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生活的养成之路
查看话题 >那些你想做却总是做不成的事
今天翻了翻去年看过的书单,看到一本《微习惯》,这本书着实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让我更清晰的把自己的本性重新认识了一遍。
它阐述的是一种习惯养成法,就是把一种看似复杂的习惯拆解成简单行为,再把数量缩减到极限少,然后每天执行。
比如,你想每天运动,就从每天一个俯卧撑开始,你想写小说,就从每天写100字开始,万事万物难在开始,一但开始了,一切就会变的简单起来,你摆好了瑜伽垫摆好了姿势,你做了一个俯卧撑,然后停下?怎么可能,人类的本性会让你继续动下去,咱中国人常挂嘴边的“来都来了”不是说说而已,你架势都拉开了,你舍得只做一个?你电脑都打开了,音乐都选好了,你舍得只写100字?
把每天一个俯卧撑和每天100字写进计划里,让你想要养成的习惯用很简单的方式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把你想做的事拆解了再拆解,为的就是先让一切行为开始,开始了之后再利用人类对“沉没成本”麻木的本性,让行为继续延长的更久一点,一不小心就做了50个俯卧撑,一不注意就完成了1500字……
这就是这本书的核心逻辑,我试行了一段时间,虽然我没有继续,但我非常认可这一套习惯养成法,其实之前常被人说起的习惯的21天养成法,那都是多少有些扯的,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养成习惯看的还是一个人的心性,天性散漫的,对“习惯”这两个字都是厌恶的,更别说什么21天了。
坚持跑了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步的,说不跑就不跑了的也大有人在,毫不留恋,和跑步断的干干净净,因为无论是体验到跑步快感的人,还是为某种目的痛苦的坚持跑步的人,开始跑步这件事和接在后面的公里数或者步数,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包袱了,在开始的时候你就会想到自己在跑完XX公里后的狼狈和痛苦,还没有下楼你就已经想到了外面刺骨的寒风,或者焦灼的热浪,你真的能每天坦然又自在的,习惯性的和自己作对吗?
《微习惯》这个方法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让你的包袱变的轻一点,甚至直接让包袱消失,让你轻轻松松的开始你的行程,这样开始就会变的非常简单了,就把你想要养成的习惯当成一条随手就能完成的日程条目,每天随随便便的开始一次,然后“无可奈何”的进行下去,你可以随时停止,甚至间断个几天都没有关系,因为开始行动变的很简单了,它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通过一个月的实践,我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是:每天码字和煮咖啡。
是的,没错,还有煮咖啡,身为一个咖啡爱好者,我其实没想到每天给自己煮个咖啡也是需要毅力的,尤其是在抑郁症有些严重的时候,更是完全没有欲望走到咖啡机前,但当我把煮咖啡这个行为变成“在咖啡滤器里装上咖啡粉”时,这整个行为便融入了我的生活,早晨醒来,就把粉放成滤器里,之后的动作就行云流水了,时间长了,每天早晨煮一杯什么样的咖啡,已经成了我起床的动力,因为我知道,无论是多复杂的咖啡,它的开始只是简单的把咖啡粉装进滤器里。
再说码字,我之前是有障碍的,这事儿我的挚友苏辛最清楚,为了鼓励我把书写完,她真的用尽了毕生绝学:倾心陪聊、画饼鼓励、强制胁迫、亲自陪写……世界上没有一个编辑大人能做到她这样了吧,成果还是有的,我们曾用隔天更新的方式一起写了半个月的公众号呢,但最终我们由热情似火到东拼西凑,最终偃旗息鼓,再无后话,我们互相还留着对方的公众号白名单,但我们深知一切都无法再回到从前了。
我开始我的100字计划后,其实不能算行的通,写100字对于我来说着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我每天都能轻松完成 ,但完成了之后我就迷茫了,我的写作障碍并不在于我无法开始,而在于我没有信心继续。
虽然我写的并不怎么样,但不得不说,在写作这件事上,我还是有点完美主义情绪的,我文件夹里写了个开头,或只写了三分之一的小说非常多,但我都无法进行下去,每次想到一个故事,基本到了这个阶段,我就开始否定自己,小说开始的有多么富有激情,进行下去时就会有多么沮丧和无力。
“这个故事越想越无聊,越写越觉得浪费时间。”
“我怎么会写出这么生硬又老套的描写。”
“这种故事我自己要是读到都会骂作者不配写作的。”
“这样进行下去这个主人公就是被活活蠢死的,怎么可以有这么愚蠢的设定。”
……
在这样不间断的自我否定中我那些小说全都走向了死亡,有一次无聊的时候,我计算过我写过的这些小说的字数,竟然足足有近30多万字,全是没有后来的故事。
在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100字实践”之后,我的写作体验也差到了极点,我写完了几篇小说,但我深知需要把它们重新修理,甚至要修改之前的设定,它们才算完成,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非常失望,怀疑自己还适不适合继续写作。
我开始认真的反思自我,我发现一直以来我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我能不能坚持写作,我的问题在于,我把“写作”这件事看的太重了,就仿佛是古人读书一般 ,要有间书房,要沐浴更衣……我脑海里的写作,就算不是篇篇佳作,也要每篇都让自己在之后读起来不至于厌弃自己,我的脸面就这样被生拉硬拽的全都放在了我对“写作”的认知里,我看似是看重它的,但这样的心态其实却是轻视写作的。文字本应是独立的,你写出一篇文章 ,它便是独立于你的存在 ,和你再无关系,它可以是你的书,你的文章 ,但它首先是一本书,是一篇文章 ,它是有自我灵魂了,它会与不同的人相遇,产生与你本人没有任何关系的化学反应。
当我想通这些道理的时候,我已经停止写作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我决定开始写自己想写的,一个故事也好、一个念头也好,先把思考放在一边,行动起来,然后带着这个开始的热情继续下去,把事情说清楚,把故事讲完,然后放它休息,第二天再拿出来读时,我发现,好似也没那么差。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里的这句话被很多人引用过,它可能有更高大上的解释,但当你有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时,用这句话来反思自身是最好不过的,你要思考一下阻碍你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因为过去的阴影,那么你就很难开始,唯有轻装上阵,将你想要做的事简化再简化,让它变的轻松起来,方可为之;
而如果你执著于现在,那你便会分心,你会有太多的想法,想要运动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写作,想要写作的时候觉得自己房子还没收拾,那就不如收收神了,今天只做一件事,就是现在手头上这件。
如果因为对未来的欲念过重,那你就很难完成,像我一样,很怕未来的自己回看文章时的自我厌弃感,因为这种自我厌弃曾经确实差一点杀死我,过去心成了未来心,那便像我一样,将未来和你分隔开来,你的作品与你无关,未来的你也未必就是你,那么你又在执著什么呢?
《微习惯》中介绍的方法,不得不说对于大多数拖延症和懒癌晚期患者还是有用的,但其实,无论拖延症还是懒癌都不是因为你身体的原因,而是你的心中有太多的阻碍,不算那些你被迫要完成的事,那些你真正想做却总是做不成的事,你一定能在你的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中找到阻碍它的原因,只有找到了这个原因,想通了阻碍你行为的问题,你才能真正的开始养成你想要养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