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里的CD
炎症性肠病学(第3版) 夏冰 邓长生 吴开春 沈博主编
第27章 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 50%~90% CD患者会出现腹痛,一般为中等度腹痛,性质多为隐痛、反复发作,可能有阵发性加重,部位以右下腹多见,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其次为脐周或全腹痛。腹痛可在餐后加剧,与胃肠反射有关;禁食、休息、排便或肛门排气或局部热敷后可减轻。 第45章 炎症性肠病的饮食与护理 1. 均衡饮食,注意营养,进食注意事项 ①充分咀嚼,细嚼慢咽;②避免进食太快,闭嘴咀嚼食物;③避免进食时说话;④避免一次进食太多食物,定时进食、多饮水。 2. 忌食 ①对肠道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冷饮,生的或者未完全煮熟的食物,酒精类饮料等;②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地瓜,萝卜,椰菜及碳酸饮料等;③易产生臭味的食物:如芝士,洋葱,过量的肉食等;④易造成阻塞的食物:如高纤维食物(芹菜、韭菜、玉米),种子类食物,柿子,葡萄干及干果皮等;⑤易引起稀便的食物:如辣椒、咖喱、咖啡及油腻食物等。
炎症性肠病健康管理:基础与临床常见问题解答 沈洪 17个想法 ◆ 二、饮食管理 >> (1)克罗恩病(CD)①某些食物会加重腹泻或肠胀气,尤其是在疾病活动期,在这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建议:每天吃少量的食物;大量饮水(一天当中频繁喝水,每次喝少量);避免高纤维食物(麸、干豆类、坚果、种子类和爆米花);避免高脂肪、油腻和油炸食品(黄油、人造黄油和奶油);如果对奶制品不消化,限制奶制品的食用;避免酒精和咖啡类饮料。②伴有肠梗阻的患者应避免食用生的水果和蔬菜.伴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应避免食用牛奶及其制品。③询问医生有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建议:补充铁剂(如果出现贫血);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以帮助保持骨骼强壮;维生素B12,以预防贫血。 >> 膳食纤维按照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分为两类: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水溶性膳食纤维包括果胶、阿拉伯胶和卡拉胶等胶类物质以及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等部分微生物多糖和合成多糖,常见的食物有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等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基本上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来自食物中的小麦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茎蔬菜,此类食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粗纤维食物。 >> (1)活动期避免食用:减少纤维物质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食品、米糠、豆类、糙米、菰米、坚果、玉米、爆米花、瓜子;某些粗纤维蔬菜(如:芹菜、韭菜、豆芽、洋葱等);带皮的马铃薯或马铃薯皮;含种籽的蔬菜或水果(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这些果蔬种籽属于粗纤维,可能加重腹泻次数;推荐食用:煮熟的蔬菜、新鲜蔬菜汁、果汁、水果泥、蔬菜泥、去皮的苹果、葡萄等。(2)缓解期应该逐步少量的增加高膳食纤维的饮食,如全谷物食品、蔬菜和水果。全谷物实质上指完整的谷物,存在于未经提纯的天然状态中。谷物类食物包括:燕麦、大麦、荞麦、玉米、栗子、藜、黑麦、小麦、稻米等。蔬菜水果中富含大量有助于缓解疾病症状的营养素,并且建议经过充分的咀嚼,选择当季的、有机的蔬菜和水果。 >> 炎症性肠病患者在选择肉类或蛋白类食物时应注意:①可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食用(如:鱼、瘦肉、虾等)。避免食用高脂肪的肉类,(经过油炸的肉类)、加工肉类(热狗、午餐肉)、腌肉、腊肠等。②避免食用大豆或豌豆制成的干货。③避免食用一些肉质粗糙的坚果。 >> 皮肤瘙痒病少吃韭菜。 >> 肝火旺忌吃公鸡肉 >> 易过敏少吃海鲜。 >> 中风要禁热性鱼 >> 呼吸系统疾病忌羊肉 >> 口腔溃疡少吃香菇、腐乳 ◆ 三、营养治疗 >> 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有摄入减少、肠道丢失、消化吸收障碍、能量消耗增加以及治疗药物等影响。具体为:①由于进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造成患者进食恐惧,导致营养摄入减少;②由于肠管炎症、溃疡和腹泻的影响,从肠道丢失的营养物质增加;③肠道不同部位和范围的病变对营养消化吸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④活动期或合并感染的患者存在高分解代谢状态,增加能量消耗;⑤治疗药物对营养吸收和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 第四部分 自我管理 >> CD患者大便多以水样或糊状稀便为主,较少发生便血或脓血便。若病变侵犯远端结肠或直肠时,有可能发生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症状,次数可每天2~5次不等,甚至达10余次。 >> 肛周病变是C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部分CD患者首诊表现为肛周脓肿或肛周瘘管。每天腹泻次数多,便后可用清水或淡盐水清洗,再用软布或卫生纸轻轻按压肛周以吸净水分后,可选用无刺激性的湿纸巾轻轻擦拭肛周,注意不要来回用力擦,以免损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注意观察有无肛周脓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 腹痛和腹泻是CD最为突出的症状,其中腹痛更为重要。腹痛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腹痛的发生可能是肠内容物通过炎症或狭窄肠段引起的局部肠管痉挛所致。腹痛的部位有助于判断病变位置,一般右下腹痛多见,这时病变大多位于回盲部或其邻近部位,其次为脐周或全腹部,其病变多在空肠或横结肠,少数腹痛也可部位不固定或为左侧腹痛。如果腹痛表现为持续性或突发性绞痛,并有局部压痛或反跳痛,甚至可见到肠型或扪及包块,提示有肠梗阻、局限性腹膜炎、脓肿或局限性穿孔等并发症的可能。临床上用CD活动指数(CDAI)评估疾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以及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无腹痛者记0分,腹痛程度较轻者记1分,中等腹痛记2分,重度腹痛记3分。所以,当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症状时要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不但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对临床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 在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判断以黏膜愈合为“金标准”的今天,内镜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尤其在UC治疗中,黏膜愈合的判断实用性和准确性远高于CD。进入缓解期的患者,内镜检查频率为每1~2年1次,筛查的目的是对炎症性肠病的病变程度进行重新评估。 >> 膳食安排:①急性发作或手术前后采用流食或少渣半流食,食物内容:米汤、蒸蛋、藕粉,牛奶一般不主张采用。必须禁用蔬菜水果。可将之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果冻等食用。少渣半流可选用含优质蛋白的鱼肉、瘦肉、蛋类制成软而少油的食物,如龙须面及面包类;②对病情严重不能口服者可用管饲要素膳或静脉营养支持,待营养状况改善后逐渐增加口服自然食物。 >> 对于克罗恩病患者,初步判断复发通常是以腹部症状持续或者血便,以及肠外表现的出现,或者瘘管的分泌来判断。尤其是在儿童,明显的食欲不振和持续的体重减轻可能就是最明显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