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
查看话题 >你又抑郁了,这样...不太好!
最近一个月你都在很努力地帮助一位十六岁的抑郁症妹妹,她很早以前就曾是你的学生,你就像是看着她长大的一样;她也是你曾教到过年龄最小的学生,因为她的英语实在是太好了;她的妈妈好像也放了蛮多希望在你的身上,她希望你能让妹妹好起来;而妹妹大多数时候都太可爱了(大概因为她是个二次元粉丝吧),可爱到让你时常都有些招架不住;于是以上种种,让你第一次有了一种母爱泛滥的责任感,这样的责任感,远比老师的责任感来得磅礴。
你曾经以为你很理解妹妹,也一定能帮助她。因为六年前你也曾被西南医院判定为重度抑郁,后来你好了,没有吃药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尽管你的妈妈时常都怀疑你并没有好,但已经修完一个心理学学士的你,总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资格判断自己是否痊愈了。

然而你真的很好笑,有一次你竟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妹妹说,你的重度抑郁症都可以好,妹妹也一定可以好起来。你还告诉妹妹说,你觉得你目前唯一的不正常大概就是喜欢站在自己旁边,用旁观者的视角去看自己,不管在你身上发生什么事,因为你是旁观者,所以你全然都不会在乎。
难怪妹妹那时候要用 一种惊异的眼光看着你。
当你在昨天听王立铭老师的抑郁症医学课时,他如此说道:

那一刻你好像才终于肯直视自己的内心,那一颗心你一直以为是暗黑色的,但其实它不至于那么暗黑(因为它还不够勇敢),它只是有些发灰而已。

其实说真的,你真的在乎自己,又或是在乎自己的一生吗?三个标准你再自我审判一下吧!

无价值:就好像尼采在《偶像的黄昏》里说的那样:“对于生命,历代最智慧的人都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它毫无用处”。就好像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断点头,眼泪也忍不住掉下来。你好像知晓得太多了,又恐怕是完全没有深刻思考过。就好像你发现你还是很容易被叔本华打动,连你最爱的尼采都没法拯救你,连他的超人哲学,也不能拯救你;你更愿意陷在他的永恒轮回里,所以,这就是基因决定的吧?!
就好像,当在口语课上,你帮妹妹准备“一样目前没有,但未来很想要的东西”的话题卡的时候,当你所有的其他学生都把这道题作为最为快乐的许愿题来回答的时候,妹妹,十六岁的妹妹,是你唯一一个回答死亡的学生。而你回答她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也同意,死亡真的很好,尽管后来你强调说不能准备这样的答案去面对考官。
所以,你这样真的是OK的吗?
无助:在你的这一生中,你好像从来没有习惯去求助任何人;因为你觉得你不需要求助于人,因此你连朋友都懒得结交。就连你的父母因为关心你而打钱给你的时候,你回他们的永远都是:不要妄想用钱来收买我的灵魂。尽管他们的回复也永远都是:谁TM想收买你的灵魂?
从小到大,你的脑海中不止一万次幻想过你家破人亡一无所有失魂落魄地蜷缩在这个世界上。至今,你也依然在为此做准备,就好像你倾尽一切就是在期待这个时刻;就好像,这才是你此生最大的理想。
无望:而说真的,三十岁之后你仿佛再没有理想了。你很清楚“习得性无助”意味着什么,也更加清楚那些他人描绘的“彼岸”不过是种幻象,你甚至又羡慕又看不起那些相信幻象的“傻瓜”。你确定你都想清楚了,你确定世上没有Happy Ending,死亡才是所有一切最终的结局。站在人类文明必将毁灭的大结局面前,你笃定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你确定你就是塞利格曼迈尔实验里的第三组小狗,你再不想要逃跑了;尽管你还在努力地研究,怎样才能帮助妹妹顺利“逃跑”。
于是在四月末的一个傍晚,你终于招架不住瘫在了床上。你开始复盘自己的人生,是什么让你落到如今的地步?是不是因为从一开始,你都选择了更难的那条路?(这里的难是指被社会认可上的难)
就好像在央企和自由职业之间,你选择了后者;
就好像在异性和同性之间,你选择了后者;
就好像在成家立业之间,你选择了至今一事无成。
然后忽然间,你仿佛明白了,人的一生就像是在黑暗的大海上航行,这原本就是一场没有任何灯塔的航行。为了不让自己轻易迷失在这黑色深渊中,基因告诉我们要繁殖,下一代会成为我们的灯塔,这也是最容易的一种航行。
而历史上少有的没有下一代也能明确自己的灯塔,并且在几十年的生命中孜孜不倦不断前进绝不偏航的人,终究是上帝挑选的孩子。他们在航行途中要忍受太多,他们的品格或许如神话般,是被赋有。
而你,你就是那个绝不妥协,却也从未被选中的人。你的灯塔时而明亮,时而忽闪,时而确切,时而不明,连方向都是乱的,连海市蜃楼也不是不可能的。尽管我知道你已经足够勇敢,足够果断,足够努力,足够积极,但这一场航行对你来说,还是过于黑暗。
但当妈妈对你说,她只希望你快乐的时候。你却斩钉截铁回答她:此生你最不想要的,就是快乐。
你妄想做一个悲剧艺术家,因为你的尼采说:悲剧艺术家不是悲观主义者,他恰恰要肯定一切可疑和可怕的东西本身,他是狄奥尼索斯式的。
于是在那个夜里,在你亲眼见证了你自己的暗黑大海之后,你想起西西弗,想起被吊在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你是那么喜欢他们,是一种可以掏出性命的喜欢。
是的,那时候你开始对自己说,你可以没有他们的杰作,但你依然愿意过他们的一生:为哲学而死的苏格拉底;被逐出自己的教会,在海牙磨镜片度过余生的斯宾诺莎;如钟表一般恪守一生的小镇男孩康德;如此忧伤又决绝的叔本华;和那个孤僻到在拥抱一匹马时而彻底失去理智的尼采。
想到这里,你又觉得好TM快乐。
于是在凌晨两点的时候,你起来洗了澡,化了妆,穿了短裙,拿了棒球棒,在雨后冷浸的夜里,在空无一人的街上,你终于开始,肆无忌惮地追了一次风。
呵呵,要我说,我想你也不是绝非地抑郁;
你太分裂了,这样...不太好!

默小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奥斯特先生今天在月亮当班 (2人喜欢)
- 语言,你唯一的人生剧本 (1人喜欢)
- Personal Philosophy 2024-2025上 (2人喜欢)
- AI不如就你行你上吧,我反正从此再不会死磕技巧技术 (2人喜欢)
- 结课日记VII:那份属于艺术生的雅思7.0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