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城以及悬浮的自由乌托邦
三月中下旬,我从经历过漫天黄沙过后亟需绽放却又固守乏味的京城出逃,抵达泉州。在晋江机场,因为是军民两用基地我们被要求在降落时拉下遮光板,这和通常飞机降落时被要求“收起小桌板,打开遮光板”的要求大相径庭,突然感到有些有趣。
落地两小时,这座温润又不急躁的闽南小城,就开始逐渐把我从钢筋水泥的焦躁中抚平,带给了人最大限度的释放与舒缓。它的红墙古厝间,没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没有刻意维持的优雅,也没有马不停蹄的996和早晚高峰。




第一日抵达泉州的午后,我在“不近民宿”安顿好了行李,随即沿着街巷游走,漫步到中山南路457号。麒麒商店的门帘看起来很低调,但是左侧悬挂的“艾迪沃霍尔波普香蕉”还是暴露了他的真相。麒麒老板,有着南方文化圈人特有的幽默感,当然更多的是独立精神与创作才华,我们聊到看理想系列出品的《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说到它膨化食品薯片一样包装的外壳令人惊喜,于是他想到了,要做一台“诗歌贩售机”,以此来把自己过往的短诗凑成一个个可以售卖的秘密卡片。





席间,一起进来喝咖啡的海南小哥哥小纪是个漫“独立书店”迷,我们仨人相谈甚欢,麒麒感慨到“不是我凡尔赛,不过能进我店里喝咖啡的朋友,都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伙伴们。”并且依照自己的诗歌分类,给我和小纪打印各自专属的诗歌小票,这种久违的毫无商业感的做法,让我真的仿佛像在一位老友家喝了酒和咖啡,然后微醺着开心离去。
小纪次日在芥子书屋开分享会,并邀我同去。走进芥子书屋,其实是我“意料之中”而又“预计之外”的一段缘分。出发之前,这家当地好评榜第一的独立书店其实早就被我在某软件上标记妥当,于是也更算得上是“恰合时宜”。


次日晚间,我与厦门来的撰稿人朋友小夏听罢南音,便离开位于紧邻新门街芳草园的泉州南音艺苑,踏过贾第巷再次走向西街的深处。
“芥子书屋”坐落在泉州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的对面窄街内。然而沿着导航走到象峰巷的路口,一时间我却因为街巷的狭小黑暗而未敢迈进,直到好奇心终于战胜自己的恐惧,顺着这条窄窄的街巷走入巷末,眼见着“芥子书屋”的温暖光亮在自己眼前铺陈开来,甚至是把天空都映成了淡淡的紫红色。





谈到这个,芥子书屋的店长彬彬在我们的播客节目中对我们说“有客人经常打电话说,走了三回都没有找到我们,我就说,你就当做他是哈利波特的9又3/4车站吧,多走几次就进来了”。
在芥子书屋成立八周年的时间里,彬彬完成了从员工到老板的身份转变,心态上也有了很大转变。少年时代对于书的狂热始终未褪去,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与此同时,运营一家书店给了她更多反哺的能量,彼此之间是一种互相汲取能量的场域。
分享会上,这些四面八方聚集来的“叛逆而有趣”的灵魂在这里思考以及表达,诞生了很多灼热而又充满善意的碰撞,这些碰撞的善意,激荡着心灵那些安放梦想与理想生活的角落。




谈到“芥子”这个店名的来历,店长关于它的深层概念,即便只是在小小的书空间内,可以在精神层面拥有包容万千空间上的博大。“芥子书屋”就是希望它能够包容更多的可能性。
做书店虽然很难但是彬彬说,她能从中能得到最纯粹的快乐,并且因为这种快乐,她每一天都会倍加的珍惜当下的拥有,传播闽南文化的种子,也在泉州这片安逸可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座城给了我乌托邦一样的精神力量,希望在这个躁动疯狂的时代,这些希望的种子还像火一样滋养着尚未干涸的能量之源。

附上我们香草电波X芥子书屋合作的节目链接:
http://xima.tv/dIiqNd?_sonic=0;(喜马拉雅)
Vol.9 飞到闽南古城,与芥子书屋的店长谈谈阅读与自由 xiaoyuzhoufm.com (小宇宙)
香草电波《Vol.9 飞到闽南古城,与芥子书屋的店长谈谈阅读与自由》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Qi5wnHe (QQ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