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新疆,我想帮它带带货

大多数内地人心目中的新疆,
雪山草场,遍地牛羊。
能吃肉能喝酒,能歌善舞。

那更多的是文旅语境下的新疆,
是一种符号,一种印象。

可当我真正走进新疆(尤其是南疆),
走向阿克苏地区一个平凡的乡镇。
汽车行进在一望无际的隔壁上,
长达几个小时看不到一个人影。
在这样的地方行走、生活,需要韧劲。
在这样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瓜果,
就成为一种馈赠。

大自然以痛的方式照射这里,
也同样以深情一吻滋养这里。
来到新疆,地理意义上的新疆渐渐远去。
但心中的西域情结却步步为营,
开始复活。
人就应该去艰苦的地方磨炼,
磨掉自己身上江南的味道。
大风吹一吹,
烈日晒一晒。
柔软多情便变得苍凉,
你看葡萄干、黑枸杞,
都是这样制造。

人在广阔的天地上,
必须要做事情。
一停下来,
心里会荒。
要在一望无际的地方留下自己的痕迹,
才算在自己的一生当中闹出了点动静。
就像在沙漠里,
你必须一直向前走才有希望。
停下来,
脚迹会被一阵风沙掩盖。

从湖北老家进入新疆,
机缘巧合中似有某种引领。
后来我明白了,
就是要做一点事情。
尤其是当我看到红旗镇一片一片的核桃地、
葡萄地,
高大帅气的挖土机、翻土机,
掠空而过的无人机,
在这里热火如荼地工作,
那种场面我这个内地人未曾见过。

内地,我见过大型基建场面。
那同样壮观。
但是冰冷,
是和钢筋水泥打交道。
在新疆,机器和土地交涉。
这让我震撼。
许多边塞诗中的意境,
我一眼便明白了。

所以再来看,
外国某些媒体的声音就显得荒唐。
你真正走进这里,
很容易发现真相。
在这里大半个月的时间,
我结识了很多普通的维族人,
尽管有语言上的障碍,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和我热情交流。
他们所有人也像我们憧憬新疆一样,
对内地的山水充满向往。
当胡玛尔和阿布都萨拉木异常兴奋地翻看我手机里的照片时,
那一刻我觉得我来对了。

我也意识到我们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
抛开地理意义上的新疆,
客观看待新疆很多地方的现状,
虽然这里拥有强大的机械化现代农业,
但是交通距离、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商业思维上的滞后,
严重限制了这里的发展。
有一点,真实的新疆和书本上的新疆是完全相符的,
那就是——
这里确实是瓜果之乡。
你见过手臂粗的葡萄藤吗,
你见过一望无际的葡萄架吗?
我们都知道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
但我们不知道这里还有更多的水果。
核桃、红枣、罗布麻等等,
太多的东西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
根本没有办法形成品牌,
也没有附加值。

这里的很多东西,真的很便宜。
而一旦进入内地,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情况。
以劳动力优势,靠原产地产量(没有包装、没有品牌),
这是我们内地已经走完的一条弯路。
也许在新疆也必须走完这条路,
但是好在我们已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要真正实现当地人增收,
思路很明确。
——推广出去,
打通新疆和内地之间的联系。

这里的交通并不是不发达,
只是因为新疆太大,
六分之一的中国。
所以每一个产品走出去要花很长的时间。
它只是慢一点而已。
但就目前来说,
把易于保存的干货输送出去没有任何问题。

黑枸杞浸泡之后
另一个我们必须承认的现状是,
这里基本上没有电商,
更没有兴起自媒体。
其中当然有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
但是机会往往就是在突破困难的过程中诞生的。
所以,从我们内地的思路来看,
必须做品牌推广。
于是我决定从自己开始,
影响他们当中的某几个人,
甚至和他们一起探讨方法。
这里有这么多好东西,
绝不只是香梨和苹果。

那为什么不让更多的内地人知道、吃到?
我知道短时间很多东西难以改变,
尤其是人的思维方式。
但是我决定从自己开始,
用实际行动去刺激他们。
我希望在未来不久,
可以立足沙雅做出几个有代言、带货能力的自媒体账号,
让更多内地人看到最真实的新疆,
也尝到真正的新疆味道。
目前,
有大量干货(葡萄干、黑枸杞、罗布麻等),
需要的可以发货(留言,或者微信我),
也欢迎渠道合作。

最后,
呼吁一下,
如果有理想,
且有兴趣往自媒体方向发展的朋友,
我们可以一起
——搞事情。
有粉丝基础的“网红朋友”,
我们可以直接开始合作,
也算是为推广新疆、推广沙雅贡献一份力量。
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
但是我愿意做一个开头。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有成绩,有成就。
再次重申主题:
有需要新疆干货的欢迎联系我。

▼ 余令

▼ 有理想 不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