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将人囚困,希望予人自由
周末看了《肖申克的救赎》,准确说是重温,看的时候才记起小时候看过,而且没看懂。
找这么经典的旧片子来看,首先是因为《独唱团》,Twitter早天广泛流传的一个段子说,《独唱团》扉页排版的文字中间空出一个小锤的形状,映射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里面藏于镂空的圣经里面的锤子。这个锤子,主角用来掘开墙壁,最终逃离监狱。
看了一些《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评,有人分类为励志片,关注于主角如何忍辱负重,周密行事之类之类,还有类似“从《肖申克的救赎》看成功的要素”之类的文章(有兴趣去搜索),我看这样的解读实在是太俗不可耐了,美剧《越狱》里面的剧情更加离奇曲折,主角更加神通,行事更专注更周密,但如果谁把《越狱》当励志片看,很可能智商有问题。
恐惧将人囚困,希望予人自由(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是我认为影片里面信息量最高的一句台词,首先是对比人物,老Brook保释后因为对自由生活无所适从的恐惧,上吊自杀;Red保释后,经历了同样的恐惧,但有一线希望寄托于Andy之前让他实现的“愿望”,追到真正的自由。
人的恐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未知”。有的人怕鬼,因为人人都在说,就是没人真的看见过,声称看见过的,却没法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所以恐惧。电影当中被保释出来当自由人的两位角色,因为“体制化”了,早已习惯监狱中日复一日的“未来”,但自由生活的未来,实在太复杂,太多变,永远未知,太可怕了。
如果以《1984》的眼光来看这句台词,意义也十分重大,极权体制下生活的人对“上头”的恐惧,正来自于不知所踪的“有关部门”。生活中很多人确实很多人因为有关部门而恐惧,因一杯不可知来源羹而恐惧,变得犬儒,变得麻木不仁。这才是真正的牢笼。
实话说我看《玩具总动员3》时候也是以《1984》的眼光看的,显然是一部号召人们推翻极权政权的片子,居然能够在中国上映,不可思议!
《独唱团》的扉页,刊的是韩寒的一段关于一些“不变的世界观”的序言,人总该有点理想,一些“希望”。韩寒表示《独唱团》“终究只是一本文艺杂志,无论是从程序上还是从本质上,他都无法承载很多人对于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但我觉得,这把小锤能带来很多,当然,渴望自由的人总能有办法弄到小锤的。
找这么经典的旧片子来看,首先是因为《独唱团》,Twitter早天广泛流传的一个段子说,《独唱团》扉页排版的文字中间空出一个小锤的形状,映射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里面藏于镂空的圣经里面的锤子。这个锤子,主角用来掘开墙壁,最终逃离监狱。
看了一些《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评,有人分类为励志片,关注于主角如何忍辱负重,周密行事之类之类,还有类似“从《肖申克的救赎》看成功的要素”之类的文章(有兴趣去搜索),我看这样的解读实在是太俗不可耐了,美剧《越狱》里面的剧情更加离奇曲折,主角更加神通,行事更专注更周密,但如果谁把《越狱》当励志片看,很可能智商有问题。
恐惧将人囚困,希望予人自由(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是我认为影片里面信息量最高的一句台词,首先是对比人物,老Brook保释后因为对自由生活无所适从的恐惧,上吊自杀;Red保释后,经历了同样的恐惧,但有一线希望寄托于Andy之前让他实现的“愿望”,追到真正的自由。
人的恐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未知”。有的人怕鬼,因为人人都在说,就是没人真的看见过,声称看见过的,却没法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所以恐惧。电影当中被保释出来当自由人的两位角色,因为“体制化”了,早已习惯监狱中日复一日的“未来”,但自由生活的未来,实在太复杂,太多变,永远未知,太可怕了。
如果以《1984》的眼光来看这句台词,意义也十分重大,极权体制下生活的人对“上头”的恐惧,正来自于不知所踪的“有关部门”。生活中很多人确实很多人因为有关部门而恐惧,因一杯不可知来源羹而恐惧,变得犬儒,变得麻木不仁。这才是真正的牢笼。
实话说我看《玩具总动员3》时候也是以《1984》的眼光看的,显然是一部号召人们推翻极权政权的片子,居然能够在中国上映,不可思议!
《独唱团》的扉页,刊的是韩寒的一段关于一些“不变的世界观”的序言,人总该有点理想,一些“希望”。韩寒表示《独唱团》“终究只是一本文艺杂志,无论是从程序上还是从本质上,他都无法承载很多人对于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但我觉得,这把小锤能带来很多,当然,渴望自由的人总能有办法弄到小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