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じ茶 新春茶事
第一次有一种“青黄不接”的感觉,就是家里的绿茶除了日产的,国产的早已经殆尽,看来在家没事做,茶叶的消费水平跟着上去。元旦过后,春节过去,去年留下的绿茶怕是要烙上“陈茶”的标签,家里最后一口碧螺春也在二月底喝光,表妹传上已经买了待寄的今年明前新茶的照片,似乎新的望有被燃起。毕竟生生把绿茶都喝光着等待新茶也唯有今年是首次!以往也不是喜欢留陈,一般总会交叉到五六月份。放在冰箱里的隔年茶,也不见得就会泛黄。老古话有的时候到如今也不一定中听,什么酒浆须陈,茶叶要新,那老白茶和老乌龙茶都是高级的享受呢。 这些天跟着太太的口味喝着红茶,是一种女性消费的茶,红茶里面除了印度大吉岭的保留纯真口味(加味就是暴殄天物)外,其他的诸如鲜桃味,苹果味的还有什么梨味的,闻香可以,口味就有点差强人意了。忽然想起“无欲则刚”的词句来着,在家呆久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多了,洗尽铅华,变得无欲无求了,三顿温饱的衣食住行,除了不能“行”之外,好像一切还真的岁月静好,最主要的还是没有雾霾,难得从大陆飘来的黄沙似乎还是很遥远,茶,无论好坏,书,听不听都无所谓,不知道自己是一种升华还是犯了痴呆,总之,和以前不一样了。 尽管丢弃了很多制作精美的茶叶罐头,打开冰箱,门上的那些被“废物利用”的各色茶罐头里面还是有很多张冠李戴的东西,无非是那种比绿茶更放得起的茶中,比如上述提到的各类红茶,在袁老弟送我的西湖龙井的圆罐子里装着不打开早已经忘记的日本焙じ茶,这是去年福袋里面装着的一种,其他的绿茶都喝完了,剩下的就这一大袋焙じ茶,也不知什么时候倒入罐子的,也就是说顶多才喝过一次。这个茶的特点就是茶香浓烈,茶汤呈金黄色,有点类似红茶,我比较喜欢趁热喝,放凉了觉得有点苦。 前几天和太太散步闲聊,问我想不想大阪,我说不想!人好比鸟,恋巢就永远飞不远,不过今天独自一人喝焙じ茶,却有了那么一点点怀旧的情绪,当然不是思念什么大阪,而是想起了以前走过荣地下街的茶铺“妙香园”跟前,还有大须的商品街的茶铺门前,焙茶所释放的茶香令人十分地陶醉,我会久久地站在那里看机制焙じ茶,随制随卖,那个时候总不免心动买回一些到家品尝,焙じ茶的原料其实多为茶梗,焙完的焙じ茶色焦,有点类似我们以前看到的焦决明,不过那个是颗粒状的,而焙じ茶则是一段一段的茶梗。走在京都或者是奈良的古街上,还有神户中华街边上大型商业街,都有那种香飘悠远的老舗茶叶店,最最诱人的,还是这焙じ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