术方式及原发部位无关,故选择手术时应慎重。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白塞氏病是由于肝肾阴虚、湿毒熏发所致。我国中医对白塞氏病的治疗,都是以“辩证施治”为原则,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病情,开出对症方剂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中医讲究的是标本兼治,而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周期较长,希望患者能够有足够的耐心。

健脾散邪汤VS白塞病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清肝泻火,理气解郁
根据情况详细辩证,清心降火,导热与湿邪从小便而出。若发作源于情志过极,肝经火旺,可疏肝泻火、清热凉血;若出现高热烦渴、大便秘结、腹胀腹痛、血象明显升高,血沉、CRP急剧增高者,可清气除热,通腑泻浊。
第二阶段:滋补肝肾,通阳活血
本病为全身性广泛性的小血管炎症性病变,故此期的治疗应是清解余邪、活血化瘀。若余邪较重,加用柴胡疏肝散。口腔或外阴溃疡好转、发热、便秘、腹胀、腹痛基本消失,血象、血沉、CRP等开始下降或基本恢复正常。
第三阶段:扶正祛邪,解毒敛疮
初发患者或虽多次发作但无重要脏器受累者常无明显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表现,故此期治疗的原则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缓解期与减少复发,若有阴阳偏盛表现,当根据阴阳之偏盛衷情况,分别以治疗。

经过正规治疗,往往可治可控,部分轻症患者可以做到对生活基本没有影响。而中医的健脾散邪汤是医生组经过多年治疗白塞病患者的经验总结而成的经验方,看诊过程中通过患者的舌苔、面相以及病情情况而开出的针对患者个人的方子,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的,所以效果往往不错。
得了白塞病并不意味着生活的终结,或是生命了无生气。他不过是人生道路上面对的一次小坎坷,只要认真面对,合理治疗,完全可治可控,正常生活、工作、生儿育女均是没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