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半日学习偶感
因为最近有个不知道能不能过的考试,而且考试时间要到了,我终于开始不得不学习的日子。从过年前就想买《高分读书法》这本书看看,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入手,别说看了,估计考试结束了,我还没有开始看《高分读书法》,我有罪,拖延症太严重了。

因为学习的迫切性,还有就是家里的环境不怎么适合看书,所以下午我决定走路去图书馆,一是可以运动,二是图书馆的环境比较安静,适合学习。
大学毕业的两年后,因为工作合同期结束,还有想要考公务员,所以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频繁的去图书馆。那个时候去图书馆的人并不多,主要是考公务员的人,在图书馆的几个人基本都是考公务员的,我还因此有了一起学习的人的微信,成了日后不联系的朋友。

后来因为放弃公考,所以去图书馆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偶尔再去图书馆也主要是看看杂志和报纸。可能是因为大学太小了,图书馆也不大,自认为爱看书的我对图书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怀,就像喜欢去咖啡馆坐坐一样。
图书馆一是没有人打扰,二是让人有一种震撼:世界上看书努力的人太多了,自己也不能懈怠。当然了小地方的图书馆有着不一样的风景:有在阅读室的手机公放打电话的大爷,各种唠嗑的图书管理员,还有企图来找女朋友的奇怪男子(现在杨笠的事儿弄的我好怕触犯男权)。

今天下午难得去图书馆的,我在一个小图书室里看到了很多学习的人,有考公务员的、有考各种资格证的,也有在那插着耳机听视频课的,大概也是为了考试吧。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去天津图书馆的的景象:天津图书馆很大,但是每层的自习室、学习室都有很多人在学习。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在抱着厚厚的书涂涂写写、写写画画,各种各样颜色的笔在书本上不断呈现,让人很有感触。

其实在成长和求职或者工作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的实力、学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就觉得自己年龄是一个限制,好像再去学习或者再去读书是一个很有点不太能实现的事情。但是每次在去图书馆的时候都不一样的感觉:原来比自己年长或者是家庭负担重的人还在学习读书,而我在这个年龄以年龄为借口停止学习和进步是一个非常不对的事情。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刷到了一个话题#文科生的毕业致谢#,虽然知道这个部分有很多网上内容可以借鉴,但是很多内容的确惊到我了,觉得自己不配做个文科生。毕业多年,虽然这几年没有把读书放下,但是自己的文学素养真是太弱了,让我看到微博上出现的毕业致谢都觉得自己真是没什么文化。比如有人在毕业致谢中写道:一程山水一年华,独愿此去经年,一生坦荡,一生纯善!在图书馆看到各种学习的人,结合刷到的话题,自己没文化的感觉尤为强烈。

图书馆就是这么一个让人能感受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是明知自己不足,却止步不前会让自己更加焦虑、更加难过,虽不至于发愤图强,但是还望自己日后多多努力,为了目标努力向前。
彤嘭嘭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女神太多,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吧! (1人喜欢)
- 能能外传(1) (1人喜欢)
- 人生,是旷野,也是离别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