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职太太离婚仅获5万补偿,还是盖茨夫妇的家务模式值得提倡啊!

关于婚姻生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曾有非常犀利精准的描述:“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日常琐碎的烦恼更加令人难以躲避。”
诚如斯言,柴米油盐、琐细无穷的家务,才是婚姻生活里真正的主旋律。
前段时间,“全职太太离婚获5万家务补偿”一案,被网友热议。这是我国法院根据《民法典》新规审结的首例离婚家务补偿案。
原告当事人是北京一名全职太太,她的丈夫几乎不参与任何家庭事务,她于是在离婚案中申请家务补偿。北京房山区法院支持了这一诉求,但补偿金却只有5万人民币。

一方面,这份判决有其进步意义,到底是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正式认可了婚姻中家务劳动的有偿价值。
但另一方面,女当事人多年家务劳动,就只换得5万元补偿金,也令许多人大呼:真不值当!毕竟,哪怕是在三线城市,请一个全职保姆,一年费用也不止5万块,何况是在北京……
这,就是我为何一直苦劝女性朋友不要回去做全职主妇的根本原因。在当下的法律与社会环境中,一个主妇在家务上的辛劳付出,并未被充分认可、尊重,更缺少足够的保护。
这例5万元的离婚家务补偿判决案,大概给很多女性敲响了警钟。然而,更令人感到无奈的一个现实是:女性在家务承担中所面临的“不平等”困境,并不能通过“不做全职主妇”得到解决。
走向职场的已婚女性们,不论她的收入几何,通常都被社会赋予了“兼顾职场与家庭的双重期待”。一句话,工作要做好,家务还得做好。
不论你是选择做全职主妇,还是做一名职场女性,妻子们总是无法逃脱“女主内”的传统家务分工模式。
并且,不止中国如此,它还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前段时间,BBC有篇报道,《一场疫情恐让全球性别平等现状倒退25年》。

根据联合国妇女署在2020年11月25日发布的报告《谁在花时间照顾?》(WHOSE TIME TO CARE?):
疫情之前,全世界每天160亿小时的无偿家务劳动中,女性负担了约75%。
换句话说,女性做的无偿家务劳动,是男性的3倍。
疫情后呢,情况更糟了,更多的家务落在了女性身上。
在妇女署搜集的来自38个国家的数据中,疫情期间女性做无偿家务的时间平均至少翻了一倍。
在部分国家,女性承担的无偿家务甚至是男性的11倍之多。
在大部分国家,疫情中的女性,每周平均需要花超过30小时照顾孩子,几乎相当于一份全职工作。
BBC特别采访了一位叫Teni的母亲,现居东京,职业是咨询顾问。
疫情封锁期间,Teni和丈夫都在家工作,但她和丈夫的工作状态却完全不同。
她丈夫可以在房间里专注于工作,她却不得不同时照顾孩子。她承担了家中80%的家务,包括辅导她3岁的女儿学习。
这种来自家庭与职场的“双重压力”,让她每日处于几近崩溃的边缘,女儿哭,她就跟着一起哭。
承受如此极限压力的妻子/母亲们,当然也很难过得幸福。

所以,归根结底,真正要解决的,并不止是“女性是否应该做全职主妇”的问题,而是,婚姻中性别分工模式的问题,是男女双方对家务承担的认识问题。
在男女家务分工这事上,比尔·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盖茨示范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梅琳达嫁给盖茨前曾在微软做市场经理,也取得了骄人业绩,但在怀孕之后,她暂停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把重心放在了照顾家庭上。
但这样的家庭分工让她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被各种繁重家务占据了。她意识到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提倡性别平等,我必须首先在自己的婚姻中实现它。”
于是梅琳达和盖茨沟通,让他承担送女儿去幼儿园上学的工作等。盖茨照办了。因为,他始终把她看作为一个“真正平等的伴侣”,不论,她有没有在职场里工作,不论她是不是一个全职家庭主妇。

后来,梅林达在小女儿上学后和盖茨共同建立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梅林达担任主席,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在梅琳达的新书《女性的时刻》中,她特别提到婚姻关系中那种“无形的不平等”,并提出“平衡分工即平衡婚姻”的观点。

众所周知,梅琳达与比尔夫妻关系极为和睦,盖茨认为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和梅林达结为夫妻。
从盖茨夫妇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
真正和谐幸福的婚姻,必然建立在夫妻双方彼此尊重与欣赏的基础上,他们是平等的生命伴侣,互补互助、互相成全。
只有丈夫们如比尔·盖茨这般,真正具备了性别平等的意识和觉悟,才会意识到夫妻之间,在家庭责任承担、家务分工上理应平等。
谢谢阅读。
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攻读电影研究硕士,后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事写作和中英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