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温情时刻
查看话题 >“人活一辈子,还是要活的高兴”
我的母亲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
她像所有中国传统的母亲一样,担心儿女生活的冷暖、体察儿女情绪的波动、没有太大的野心。只希望一家人健康平安。曾经她跟我说:有时候很希望我就在她身边,在她翅膀底下,她每天看着我才能安心。可是她也不想阻挡我去追寻我自己的生活。
我还没有毕业,可是那天,我赢过了一个资深的记者,获得了一个独家采访权。对方的理由是,看到了我的诚恳。
我打电话跟妈妈说,觉得我很幸运。甚至有些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幸运。于是我开始了短暂的回忆。我的爸妈出身农村,后来去城市打拼,生活不算多富裕,但是他们从小到大从未跟我提过“家里没钱”,本科毕业,他们支持我去俄罗斯看世界杯,读研之后,他们付学费让我去伦敦短期交流。我骗他们说食宿全包,带着自己攒的两千块零花钱就去了。伦敦的消费水平很高,我每天在学校上完课,不敢出行也不敢去餐厅吃饭。一个多月里,我靠着自己带过去的泡面残喘的了很久。而同行的同学,却在免税店买了三万元的包,在逛街的时候买了五千块的羽绒服,她们却说:真的好便宜。
而我从小到大,衣服都是市场上买的,200块都算穿了大牌。3万元的包?那是我从没想象过的消费水平。那也是我第一次深刻地察觉,因为父母的支持,我已经在和另一个阶级的人打交道。原来他们倾注了比自己能够承受的更多来支持我去奔赴这个世界。可是在伦敦的时候,我却在她们出门买奢侈品的时候联系了BBC的调查记者,撰写了我的第一篇人物特稿。结业的时候,老师们给予了我最大的认可和鼓励,我依然觉得我比她们幸运很多。
当我笑着向视频那头的妈妈讲这些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圈红了。她有些哽咽,却尽量克制地说,我们家不算富裕,可是这些年我和你爸也不算拮据,可不管怎么省,你要去学习啊,这方面我们不会省。而且主要是因为你从小懂事,我们知道,你的选择都有你的理由,我们不懂,只能支持你。
那一刻我看着她含着泪水的眼睛,心脏像是被什么轻轻摸了一下。我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尽力对着她笑,我怕一张嘴眼泪就会掉出来。
后来,我试探性地说,我或许不会一直留在北京,过几年,可能旅居全世界。我谈恋爱也好难,可能短期内没法找到合适的对象结婚,35岁还单身或许会去冻卵,然后和全世界谈恋爱。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她在视频那头稍微愣了愣,可是也就两秒中的功夫。她笑了。说:可以啊,我现在都想明白了,何必算着时间,到点儿了就匆匆忙忙找个人结婚呢?去享受自己的人生吧。人活一辈子,还是要活的高兴。
我们俩在视频两端笑的像两个小孩子。
那一刻,我觉得她就是我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