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猫
今天,在把猫托养在父母到这里两个月,终于下定决心把猫送给其他朋友养。 我们家团子是我领养的猫,原先的主人家里猫太多,不要他了。领养回来,想着我永远养他……没想到打脸了,这么多猫猫狗狗被遗弃,主人都有充分的理由。 养团子三年,过敏日益严重,六级。 舍不得送走他,就想先养在父母家,盼望着猫皮屑脱敏技术成熟,再重新养回他。 唉……这次回家,发现父母并不开心,并不觉得养猫是件幸福的事,而是一项任务,觉得他烦、调皮、掉毛,他们是学医的,不让他上沙发、几乎不摸他抱他觉得他都是细菌。团子小心翼翼的讨好着父母。这是曾经小时候的我吧,虽然记忆模糊,父母忙着工作、对我不是那么有耐心的记忆开始浮现。 母亲很好强,现在退休了。我觉得退休养个宠物陪伴挺好的,但是退休的母亲喜欢上画国画,把爱好当成事业一样的用功。我觉得有爱好是好事,但是她追求结果大于过程,想画一定的成绩,我十分理解,但是又回到曾经她忙工作那种状态,除了画画、自己的事其他事情都很烦。 既然那么烦,就不勉强了。母亲也不开心,猫也不开心,我无法让母亲开心,也心疼猫。可怜的团子可能像极了记忆深处的那个我,我没有清晰的记忆流线,能想起来的是有次身体不舒服觉得自己发烧头晕、没胃口,吃饭的时候和母亲说自己觉得不舒服,不想吃饭、下午帮我请个假,结果母亲二话不说给了我一耳光。 我有时候会和朋友说起她的个性和“自私妈妈”的人设,他们很羡慕,说母亲要自己开心孩子才会开心,也符合现在鼓励女生不要一味付出而是要更爱自己的理念。但是在母亲那个年代社会没有那么宽容吧,想做个自私妈妈没有社会价值的支持,自己很分裂、很纠葛,也不开心,做自己且不开心的妈妈。
这种成长环境压抑我的本性。我能意识到我也很自私,不想生娃,觉得娃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是阻止我财务自由的绊脚石。很怕自己又变成母亲那样的妈妈,我小时候自卑话少,但事实上我是个话多外向的人格,以至于上大学离开家一段时间再回来父母觉得我变化很大。 我知道父母无疑是爱我的,以一种我不喜欢的方式。我的敏感也许来源于小时候的忽视,小时候想过自杀,原因已经忘记了。庆幸长大后喜欢看心理方面的书自我疗愈,最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推荐大家。 告诉自己不要执着于分析过去的种种,要去想自己未来想要的种种。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