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古韵(七):谯楼、钟楼、瓮城、文庙
西大寺:离开啬园后,打车回到南通城区,第一站选择了西大寺,西大寺原建于宋代,现在是南通佛教文化展览馆。寺门外有二石狮相向而立,寺门上方有金底黑匾,题曰"西寺",有联曰:佛光普照江海南北,菩提圆融紫琅东西。遗憾的是西寺并未开放,向人打听得知西寺因年久失修已经被定为危房,目前正在闭门整修。知道这个消息还是有点不死心,绕着西寺外墙转了半圈,透过门缝和墙围向内张望,果然看到有一重檐歇山顶大殿已经被钢架支起,处于维修状态,没办法只能闪人,后面有机会再来参观吧。



劳动人民文化宫:告别西寺继续沿濠南路前行约450米过文化宫桥到达南通市文化宫,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由南通市总工会于1951年开始筹备经群众集资,6月初动工,翌年4月完工。工程竣工前,南通市委和南通总工会致信时任上海市长的老帅陈毅,请老帅为文化宫题写宫名,老帅欣然为其题写“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十个大字。昨日夜行南通时也曾经过文化宫,不过由于夜色深沉,无缘得见题字。今天白天终于可以一睹元帅真迹。文化宫拱顶有“劳动人民文化宫”,宫门正上方另有汉白玉底黑字“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下款:陈毅题。风流文采,于斯得见,幸甚!【1】

宋代瓮城遗址:继续沿环城西路前行约8分钟到达环城西路与人民中路交叉口桥下有南通旧城墙的翁城遗址。2002年大桥施工时在距离地面约1.7米的这段城墙遗址,后结合文史资料考证得出结论:这一段城墙是南宋宝佑年间(1253-1258)增筑的瓮城遗址。【2】翁城遗址现在被封在玻璃罩内进行保护,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玻璃罩内部有凝露,没法子清晰看到内里状况。依稀看到内有约10米五层砖墙,墙砖大部分为青砖,杂以一二红砖,墙顶有覆土,墙身墙侧杂草丛生。草丛中有一指示牌,或为城墙遗址的文保介绍。玻璃罩内与城墙遗址相对的大桥墙面上有介绍南通翁城原形制的浮雕与文字若干,可惜隔着罩子斜视不能清晰看到。引述遗址发掘时更为详尽的描述如下:
墙基呈东北西南走向,墙体长9、宽1.42、高0.7米两端距濠河岸分别3.1米和1.5米 。基础为15厘米砖砌(平侧混砌)十片石(厚22厘米), 基层绝对标高 2.9米 ;基础之上砌有4层青砖,顶高绝对标高3.63米,最上一层平砌(厚6厘米), 第二层侧砌(厚10厘米),第三层平砌(厚14厘米),第四层平砌(厚6厘米);用石灰和糯米混合 砌缝,灰缝呈白色。



钟楼、谯楼:从翁城遗址沿人民中路向东步行约10分钟到达南通谯楼和钟楼。钟楼和谯楼是现在南通市的地标性建筑。钟楼为西式建筑,谯楼为中式建筑,中西合璧,相得益彰。钟楼为张謇1914年所建。其北紧接谯楼,高六层,为当时南通城最高的建筑。钟楼仿照西洋古典建筑式样,安装了反映新技术成就的巨型时钟,运用金属新材料制作方尖顶,这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典型意义。钟楼外墙上时钟下有汉白玉石阴刻“南通县”,左右有张謇所题楹联: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穿过钟楼下门洞时,看到门洞上方有民国二十二年一月南通县长张栋、建设局长戚允中重修钟楼的纪念匾石,年代虽不甚远,亦有多处残损,幸者在于字迹尚算清晰。根据钟楼上镌刻的《钟楼修复记》可知,最近一次重修是1999年南通市人民政府组织的重修,于2000年完工。 钟楼之后紧邻谯楼,谯楼亦称星枢楼,初建于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重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历代经多次重修。谯楼建成后一直是南通元、明、清历代州、县署的前门。“州署居城之中,宋淳熙七年知州杨布建,洪武元年知州熊春重建。”【4】清道光八年,通州知州周焘重修谯楼并将其改名为星枢楼,以求南通文运昌隆,兴旺发达之意。进入星枢楼城门洞内,仍然可以看到旧时城门内大块条石铺就的道路,历经岁月浸染,条石已经“包浆”,光滑莹润,与新修之砖石古今融为一体,幽古之思,于斯而生。登上星枢楼见城墙之上有六柱五间单檐歇山顶大殿,其中面向钟楼一侧殿外悬匾为星枢楼旧称“谯楼”,为收藏大家王世襄题写;而另一面则为费孝通所题“星枢楼”。王世襄和费孝通两人都与南通渊源颇深,王世襄的祖父王仁东曾任南通知州;费孝通之父费璞安曾应张謇之邀至通州民立师范任教,更不必说费孝通之“通”正是费璞安取自南通之"通"以纪念自己这一段任教经历。









钟楼、谯楼后另有玄妙处,围栏内一片草坪上面,停有一架战斗机,留图一张,给军迷朋友鉴赏吧。

南通文庙:过星枢楼后沿人民中路继续向东步行约10分钟就到达南通文庙。文庙始建于宋初太平兴国五年,现已辟为南通市“文庙古玩市场”。仅存一进院落,院内左右两庑廊房为各色文玩商店。院中有四株银杏树,其中三株树龄超过630年,另外一株树龄也有130多年。正对院门的就是南通文庙大成殿,南大成殿为明代结构,重檐九脊庑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成殿前有石雕围栏围成的月台和大成殿相连。不知是否因为疫情原因,大成殿没有对外开放,无法看到殿中详情。殿外檐梁上清代彩绘:鲜花祥云点缀间,仙鹤、麒麟、狮子等各式灵兽踏云逐月,生动可爱。





参考文献:
【1】《陈毅:率新四军东进主持苏北参政会》《南通日报》2020年6月1日http://www.zgnt.net/ntrbszb/pc/c/202006/01/content_20510.html
【2】沈启鹏 《古通州瓮城遗址的发现、保护及启示》,《东南文化》2004年第2期。 【3】徐永战,程宗剑 《南通古城建筑初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1卷第1期。
【4】林云程,沈明臣 《通州志》卷二
北邙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行摄--旅途中的美好(下) (30人喜欢)
- 行摄--旅途中的美好(上) (22人喜欢)
- 读史札记(二)--爱笑的人才会赢 (4人喜欢)
- 读史札记(一)--春申行迹图 (3人喜欢)
- 寻城记(二)--小城中的大故事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