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
这个世界对“饥饿现实”的著名研究有两个:荷兰“饥饿的冬天”和波兰的犹太人。荷兰人“饥饿的冬天”之所以被研究者时常提起,是因为有完备的至少三代的体格和健康记录。为研究饥饿对人体和后代的影响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数据。在遗传学上是环境作用于基因的“显性”表征。波兰的犹太医生记录了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身体,精神上的变化。这种成规模的实际情况长期记录-饥饿到底是什么(不是实验室的模拟数据),还是不能让人类愿意去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饥饿。
二战过后,普遍的认知是这个世界进入衣食无忧的阶段。确实按世界粮食组织的说法,目前的粮食产量能满足全体人类的基本热量需求。这只是数据而已,实际情况是还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所有领土减小/扩张,族群增加/消亡,都可以用“饥饿”来解释。战争到底是饥饿的源头,还是因为饥饿引起战争?自给自足还是大流通能克服对饥饿的恐惧?没有现成答案。
“世界和平,衣食无忧,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人们可以真正取得的,这就是人类的目标。”
同样“何不食肉糜”的迷思也一直萦绕不去。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