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
上周去黎里,这周去梅里。
之前知道关注了很久的友邻emma在办图书馆,后来发现就在王店镇上,走高速过去才半个钟头,就一直想去看看,顺便逛逛古镇。
最近几个周末都有不大不小的事,其实就是懒。今天很早醒了睡不着,又看天气不错,接下来会一直下雨,就吃完早饭开去玩了。
下高速几百米就到了镇东头,在一家养老院门前的空地上停了车,二楼走了尽头有个老爷爷一直盯着我看。老人每天最大的烦恼应该就是怎么打发时间吧。
老街格局跟黎里如出一辙:沿着东西向的梅溪两岸各有一条街,在最西边与另一条河流交汇,那条河边又有道路,总体是个T字形。打算从北岸一路走过去,兜一圈,回来的时候正好经过梅里有为图书馆。
跨过桥,桥堍下第一户人家正要办酒,已经立起帐篷,后门口架起来三口土灶。

这一段老街最有味道,沿河没有房子,望过去是对岸破旧的民居,特别敞亮。这样的场景其实在七八十年代的江南城镇老照片里随处可见,杭嘉湖苏锡常,无论府城县城还是镇上,沿河的聚落无非是这样的光景。只是现在多数都被拆掉,少部分作为景观保留下来,却不再和居处其中人们的生活再有那样紧密的联系。




















镇上的民居其实不算可观,整体的风貌在平原地区应该算保存比较好了,但没有像黎里那样特别纵深的弄堂,所以也没什么厅堂很进深的大宅。偶尔看到一些老旧却精美的砖雕、木雕,但数量实在不多。不过在南岸钻进一条暗弄,倒发现一座特别精美的花厅,尤其是好几层冰裂纹的漏窗,十分雅致,可惜被几乎居民分隔开,看不清全貌了。








特别惊讶是居然有铁路线经过,来往列车还不少。看地图发现就是以前的沪杭线。也是,已经很久没坐绿皮车了,当然不会留意到它还会经过这镇上。



过了铁路桥,北岸的风貌就有些凌乱,大概是世纪初的景观,但也有几幢楼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样子。在别处多半早被粉饰或装潢过了,但这里仍保持那种上世纪市镇中心百货大楼的面貌,就很好啊!



不过接下去一段就是标准的反面教材了:统一整修的沿街铺面,线条整齐单调,立面新得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参差多态的趣味。这些店铺开门的也就两三成,都是些卖内衣饰品的小店,而整段路行人寥寥,毫无人气,生意远不如前面那些小店小饭馆理发店,也没有那些老店铺鲜活有趣。






又走了一段,到了与长水塘交汇的大桥上,河面很宽,还有大轮船开过。望过去,河对面那条南北向街道两边的房子都是雪白簇新的,应该就是之前老家在这边的同事发过朋友圈里的“老街”,望之毫无游兴。当然啦,改建后的房子比原先那种砖木结构肯定宜居很多,不像之前梅溪两岸很多老房子都已经东倒西歪,更有很多已经被完全废弃了。毕竟这里并没有要打造成西塘乌镇那样的古镇,为了保存风貌牺牲居民的便利也不合理,只能说比推倒造商品房还是好一点吧。也看过很多试图开发旅游业不成,原先的生态被破坏,新的平衡合理有生命力的生态没法建立起来,反而更糟糕。

既然不想到对面去看,沿河东边倒好像有些破旧的厂房,就沿着桥边走下来。先是一间看起来已经不再生产的工厂院落,再往后走两步,居然是个新晋的国保!从地图上看就很奇怪这一个个圈是什么玩意儿,原来是五十年代仿造的苏联建的粮仓,真是新奇。从小在粮管所的仓库里玩大,见到都是那种厂房一样的仓库,这种形似稻垛的粮仓可从来没见过,很有意思。






再往后走还有些大门紧闭的厂房。原先在这里的工厂,如果发展得好,肯定都搬去外面新造的标准厂房。要是规模发展不起来,还留在这里的,估计也很难维持下来了。只有一家沿河的作坊还开着门,望进去,堆满了不知是布料还是塑料的东西,只有一个略伛偻的老人在昏暗的日光灯下操作。
以前这样的小乡镇企业养活了多少人,现在却无可挽回地没落了。要么做大做强,要么关门大吉,时代变迁产业流转,几乎没有给这样小规模的工厂或作坊留下什么生存空间。七十年前的粮仓已成文物,当年盛极一时的电扇厂,要不是改造成图书馆,如今也不过是国资公司账本上一笔不值钱又派不了用场的资产,只能等着轮到拆迁时还能兑现最后一次价值。




沿着梅溪河南岸的老街往回走,也是熟悉的颓败的光景。和其他同样衰落的老镇区比起来,这里彻底坍圮的住宅更多,虽然也还有些有意思的老房子,住的也都是很老的居民。一户人家里祖孙三代三个人,桌上摆满饭菜香烛准备过清明,这样的仪式在我们家怕是彻底断绝了。

























曝书亭大概是镇上唯一的名胜,其实是六十年代重建的小公园了,甚至还有拍照打印的服务,真是存古。







终于跟着导航走到图书馆,原来就是之前在河对过望见的门头上竖着“祖国万岁”四个大字、院子里立着水塔的厂区,当年鼎鼎大名的海鸥吊扇厂。
走进去时看到emma在活动室工作,有几个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大概是周末,也有不少年轻人和小朋友在。厂房改造的图书馆很有味道,绘本、活动区都布置得很好,各处细节更是用心,没有一点公立图书馆国营设施的冷冰冰。今天阳光也好,在这个空间里觉得很自在舒服。后来碰到友邻走过来打了声招呼,加了图书馆的微信,看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来做点小事情。








半小时到家,中午吃了有籽的鲫鱼和马兰头,春天的时令菜。还好现在的鱼都是养殖的,不然太作孽了。
晚上的满月很好。
沈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223横泾
- 20250220鄂尔多斯金属器和丝绸之路货币展 (3人喜欢)
- 20250125小学同学会 (1人喜欢)
- 20250110上博(接上篇)
- 20250110上博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