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石壕吏悲剧的重演
康震教授解读石壕吏引发了激烈讨论,大多数是批判他的,少数赞成他,他主要表达了三个观点,一,抓壮丁是国家需要,没有错,二,人民在国家危难之时做出了巨大牺牲,三,杜甫是两难的
可以说康震的解读基本是没问题的,只是有一些不妥
首先杜甫肯定是不太赞成抓壮丁的,所以他用了有吏夜抓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样的描述,来让读者感受到官府的野蛮无理,用了二男新战死来表现战争的残酷
但杜甫的确是两难的,他虽然反对战争,反对抓壮丁,同情百姓的苦难,但又关心国家的安危,又希望通过战争让国家赶紧恢复和平,所以很无奈,虽然他在这首诗中没有表态,但在新安吏那首诗中安慰了百姓,希望百姓理解官府抓壮丁的做法和战争的必要性,另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首诗中表达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但是杜甫并没有说百姓是愿意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的,这一点是康震自己的过分解读,老翁害怕被抓都翻墙逃跑了,老妇表示愿意跟官兵走也是出于无奈,也许有其他人非常积极地愿意为国家出征,但这家人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那么抓壮丁这件事究竟对不对,历史上因为战争需要经常会有抓壮丁的情况出现,国民党有过,电影太极旗飘扬中朝韩战争时,两兄弟也是被抓壮丁的,中共没听说过,但也不排除没有过,在有些人看来,发生战争时,年轻人保家卫国是义务,不服从需要就是违法的,所以抓壮丁是合法的,现在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服兵役的规定,但是在一些反战主义者看来,抓壮丁和服兵役是不对的,他们会选择不服从,因为在反战主义者眼里,战争会死很多人,战争双方都不是正义的,不能纵容战争的发生,应该号召所有人都不要参与战争,这样战争自然就不会发生了,而且发生战争是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什么要让老百姓去做牺牲品呢,谁来统治都一样,老百姓照样过日子,哪个统治者也不会无缘无故杀老百姓,他们只想消灭对方的领袖,不会跟老百姓过不去的
所以,希望这世上从此不要再有战争,也不要再让抓壮丁这样的悲剧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