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郭有道碑考》序例
我將何寶善先生的《漢郭有道碑考》全書手稿慢慢的識別轉寫上網,爭取年內完成,這是第四篇。因為全書以繁體寫成,個別字寫成簡化字,我將完全按照原文書寫方式轉寫。因筆者水平有限,可能有些字跡識別不清,所以會附上原文照片,方便有心人比對,還望大家批評指正。另可能會添加一些註解方便理解,修改一些明顯錯誤如標點符號等,但目前主要工作還是識別轉寫,所以相關背景知識的缺失還望包涵。以下為正文:
古語有云「百聞不如一見」。金石考證之學,尤貴徵實,信如方朔枕經堂題跋所云「錄成文而不見真本,則偽舛難憑」。本書以陳、潘兩氏遞藏之宋拓整幅原本為主,參以所見之復刻諸本,並考諸文獻,論列其得失,鉤稽其真贗。至各家著述是碑之復刻,幾達二十品,惟以目覩者為限。其知而未見者如唐咸通立石、元人真書、明嘉靖重刻、清初崑山王氏、嘉興褚氏以及姜任脩、張復純復刻諸本,或但轉引,或逕闕疑。惟冀機緣輻凑,得一一快讀,倘更獲文獻遺珠,著錄之秘笈,得以增益所知,彌補罅漏,斯則有望於同志之不吝賜教。
一 是碑原石久晦,以故歐、趙、洪、婁皆未載記。然由宋及清,其間原拓隱顯不時,或露一鱗,或留全影。徒以往者篤信舊說,以為原石自宋即已亡失,遂致復刻紛紜,固已迷離徜恍,而况後之諸石,亦復存亡莫卜。是以欲網羅散佚,理董遺蹤,則又確如方朔之言:「摸拓本而未臨其地,則存佚莫考」。著者足蹟罕出都門,雖有志於訪碑拜墓,而老病侵尋,斯願難償,是亦賴於四方同好,聞風興起,各舉所見所知,以匡不逮。
一、為欲黽勉以求,「去偽存真」,必先「占有大量資料」,本書儘可能集錄有關文獻。其序次以年代為先後,時代不顯者,略取著者齒敘別之,至格於敘述便利,不免小有顛倒者,亦間有之。
一、迻錄諸文,儘量採擇善本,但見聞有限,仍希再遇更优圖籍,從事讐校,以臻完善。
一、錄文顯有錯誤或疑點須加校正或闡述者,即于文中注以雙行小字。
一、所錄諸書各加按語於後,或是之,或非之,或疑之,略事分析,作有批判的接受。當然,此乃著者主觀,不無紕謬,深盼高明指正,以免貽誤來者。
一、此作未為定稿,著者一息尚存,隨時脩正,所引資料,以見時年月為準,序次難免顛倒。
著者補注:添此一條何如?文字請脩改。
書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