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看我的手帐吧
查看话题 >手账坑人给你看看我的Notion吧 | Q2开始了,你找到合适的日程管理方式了吗?
「时间轴 2016年6月-2020年12月」部分记录了这些年里在手账中走过的坑,以此佐证笔者对于Notion的推荐绝非心血来潮,或许你也会觉得有熟悉的味道!不感兴趣的朋友们请直接乘坐时光机,飞向2021年:)预祝食用愉快🍻

时间轴 | 2016年6月 - 2020年12月
Bujo初体验 · 花瓶附体
2016年6月,刚大学毕业的我为了能够迅速地adjust to work mode,从自由散漫的学生生活向工作状态做出质的飞跃。在被朋友的手账惊艳了之后(给你看看她是怎么惊艳到我的👇),我仿佛看到了美好的自己就在眼前!于是我开始仔仔细细地研究如何做Bullet Journal~


那会Bullet Journal (子弹笔记)记还没有引进国内,所以基本就是靠着看ins的up主们学习如何做Bujo,那些赏心悦目的排版、印刷字体、胶带纸,真的可以让我写了撕撕了写N遍,因为觉得无论如何就是写不出那个感觉。后面为了自己能撕起来更方便(看不出痕迹🤡),果断入手了线圈本。

耳濡目染的我,从入手了10卷胶带和10支马克笔,每天从学习Doodle开始。我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开始Bujo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打开Bujo还好,一打开就是“今天又画错了” “这个字写得好丑”这样的自我怀疑。工作上分清轻重缓急了吗?么的。生活上更规律了吗?也么的。画画变好了吗?好像有的!所以我是来选美的,还是来选美的,还是来选美的呢?
给大家感受一下2016-2017年Bujo刚入坑两年时的手账吧👇

💁🏻♀️ 声明:我至今表示对Cecilia的瑞思拜!我觉得这样的Bujo完全是艺术品!我非常感激Bujo带我走过的弯路,让我对设计和插画产生了深深的兴趣(^-^)V
Weekly 日程本 · 完美主义接受不了的空档
随着后来工作越来越忙,能精心打理一本Bujo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或者说觉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了,在用完两本Bujo后决心返璞归真,在17年末入手了Weekly日程本。我觉得它减轻了我画画的负担,于是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似乎有时候忙(懒)起来确实没有记录手账的习惯,尤其是出门旅游/踏青的时候,还要带一本重重的手账出门,躺在草地上,春风吹拂着我的脸,我从帆布包里拿出我的野餐食物,和一本手账本,心想:何苦呢。于是.....我总会隔着好些日子不去记录,可我又受不了它们空着!夺浪费呐!就这样,自然而然,从2017-2018年末,我在用完了两本Weekly日程本后,转念想放过自己,换一种更flexible的日程记录方式👇

Bujo 再体验 · 原来是它的内核是自由
2018年底,又到了一年一度列Flag(计划买啥手账)的日子。于是,我问办公室一个爱做手账的小姐妹,“嗨呀,今年买本啥好涅?” 咦,没想到妹妹也在做Bujo?是那个两年前被我放弃的Bujo吗?在她的安利下,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Bujo使用方法,这让我开始产生怀疑:这是我认识的Bujo吗?没有花里胡哨的Doodle吗?

于是我顺势读完了Bujo创始人的书,里面详细介绍了食用方式,书中有非常详细的Guide和各种Tips,读完我才发现创始者完全木有提到一丝丝装饰,全部都是大道至简的黑白简约风:


国内已经引进了中译本,十分中国使用者友好👇
此外,我还在B站认真看了Bujo官方的使用指南介绍:How to use bullet journal? (其实这个视频在2015年就已经po在油管了,但那时的我眼里只有美貌,乱花渐欲迷人眼啊啊啊啊)
一番探究后,我发现了重要的事情🤔:Bujo的内核其实就是Minimalism & Freedom!是我被猪油蒙了心!心血来潮,那么,要不就再来一次Bujo吧! 于是,从2018的年终总结,我开始了和Bujo的全新的相遇🤡








就这样,在使用了4个月Bujo之后,我出于1)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春游要带Bujo?2)无法添加附件等低效的、职场不友好的特征这两点,将Bujo变成了偶尔怡情的日记本,而不是用于日程管理。很抱歉,重新认识你,却发现彼此依然不太合适呢🤝 私密马森~
备忘录 + 日历 | 真· 返璞归真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就慢慢过渡到直接用系统自带的备忘录记下每日的todolist,并且用Keynote自制了每月日历搭配使用,这次可是真 · 返璞归真系列——




此外,用了4个月苹果系统自带的备忘录,内心依然追求忍受不了这日复一日单调的check and done之后,我发现了更自由的One Note,它可以让我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融合自己想要的time table + check list,并且也可以添加相关附件;其次,它允许我将日程+项目规划+会议记录+quicknotes等等都放在一个笔记本里。最重要的是,它的自由度允许我每个月调整不同的板式(符合我偶尔想要放纵的念头)。



在使用OneNote的同时,我依然搭配着自制的日历。但最后由于自己懒得每月做日历,以及每天跨越层层folder打开一个文稿进行编辑,遂继续以失败告终(嘤嘤嘤👀)。Buuuuut,这次尝试,让我发现日历真真是个好个东西,我只是需要更灵活的日历,于是随着我的摸索之后,发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原来苹果系统自带的日历那么香😍
1. 首先,它可以以Color Coding的方式分事项建专项日历,如工作日历/家庭日历/学习日历/健身日历等等:

2. 针对对应事项,可以添加附件、备注、说明、地址、受邀人,并设置提醒次数和时间:

3. 最妙的是:选择打印模式可以直接打印日历(每日/每周/每月都可)。每日这个真的绝绝子,左边是事项安排的时间轴,右边则是备注说明。

4. 如果所有的设备都是苹果系列,那么icloud则允许它全端同步,手机上也可以提醒你日程事项。

💁🏻♀️ 感叹:这个好用的日历我一直从2018年用到了2020年底(直到我遇见Notion之前😀)
Notion · (目前)满足了姐姐的所有幻想
o(* ̄▽ ̄*)o
我甚至自己是猎奇星(善变星)人,我不容许自己夸下海口说这是最好用的!况且每个人基于实际情况和自我需求,对于好、不好、最好也都有自己的定义,所以所谓的“最”不能通用于所有人(给自己留后路活命话术)。
好,但我,作为堂堂近6年的手账坑人,想说:它是目前能够满足我所有幻想的日程管理软件,诚不我欺,就如它自己的定位一般:打造一站式All-in-One管理系统👇

P.S. 作为一名视觉爱好者,Notion家的设计真的棒呆了!
bew 💁🏻♀️
时光飞逝
时间轴 | 2021年1月 - 至今
就在2020年底,又又又又一年要立Flag的时候,已经习惯了电子办公的我,对纸质日程管理手账已经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这不妨碍我双十一买了8种不同类型的手账本🤔)。在设计师家属的安利下,我了解到了Notion这个软件,并在B站和Youtube用了三天时间学习完了如何使用它。对,除了学习成本高,没毛病,真适合不工作的(好像有大把时间的)我。
在贯彻实施了近一个Q1之后,我决定在此将它正式安利给大家!在此,我展示一番我的行事历是肿么做的,如何将之前的所有坑都埋起来,形成集大成者👇 (每个人可以完全DIY自己的体系!)



· 总结 ·
用Notion作为日程/行事历管理的优点:
- 囊括了ios calendar的功能,日历均有提醒、添加附件等功能
- 同一个数据库可以以不同的view进行呈现,省去了建一个甘特图,再建一个todolist,再添加一个每日日程这样分散的信息表格
- 所有信息足够集中,只要以不同的标签进行Filter/过滤筛选即可
- 留有足够的设计空间:区域板块全部可以自建,字体目前有3种可选,色彩有10种可选(个人觉得选择足够)如果会写代码的话,可以嵌套各种代码,使用更高级(可惜我不会😅
- 全端可同步,手机、ipad、电脑都可联动,同步速度惊艳,远远优于OneNote
- 个人使用,Free!!!
局限性:
- 需要科学上网
- 目前只有苹果系统可以使用,但其他系统可以通过Notion的网页端登陆
- 不可以手写,不可以自定义颜色,选择的字体只有三种(所以可能不适合用GoodNotes做电子手账的童鞋?)
· 自学资源 ·
- 如何使用「Notion」记日记,管理待办事项,以及database间的联动 (Happy_Xiao的视频看完并进行练习之后即能掌握基本功!)
- 简洁实用的电子日程管理 | 自制模板分享 | Notion | 电子手账 (Hanna将Bujo跟Notion相结合,给了我日程建立好大的灵感)
- Notion Templates Gallery (这里有许多官方设计师/野生设计师设计的各类模板,复制link即可生成自己的模板进行使用~)

· 小小预告 ·
除了日程管理,我还用Notion进行了研究生课程学习/读书笔记的管理,如果有感兴趣的小伙伴,举起你滴小手手好嘛 o(*^▽^*)┛

祝豆友们Enjoy better Q2 Q3 Q4 with Notion~
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