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
我们家最后一次砌老式的土灶已经三十多年了。灶台上就绘有这样的两个花喜鹊,还有梅花,大人说这叫喜鹊登梅。当时,家里有瓦匠干活,他们原也可以砌的,但我们姊妹几个一致要求父亲还是请专门砌灶的师傅,因为他能在上面画画。幸好砌灶的师傅是我姨夫的亲戚,带个信就到了。他块头很大,憨憨的,干活时说说笑笑,很快就有了灶的雏形,然后抹上了白石灰,接着,他便着手准备画料,他这里翻翻,哪里找找,看似在磨洋工,脸上沾了几点灰泥,却绷着一丝不经意的神秘微笑。等到嘴里的香烟快要烫嘴的时候,他动手了。他一声不吭。一只笔在他粗大的手里灵巧的舞动,墨汁淋漓,眼看着喜鹊要飞了,梅花一朵朵开了。一会功夫,整个灶台便花团锦簇起来。尤绝的是一颗大白菜,寥寥几笔,鲜活、灵动,感觉都能掐出水来。 后来,哥哥告诉我,真厉害的是这师傅的父亲,我们小时候家里的灶台就是他砌的,可惜已经作古多年了。现在想,老师傅天赋如此,若得一点机遇,说不定成为齐白石那样的大师也不一定。 我们小时候没什么玩的,围着灶台转的时间可不少,灶台上画着的公鸡、白菜、喜鹊、梅花、鲤鱼,可以说是我们美育的肇始之地,看着它们一天天熏黑,霉变,斑驳,自己饭量渐长,个子渐高,也能感到一点岁月的欣喜与淡淡的忧愁。 徐悲鸿(1895~1953)

来自 豆瓣App
L.D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说无为及板鸭
- 老妇林下与林下美人
- 飞雁到板鸭
- 鲁迅的吵闹与沈从文的悲悯
- 2025年,我的仪式感…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