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情怀,听王立平《葬花吟》幕后创作故事有感
出处:红楼梦全版主题歌曲音乐会(第48-51分钟) 红楼梦全版主题歌曲音乐会(完整版)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文本转译(并非逐字听写,有编辑;下文为一整段话,为了阅读舒适而分节)
——比如说,《葬花吟》,写了将近九个月,每天放在桌子上面,我写不下去。
——写红楼梦的时候,我决心,没有想懂的,没有胸有成竹的,我一个音都不填。
——为什么写不下去呢,葬花,林黛玉哭哭啼啼、悲悲切切的……(省略部分为现代价值观视角下的林黛玉,并不完美的林黛玉)
——可是,我想,曹雪芹为什么为林黛玉写了那样长的一段,那样字字句句动人心魄,林黛玉真的那么可爱吗?为什么曹雪芹为她倾入了那么多的感情……今天获得那么多的同情和热爱。
——我觉得,曹雪芹心里把她当成,被封建礼教伤害的女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林黛玉在众多姣好的女子里面是最聪明的,把事情看透了,她的痛苦比一般女子还要深。像尤二姐、尤三姐,死得很壮烈,但是她们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林黛玉是唯一一个看到这种悲剧命运、这样必然结果,曹雪芹借林黛玉表达了对所有封建礼教下女子的同情。
——所以,有一天,我在读这个诗的时候,“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突然眼前一亮,哪是低头葬花,更是昂首问天。
——于是,我把《葬花词》写成问天的旋律,于是乎这样的旋律油然而生,“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下面还有闷闷的、敲在心上的鼓点。
——这个时候,我更懂了林黛玉,更懂了曹雪芹,我觉得我用音乐为他们出了一口闷气。
感想,就是,这个创作过程,很愉悦,羡慕作者通过欣赏文艺作品产生了令自己愉悦的思想,拥有这样的经历,大概会非常非常开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