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在英文精读中,学会思考和问问题、梳理结构?
精读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能根据文章内容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text-dependent questions)。
比如,精读读三遍,可以引导孩子问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的问题:
- 第一遍:主要根据故事情节问问题,比如有关 when, where, who, what, how 这些基于事实的问题。
- 第二遍:根据对文章facts的梳理,提出一些带有分析性质的问题,比如文章观点、文章结构、语言特色、文本类型等等。
- 第三遍:开始往上走,根据文章的深层含义,提出一些引申性的问题,比如推断、主题、和自己过往经历和生活的关系等等。

这种提问或思考方式从低幼小朋友就可以开始“操练”,比如,读到下面这个 non-fiction 小短篇 - 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就可以引导小朋友边读边考虑最基本的“精读”问题: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他是怎么说的? ...

理清文章的叙述、论证结构也是精读的一大“任务”。国外老师在阅读课上,经常会引导孩子去发现文章或书中最常见的这四种逻辑结构:
- Cause and effect 因果关系
- Problem and solution 问题和解决
- Compare and contrast 比较和对比
- Chronological order 时间顺序
看看这张小学三年级小孩在老师指导下做的分析文章 text structures 的要点图(anchor chart),很清晰,也很有趣。

老师还会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文章中的一些“信号”词(signal words),帮助发现内容之间的逻辑。

实际精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用一些简单的图来分析和理解这些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可以这么表现:

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可以这样表现 ...

Compare 指的是寻找相同点,而 Contrast 指的是寻找不同点;这种表现方式,就很理想。

体现故事的时间线“逻辑”,这么画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