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青秀山脚下的邕江——旅行日记5
彷佛是过了抛物线的最顶端,我忽然对大海蓝天白云不再过分的狂热,甚至洁白的波涛撞击礁石激起的水花也让我无动于衷,每况愈下。我感到脚下的海岛变小了,装不下我扩张的情绪,站在岛上环视,认为四周的海岸都在咫尺之间,再也藏不下什么秘密。我不知道这种思绪是怎么产生的,难道就是常说的物极必反,极盛则衰?有人总会想着,以后时间多的是,还有机会再来看看。我与大海相处的时间随着从海岸线走的过程中逐渐消散,没有了刚见到她时那份喜悦的心情,往后如果再来也只是对第一次相遇时的怀念。所以,还是快走吧,从三亚走时不想再坐过海火车,到南宁的机票比火车稍贵,淡季机票折扣力度很大。这次是从空中飞越了海峡,降落在南宁吴圩机场。
南宁对我来说好像是从宽大的树叶子中的缝隙处隐约看到一个城市的模样,听到南宁就有一种雨打在叶子上的感觉,那座城市被雨水洗刷的铅尘不染,清新的气息,嘹亮的歌声,艳丽的服饰,热情的人群……这些是我一直以来对南宁甚至是整个广西的印象,虽然去年的桂林我还没有忘记,往漓江的大巴车正午疾驰在国道上,路两边的喀斯特地貌让我目不暇接,当我在路上比较那个更雄伟奇特,跃进视线的这座孤山让我立刻将前面的抛掷脑后,我如狗熊掰玉米一样迎接下一个惊喜。直到司机刹车将我放下,并扔下一句话——等去杨堤渡口的小巴,然后踩油门离去。烈日炎炎的马路上只我一个人,热辣的太阳让一切膨胀,包括我。在这个丁字路口有一个商店,我进去问了关于等车的事得到的答案和那个大巴车司机的话一样。半个小时没有人或者车辆经过这里,我看了会书,当睡意袭来时,我等的车来了,4块钱到杨堤渡口。车行驶在喀斯特地貌当中。到了之后我坐船沿江而下,到了兴坪古镇。在兴坪汽车站坐车回桂林,到了桂林快8点了,大家都意兴阑珊,天空还是淡蓝色,弯月在乌黑的山峰上方。

机场大巴的终点是火车站,和其他城市一样,总是从火车站出来,从火车站中离去。下车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太阳刚刚落下,此时正是这个城市一天当中最活跃的时候,我总是对这个时刻充满了温情,似乎能感受到这远居西南边陲的城市中数百万人的心跳,伴随着33摄氏度的热浪向我扑面而来,让我在离开大巴车冷气的缠绕后瞬间温暖。打的去酒店,希望酒店能够足够舒适,让旅途劳顿的人恢复旺盛的体力。桂小厨的亚麻籽小刀鸭足够香,邕城老友鱼味道一般,下饭还是可以的,吃饱之后,外边热蚊子也多,没有闲逛回酒店睡觉,第二天要去青秀山。
南宁地铁3号线青秀山站直达,出地铁口就是公园西门,门票20元。进去没看到几个人,壮锦广场有12个壮年男女雕塑,这是世居在广西的12个少数民族,样貌特征,风俗习惯,刻画的十分精美。要是那个精通民族学的同事看到一定会用心研读,我也认真每个都看了一遍,但是记不住,也不想拍照片留下来,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研究。我相信如果他们不穿自己民族的特色服装,和你我并没有什么不同。我拍了广场上的几株开花的树,华南地区特有的树种——仪花木,还有一句:花小鬼大,华南之仪。此时仪花盛开,树叶翠绿,地上也有散落的花朵,还有香气飘散,沁人心脾。

靠近东南亚,这里有个东南亚长廊,里面有东南亚国家的简单介绍,风土人情,服装美食。过了之后还有一个东盟图腾广场,有每个国家的图腾雕塑,好多都与佛教有关,广场上还有数棵上百年的菩提树。这些都是国家之间友好的象征吧!

一个长长阶梯上的平台上树立着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两边是挺拔的南洋松,正是和我年龄一般大可能比我还小,为了理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让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青秀山上有几个寺庙,其中一个就是万寿观音寺,香火很旺,香客很多,可是现在没有开放,仍然有不少人在山门前的香炉里供奉自己的心意。

公园里一片桃花林,许多桃子在叶子之间,也有牌子提醒游客,不要私自采摘,因为园丁刚刚喷了农药杀虫。还有介绍不同桃花的铭牌,要是春天来就能好好欣赏一下了,这个桃园在一片斜坡上,地上砌上了鹅卵石,桃树下还用青草围起来一圈。我想起上一次在结满桃子的树丛中还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是我们村河东边一片荒地,已经不属于我们村的耕地了,时间是七八月,比现在要晚,正是桃上市的时候,那是一片蟠桃园,桃子手掌大小,是扁的,中间有一点红。那些桃树对当时的我来说很高大,我垫起脚伸手才能够到,我们是下河抓鱼去了,无意中发现荒地上的这片桃树,我摘了一个啃了一小口,味道酸涩,只有靠近中间的部分才有一丝甜味。当时带给我奇妙感觉的是置身于这片桃树之中,如同在一个异域国度。果实压弯了枝条,好像那些树枝很柔软。现在这片斜坡上的桃树都是人为修剪过的,张牙舞爪,幸亏有新发出的枝条和茂密的树叶来过渡,不然令人触目惊心。
萧台景点是一个牌坊和一串长长的阶梯,其上有凤凰雕塑,再往上是草坪,有夹竹桃、木条等荒树林。
青秀山的龙象塔原塔建于明代,抗战时期为了避免成为敌机轰炸城区的参考,故而拆除,后来重建,恢复了它的气派,成了青秀山的地标建筑。

登上塔顶可以俯视南宁城,邕江也横亘在青秀山下,绕南宁城缓缓流淌,没有波浪。远处的五象新城也能看得很清楚,青秀山的风景都在塔上看另有不同,这里就看出这是一片热带雨林。邕江是南宁的母亲河,水量充沛,航运便利,邕江的名字始于唐代,古代的大洪水创造了河流,河流开始了文明。孔子曰:“临大河而必观之。”


青秀山下的邕江也是这座城市的蓬勃向上的源泉。
华南植物园的苏铁种类好多,树形也都优美。青秀山上的这片苏铁园让我惊叹不已,好像穿越时空来到史前,与恐龙在苏铁树下追逐。树龄最大的一颗已有一千多年,周围数十颗也都七八百年。想起《魔戒》中的树人,在久远的年代里行走在中土大陆上。这些苏铁是不是也在没人的时候窃窃私语,看过了唐朝的辉煌,宋朝的繁华,元朝的辽阔……,还要继续吸收这天地雨水朝气,让自己的枝叶更加茂盛,不辜负这一千年的生命。



看着这些高大的树木,粗壮的树干,还有四面八方伸展的叶子,想起刚开始了解DNA复制,细菌耐药性的进化以及后来生命细胞中各种精确的调控,这些曾带给我的感觉重新在这片苏铁中找回来——惊叹于生命的精巧与宏伟,微观和宏观上的体验获得了统一的反馈。
在我痴迷地观望着这群史前遗物时,有个人上前搭话。警觉心告诉我这人不是好人,他先是背了几句关于苏铁的导游术语,然后大谈南宁的迅速崛起,工作机会、发展前景,我敷衍了只字片语,这让他骗性大发,他瘦高,上身浅蓝色衬衫下身西裤,衬衫塞进腰带,旁边一个类似装束的年龄稍大男子应该是他的头领,整个苏铁园除了几个园林工作者,就他俩。我知道他们是骗子,我即刻离开了,本来还想继续多待一会。
经过了状元泉,拍了一朵茄科类的花,步行下山。

第二天,在南宁火车站坐火车去崇左,火车站人很多,也比较乱。火车出了市区铁路两边都是甘蔗田,甘蔗已有半米多高,和车上的一位老太太聊天,她家种了两亩地,就她一个人,每年收甘蔗的时候就是她最犯难的时候,后来有越南年轻人过来这边帮忙收甘蔗的她才稍稍放松。


下午到了崇左火车站,离左江只有几十米,应该算是崇左最繁华的地方了,形形色色的人。下了火车坐公交去订的酒店,可能是马上要下大雨的原因,公交车几乎全是下车的,很少有上车的。下车后走在街道上感觉都是尘土,以至于路边都杂草丛生。还没到酒店就下雨了,来崇左是想在广西省内看看沿途风景,看看边陲城市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还有看看左江还有江上明代的斜塔。酒店都是民宿,一会雨下得很大,不知第二天天气会怎么样,我从南宁出发的时候艳阳高照。吃过晚饭的时候大雨暂时停了,空气也凉爽,站在路边看不到几个人,路灯也不是很亮,想着明天去看塔,看完坐汽车去百色,遗憾的是崇左每天只有一班去百色的汽车,而且是在早上8点多,根本没有时间再出去玩了。那我白来一趟了?如果这辆车能先去靖西,然后到百色也不错,我又能看看广西深处的沿途风景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等坐上这辆汽车一个多小时后,才明白这辆车还是要先返回南宁,经过南宁后才去百色,至此所有的计划全都落空。这是我这趟出来一个小小的失误。幸好车上人不多,也很安静,大太阳下,汽车跑在油漆路上,两边都是农田,渐渐的甘蔗变成了芒果林,那种人为修建的很多枝桠的树,为了让树多结芒果。不时还有几座喀斯特地貌的上峰立在远处。

我终于还是看到了左江,通过汽车的窗玻璃,一条碧绿的河流,有一座桥在上面,沿河修建的房子、工厂,心头涌上一种《边城》里的感觉。到百色正是下午一点多,太阳炙烤,已经感觉不到热了,没有汗水流出,广场上很多都是卖芒果的,小的大的绿的黄的饱满的皱巴巴的芒果。百色是桂滇之间的重镇,高铁从这经过,也是广西到云南的最后一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