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时刻
是很出色的商业片,只要开怀大笑就可以了。
在十多年后再来回顾这部电影,看到的、想到的远远超过了小时候第一次观影时的感受。
首先开场香港回归的场景,就挺奇怪的。感觉更像是为影片定下了一个基调,某种意义上的示好,剧情的发展会建立在尊重两国的基础上。不过回归的时候举办的这个宴席怎么想都非常怪异,更像是美国视角。
接着是李督察与素阳的对话,李刚说完美国是个很友好的地方,然后镜头一转就是卡特横冲直撞的开车场景。这一段真的很好笑。看着那些美国的画面,感慨美国这些年来的风土人情依旧是那么「热情好客」。
后面的剧情个人感觉还是通过两国的差异及刻板印象来制造笑点,而不仅仅是靠演员的打戏来支撑,这种结合是很新颖的。不多赘述。
特别想提到的是大使馆里会摆香港区旗的吗?而且会这样让他国的执法人员进驻到大使馆?以及只通知李督察一人赴美?像这种剧情感觉更多的是为了影片的戏剧化而简化了很多。放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何况在已经很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大部分仍然是美国人的视角。
而且影片虽然提到了香港,但全片我能记住的大多不是广东话的对白而是普通话的对白。广东话的对白貌似也比较少,我根本回想不起来具体哪些场景有。这与影片开头交代回归背景应该是不无关系的。
总的来说,如果不去考虑很多深层次的东西的话,观影过程开怀大笑即可。是很优秀出色的商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