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预告:盛世下的“妖术”狂欢
老家有个讲究,晚上十点以后小孩最好不要过十字路口,据说那地方“小鬼”太多容易容易丢魂儿。我有一次就在路口丢了魂儿,回家大哭且哇哇作呕,姥姥立刻拿出竹簸箕,翻箱倒柜半天翻出点红纸剪了几个小人,一手拿着小人儿一手拿着簸箕边走边叫“贵娃啊,快回家了。”“贵娃啊,快回家了。”
一路叫回来,然后是朝南或是朝北烧了纸和小人儿,说魂儿回来了。一场简单的叫魂仪式就结束了。

“叫魂”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但一定不陌生,上面叫魂的场景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过或见过。所以拿到《叫魂》这本书时,我的内心还有点颤抖,以为是一本收集古代叫魂方法的集子,想必里面有很多灵异的故事,既害怕又兴奋。
翻开《叫魂》才知,此叫魂非彼叫魂。书里讲的叫魂和小时候见过的、听过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本书里勾勒的“叫魂”不是将人的魂叫回家,而是通过剪人辫发、衣襟等物件并施以咒语达到为己谋财或他用的目的。
虽是“叫魂”实际讲述的却是当时社会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及处理。这本书更像是是一本社会写实著作,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00多年前的中国,透过“叫魂”的缝隙了解和观察当时的社会。

本书的作者是孔飞力,他的名字咋听之下是个地道的中国人,实则他是一位美国人,且是一位汉学家。大学时期,他对人类学产生浓烈兴趣,并开始研究中国社会内部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叫魂》这本书是他的学术著作之一,里面应用了大量的地方志甚至是乾隆的朱批来分析“叫魂”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读这本书可以很好从一个不常见的角度了解几百年前的中国社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也难怪在豆瓣读书中这本书的评分高达9分了。
在本书中,与其说是叫魂不如说“妖术”,从江南地区开始流行的用迷药将人迷晕后将其辫子剪下带走并通过念咒的方式得到他人的魂魄为己所用,正是由于这类剪辫子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社会性恐慌。但凡在街上遇到乞丐或游方僧人,甚至是行色匆匆之人都会受到怀疑,被愤怒的民众扭送到官府要求严惩。

民众的恐慌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官府处理此事的态度,从训诫到从严从重处罚。发展到后期,一些嗅觉敏锐的官员从中解读出这可能是一场有人谋划的谋反,进而上升到皇帝层面……
由此,从一场叫魂引发了社会的大追查,以及从下到上的社会性恐慌。
在本书中,作者还探讨了另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便是为何这一事件的发源地会在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为何当时的乞丐或游方僧人会如此之多?这样的社会现象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通过读这本书都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l 篇一:叫魂引发的不同社会阶层的恐慌
l 篇二:“叫魂”的地域传播特点
l 篇三:失败的清剿
l 篇四:是加强皇权的幌子还是疑心病太重
作者:颜言
文中使用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其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