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就会》
阴阳
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一般来说,大气中的六淫(风、火、暑、湿、燥、寒)为阳邪。而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为阴邪。但六淫中又分阴阳,风、火、暑、燥为阳邪;湿、寒为阴邪。阳邪易防,阴邪难挡。在常见病中,但凡是阳邪致病的,都好治。而阴邪致病的,就很难痊愈。
阳代表温暖,当阳虚时,身体就会出现很多寒证,表现为阴偏盛的假象。症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虚寒证。
阴代表凉润,当阴虚时,身体就会出现很多热证,表现为阳偏盛的假象。症见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证。
五行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肝-春,心火-夏,肺金-秋,水肾-冬,土脾-中,
五脏
心
1. 心主血藏神。心阴是心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心阳是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心阳能激发心脏的搏动,而心阴又可以抑制这种搏动不要过快。
2. 心主脉。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依赖于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
3.心藏神。即心主神志。也就是说,心有统率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主管意识、精神和思维。
肺
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因此每当肺感受外邪时,最先出现症状的就是流鼻涕、咳嗽或者咽痒咽痛。
1. 肺司气,主行水。1)主呼吸之气。“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肾主纳气”,我们从肺吸入的气体,会通过肺的肃降深达到肾,被肾所吸纳。 2)主一生之气。“肺者,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包括气的生成、气的运行。 3)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4)肺朝百脉,主治节。是指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生理机能。全身的血液都要流经于肺,补充氧气后,再输送到全身。
肺有两个生理特性,一是宣发,二是肃降,肺就靠着这两门手艺活在当下。宣发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体内的浊气呼出去;二是将脾转输给它的水谷精微上输到头面官窍,外达皮肤腠理;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主司毛孔的开合,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如果肺气的宣发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呼吸不畅,胸闷喘咳,鼻塞、喷嚏、恶寒、无汗等症状。
肺的肃降功能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清气,并将宗气散布至脐下;二是将脾转输给它的水谷精微向下散布给其他脏腑;三是将脏腑代谢后的浊液下输于膀胱,生为尿液。如果肺的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
脾
1. 脾主运化。指脾气将饮食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脾主运化是整个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
2. 主统血
3. 脾气要升,必须燥
4. 脾与形体官窍与自然的关系:1.脾在体合肉,主四肢。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涎就是唾液中比较稀的部分,它是由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成的。涎具有保护口腔、润泽口腔的作用。5.与长夏或四时之气相通应
肝
1. 肝主疏泄。肝可以调节全身的气机,输布精气、血液和津液,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分泌和疏泄胆汁,调节人的情志。
2. 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
肾
1. 肾左右各一个,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里藏的精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能主生殖发育。此外肾阴与肾阳能资助、协调一身脏腑之阴阳,因此肾又被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2.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机能。
3.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的机能。
4. 肾主蛰藏。1).主蛰守位。蛰是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的特性。肾藏精,主生殖,“肾以闭藏为职”。2).肾气上升。由于肾位于人体的下部,其气当升。
六腑
胆
胆汁不是胆分泌的。胆汁是由肝的精气汇聚而成,是肝排泄到胆中,并贮藏于胆囊中的。胆汁是否能正常排泄到小肠,参与饮食的消化和吸收,也完全取决于肝的疏泄功能。
胃
主要生理机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所以胃气弱的人,吃的东西就难以消化,胃液少也就是胃阴不足的人,就会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
胃气降和脾气升是两个相对的运动。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可以得到输布;胃气降,食糜糟粕才能得以下传。
小肠
小肠的上口是与胃的下口——幽门连接的。而它的下口呢?又与大肠在阑门相连。简单地说,它起始于幽门,终于阑门,是一段非常长的,蜿蜒迂回叠积的管状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接受和消化食物、泌别清浊、吸收大量津液。
大肠
大肠的上端和小肠在阑门交接,下端和肛门连接。也是一个管腔性器官,同样是呈回环叠积状。大肠比小肠短一些,大概为1.5米。
膀胱
膀胱长得特别像一个杏仁,长期蛰居在我们的下腹部,在肾的下面,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头上的两根小辫儿其实就是输尿管,连接着肾。它的下面有个开口,叫尿道口,开口于前阴。
三焦
三焦,大概就是由肠系膜、大小网膜、淋巴管道等组织组成的一个不像东西的组织。这些组织填充于腹腔脏腑之间,能通透津液,是津液从胃肠渗入膀胱的通道。它的生理机能就是疏通水道,运行津液。
中医体质分类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