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wehr nackter Wirklichkeiten
某生拿着錢銘怡教授的《變態心理學》來問,問心理動力學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的觀點。教授寫了一大段兒,我看得雲裏霧裏。好在緊接着給了出處——
Tǒlle, 1997
查書後長達三十三頁(pp475-507)的“參考文獻”,Tǒlle連個影兒也沒有。Tǒlle, 咱就說ǒ這個字母罷,非常扎眼,我猜是ö, 一查,居然查到了:Rainer Tölle.
Tölle寫過一本兒Psychiatrie, 漢語有王希林譯本(1997), 譯的是原書的第十版(1994), 譯作“實用精神病學”,這就是教授眼中的“Tǒlle, 1997”了。教授引的是漢譯本pp204-205,

怎麽引的呢?pp120-121,

一眨眼,Federn, Paul Federn, 就變成了弗洛伊德!oh meine Göttin! 您這是“大變死人”麼?
順便說,Tölle引Federn引的是他的Ichpsychologie und die Psychosen, 沒看到原書,隨手貼E譯本的這一段兒在這兒——

庶幾乎收一點兒正本清源之效罷。
當然,心理動力學那些破觀點也不怎麼樣。我現在不講衛生,懶得漱口刷牙,一心想說髒話,眼看就要juvenile Schizophrenie, 就要青春型精神分裂症了:我是防不住什麼falsche Wirklichkeiten麼?我是防不住以上這些allzu nackte Wirklichkei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