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林墨:乐观的人不说难过
作者 | 怡晴
编辑 | 周矗
(这是《娱刺儿“上岛”特别策划》的第二篇——林墨篇》)
学员AK刘彰曾在《创造营2021》中这样描述林墨:“非常非常奇怪,非常非常有个性,但是也非常非常的迷人。”
在娱刺儿(ID:yuci-er)与庆怜的对话中,庆怜说:“You don't see people like Lin Mo in the world.That's why I love Lin Mo. (在这个世界上,我从来没有见过像林墨这样的人,这也是我喜欢林墨的原因)”
这是娱刺儿(yuci-er)见到林墨时,最先想到的几句话。

他仍然是“喜剧人”。当天,林墨正在拍摄决赛前的物料,摄影棚外的空调开得很低。娱刺儿劝只穿着短T短裤的林墨再批一件外套,林墨不屑:“能有多冷?”结果到了采访间,林墨抱紧胳膊打哆嗦。
这很“林墨”。在经纪公司原际画的日常拍摄中,林墨就经常以“喜剧人”的形象出现,上一秒扮女装转圈圈,下一秒只剩发套紧紧贴在头皮上;花199元买一个墨镜耍帅,但当天的阳光并不刺眼;兴高采烈地向粉丝炫耀,自己花200元淘到“宝”(相机),然后发现自己买贵了……在“翻车”日常中,林墨总是能为周边的人带来欢乐。
就像他与娱刺儿(ID:yuci-er)在对话中表达的那样:“喜剧人是我性格的一部分。”
但他也很担心,自己是否被困在“喜剧人”的人设中,“我担心这个东西根深蒂固,导致大家误解我的舞台,但其实并不是,我觉得自己在对待舞台这件事情上还是非常认真的。”
林墨,其实比大众想象得更成熟、多元一些。
不只是“喜剧人”
《创造营2021》第三次顺位排名中,一向乐天派的林墨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野心:“我希望我的创始人可以送我一张两年的前三位体验卡。”
2020年夏天,林墨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表演专业,上岛前,学校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来得也比较仓促。当时的林墨对自己没有什么期待,只想呈现不同的舞台给粉丝。
第一次公演曲目《Lover Boy 88》与林墨元气满满的气质非常符合,紫色的墨镜搭配桃心衬衫,不仅没有流俗,反而溢满了少年感;第二次的舞台《峰顶》属于“燃炸”系列,他尝试了原创Rap,那句“聪明天才是我林墨,棒棒棒”让整首rap充满反差感。
林墨觉得自己的舞台和风格与以往元气的风格很不一样,“现在各种风格都想尝试一下。”
但他对自己第三次公演的舞台《下雨了是我在想你》不是特别满意,“如果有补救的机会,就是希望我的三公不要再演戏了。老师给我们编排要演戏,但我长得就像是初中孩子早恋的感觉。”

第三次顺位发布后,林墨从最高的第六降落至第九。节目中,林墨将其中一部分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喜剧人”人设。
喜剧人只是林墨性格中的一部分,但却是节目中最显眼的标签。他逗在逃学员利路修开心的视频,戳中了很多人的笑点。事实上,林墨在私下并不会主动给大家讲笑话,“ 那是拍了《大岛日记》,中间的一个环节是讲笑话给他听。这只是一个环节。”
林墨不觉得自己是喜剧人,更不会强化这个标签。
当听到网友“喜剧人剧本论”的想法时,林墨无奈地笑了:“怎么可能,大家想太多了。”
他在乎的始终是舞台。喜剧人造成的误解,林墨也懒得去解释,“自己好好努力,用舞台给大家看。”
上岛前,林墨就是小有名气的易安音乐社成员。上岛的第三次公演后,他开始有一些小落差,不过他从未把名气当做一种压力。没有人设,没有剧本,他的想法依旧很简单,“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更加专注自己的业务。”
他觉得,下岛后曝光度降低了也没关系,“那也还好,反正找时间自己好好学习一下唱歌也是蛮好的一件事情。”
如果最终没有成团,他也会欣然接受,“继续努力参加其它的节目。我不会把唱跳当成自己唯一的目标,其它的也行。演戏或者上综艺都可以。”
但他又犹豫了一下说,“到时候再看,反正我不相信国内没有唱跳舞台的机会。我不相信没有。”
拒绝“伤痛文学”
林墨用“元气”和“真实”来形容自己,“我觉得我开心就开心,我不开心就不开心。该我说的时候我说,不该我说的我就闭嘴。”
“你有没有为了不让其他人担心,而隐藏自己的情绪?”娱刺儿(yuci-er)试图从私下里话不多的林墨口中挖掘一些“故事线”,但失败了。
林墨的回答,像是一种已经刻进骨子的规则记忆,“肯定是会有的,大家都会有要收敛自己情绪的时候,100%的真实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学员们觉得林墨像个小孩子,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会在柜子上涂抹四个黑点表示自己的“专属”,会用相机记录下学员的耳朵,因为大家照镜子的时候,耳朵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这些只是他纯真的A面。近距离接触林墨,娱刺儿(yuci-er)发现他更像一个站在“爱豆”框架里跳舞的大人。

林墨的练习时长有七年。
2014年,林墨进入时代峰峻当练习生,和如今时代少年团中的丁程鑫一样,是二代练习生中最早的那一批。
2017年合约到期后,他跟随老板黄锐来到上海,和何洛洛、孙亦航等五人组成易安音乐社出道。
年少成名的日子并非光鲜亮丽,“林墨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外界的审视和非议。他们需要提前经历“私生”这种可怕的物种,需要一边上学,一边唱跳,年纪不大就得打两份工。
但林墨不觉得累,又或者早已学会了消解这种压力,“以前是不知好歹,完了之后,等我发现的时候,其实抗体就已经出来了。”

他也曾有过一段“伤春悲秋”的经历。两年前,林墨成为了精神上非主流的小伙。
“我明明没有那么悲观,但扮演的就是我好痛苦,在镜头前硬凹这种人设,这个状态大概持续了半年还是多少来着。后来一想,真的是非主流到伤痛文学大师(的程度),我真的想冲过去给那个时候自己一巴掌。”林墨的语气中尽是懊悔。
有网友扒出林墨家里条件不算好,自小在渔船上长大;粉丝从路透中找同款,后来发现他拿的是赠品;在Vlog里,他提到自己曾花一百元买了一条奢侈品牌的裤子……但当娱刺儿(yuci-er)询问他过往的“沮丧”“辛苦”“难过”的时刻,林墨却觉得这些时刻“很少”。
快乐和热闹总是容易被“听到”,而细节与安静却总容易被“忽视”。“喜剧人”背后的林墨,似乎更能打动人。
“养成”的偶像
除了舞台外,林墨的困扰已经很少,他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去改变自己:“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不需要为了迎合大家的眼光去改变自己非常特别的东西,有时候真的会悟到一些人的话,我可能会改。但如果是我本身的性格(引发的议论),我可能不会,除非是真的后果很严重。”
林墨形容自己私下很“放肆”,但上台又会很规矩、认真;想做的事情不会触碰到行业的底线;整个人元气、乐观,他觉得自己很适合做“偶像”。

被问到未来的理想时,林墨也坚定地回答:“偶像,但是我希望我的唱歌比现在好四倍。”
尽管被很多人称赞,林墨还是觉得自己唱歌还不够好。在《创造营2021》里,他还曾向学员张腾请教。
经纪公司原际画为练习生们设计了很多舞台,如秋日季公演、少年成长计划等,团队的合作与竞争帮助林墨形成了稳健的台风,也积累了一批“死忠粉”。
如今的林墨,已经发表了《临摹青春》《海上地上 天上》《和自己对话》《言浅情深》《Make Me Wanna》五首单曲,但他还需要更多的机会。
15岁离开家乡重庆,独自一人进行“沪漂”。期间,有人说他长得不好看,有人直接说他实力不行,但这些都没能击退林墨。
相反,他一直很乐观,很少让人看到他难过的一面,同时将心比心,更加照顾新加入的小师弟们,帮他们抠舞蹈动作,晚上帮成员盖被子。“家庭”和“家族”成了林墨两个最大的软肋。
林墨自觉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也没有规定自己在一定的年龄段就要达成哪些成就,“我觉得定这种schedule(日程)就会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就是顺水推舟,顺其自然,顺顺利利,一切完美。”
爱摄影,就办摄影展;需要参加选秀,就努力高位出道。活在当下,不言逝去的过往与看不清的未来。
第三次顺位发布前夜,在其他家庭为学员打call时,为林墨打call的是易安中学的弟弟们。他们祝福林墨:“千万要开心,千万要幸福,千万要平安。”仿佛一道默契的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