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鸟相逐
抬头看树。 树太高大,想看到树顶不但要抬头,还要将身体尽量后倾。这样看久了腰酸。一点点,可以忍受。如此大树,在枝叶密实的夏天可能遮天蔽日,好大一片荫凉。此时尚早,将将四月,枝疏叶朗,还能漏天光。无数鸟儿喳喳闹枝,在树隙间捉对儿飞舞。我看两只鸟儿一前一后上下翻飞,眨眼功夫即绕树冠一周,速度惊人。灵敏度更惊人。因为这片刻间寻隙觅缝,不知要穿越多少枝叶的障碍。我猜它们不光靠锐利的目光,更靠直觉,几乎是下意识。羡慕。 想起司空图的“幽鸟相逐”。 上一句是“白云初晴”。 不晴。阴雨好几天。在雨中经过三月尾,进入四月初。今日居然有点冷,是从内往外冷,冬天的样子。 仰面朝天,脸上接了一些毛毛雨。没有三月,其实也就是昨天,那么细。但还是很细,若有若无,点点凉意而已。有人打伞了。难道会湿衣服?晴固然好,细雨更好,是天在有意滋润人心,无声无息,不知不觉。接连在细雨中走几天,脚步又稳一分,愈觉平静。 或曰,平静有个头吧,每天静一分,静去静来,能静到哪里去呢。 经过才懂,可知是没有头的。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这一品典雅,常被窑上画师题在浅绛彩瓷上。因其中佳句不少,适合写来为美瓷更添一份文气。玉壶买春,第一句就勾人,爱买醉的文化人一定喜欢。许多浅绛酒壶上就题这句,一目了然,用它喝酒其酒自香。坐中佳士,左右修竹,想想都雅,是当下好多附庸风雅之辈最爱的调调儿。画竹林七贤宜题此句,十分切题。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大可自我标榜为我的人生姿态:不啰嗦,不唠叨,安静恬淡,从容应世。嘴上无不如此。也就嘴上如此。嘴上如此就能唬倒无数天真后辈,甚至颠倒众生,无须来真的。 真正的恬淡人太少。生计艰难,太恬淡没法活。 直到如今我都不明白他为什么将典雅归纳成这个样子,而且越来越不懂典雅。真材实料的典雅,讲求细节的典雅,真正的典雅,透骨入髓的典雅,在哪里可以看到? 又发牢骚了。所以,理想中的最平静永远在明天。 鸟儿在春光中自在飞翔。 四月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