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
那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森林,树木参天,枝叶连绵,也有着无尽的黑暗。在暗夜里,迷失的人们苦苦地寻找着出路。夜色沉沉,唯有一片漆黑挤压着眼睛,只偶尔听到一两声鸟叫,划破空气,才让人感觉到原来空间中还有远方的存在。
远方意味着什么?相对于漫漫森林,它代表着遥不可及;相对于回家的渴望,它代表着希望。眼前没有路,即使有路也看不到。恐惧无法消退,像前行中夹着露水的荒草,沾黏在浸着汗水的皮肤上,那种感觉差极了。可能是太怕了,也可能是不确定还能不能走出去,人群中有人小声抽泣,但夜太黑,无法辨认是谁。
在濒临绝望的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句“为什么不先点着火?”,“怎么点?”,“钻木”,众人赞成,几个性急的人随即弯腰摸索地面,试图找到一两段适合的枯木。几个小时后,第一团火终于点燃了,从一个小火苗,渐渐燃烧成一团火焰,大家围在火前,火光映照出人们的面庞。夜,再也不那么黑了。经过短暂的喜悦,大家决定通过钻木点起一堆堆火照亮黑夜,并以火堆为据点不断向前探索出路。久而久之大家有了分工,一部分人组成探索队,负责钻木探路。为了不迷路,已经点亮的火堆也需要维护,所以还需要有一部分人暂时留下来给火添柴。于是组成补给队,负责维护火堆、狩猎、伐木搭棚子、寻找合适的燃拆、采集果子、清扫临时根据地,供给探索队。
根据约定,食物按劳分配,为了给最辛苦的人们一些犒劳,通常那些最费体力的人分到的食物多一些,其他人略少一些。一开始,人们都各司其职,久而久之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部分人选择不断向前探索,尤其是那些对未知充满好奇,且对回家有着使命感的人们。他们把目光投向前方的黑暗,靠着理性和经验判断前行的方向,尽量不走回头路。这些探索很艰难,且需要勇气和智慧,因为在那黑暗中永远潜藏着未知,暗沟、野兽之类的风险并未被完全排除。有时候,一些路探索了很久,结果却是一条尽路,这会让一部分人陷入迷茫,甚至退出探索队伍,转到了后方。即使那些暂时顺利往前推进的人们,也并不确定是否一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带着大家走出去,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分化。一方面,未来的未知让一部分留下来的人并不相信他们真的可以走出去,所以有时候,他们的探索是略带麻木且漫无目的的,但之所以仍然需要尝试,是因为这项工作至少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食物,可以让家人吃得好一点,可以让自己被人尊重过的体面。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坚信他们可以走出去,即使不是在他们这一代。黑暗中的未知让他们着迷,那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发现所带来的认知让他们兴奋,那种带着大家往前走的成就感让他们坚信自己做的是有意义的,于是将生命投入到了这样的事情中。虽然两类人群想的不一样,但有时候结果是相似的,麻木的人并不是完全一无所成,坚信的人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而对于大多数人是两者兼有的。但不管怎样,在探索队的带领下,大家的生活区广了,对这片森林的认知也广了。
保障队的工作相对安逸一些,他们生活的场所是已经探过的排除了危险的区域,只需要维持火堆不灭,就能常住在光明中。他们需要做的是维护现有火堆,并给探索队提供相应的供给保障,同时让自己好好地活着。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并不光鲜且琐碎,但同样是重要的,做好也并不容易。比如怎样通过有限的柴让火堆烧的更亮,再比如怎样保障物资运输效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食物,以及组织怎样的文艺活动能够给紧张工作的人们一些放松,都是学问。所以在这个群体的佼佼者,同样受到了人们的拥戴。像探索队一样,保障队的人们也出现了分化,且更复杂。佼佼者们大多是有一定使命感的,且知道自己该做的是什么,但仍存在很大一部分人群,目标是相对模糊的,他们要做的就是跟随。大队伍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每天定量完成一定任务外,剩下的时间就躺在火堆周围取取暖、聊聊天、睡睡觉。他们喜欢享受这种安逸且没有危机感的时光,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量相对较少,所以他们分到的食物也不多。这些人中,一部分人勤勤恳恳按部就班,做多少得多少,虽然所得微薄,但也还算安逸。另一部分人会尝试一些方法,试图通过有限的劳动能多换取一些食物。比如有人想到通过和佼佼者搞好关系,有的人想到找到了食物后先藏一部分给自己,有的人即使能找到更多,但是为了节省体力也不继续了,因为至少还有其他人在做,而只有这样才能让收入产出比最大化。所以有时候,虽然一部分偷懒的人被发现后会受到惩罚,但那些侥幸未被发现的人或许会比按部就班的人过的略好,至少更省力些。
此外,有一个现象是,因为不想探路或者没有能力探路的人占大多数,且趋势越来越多,有些保障队驻扎的地方,火堆过多,亮度是过剩的。虽然黑暗处更需要火堆,但因为做探索这件事技术门槛本身就比较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而在已探索区生更多的火就能让更多的人有事干,且在已有火堆旁生火,柴都是现成的,技术门槛低多了,所以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况且,类似的现象即使在探索队也是存在的。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这样一个大群体中,为大家和为自己有时是合二为一的。为大家付出的多了,大多数时候是会被大家认可的,所以自己收到的食物也多了起来。从这个角度看,为大家也是为自己。而追求自己过的更好的人,有时候干活也更卖力,所以不管是找食物、搬木头,还是其它的,他们做的也会比别人更多更好。从这个角度看,为自己也是为大家。所以,或许有时候行为和结果的意义是相对混沌的。是是非非虽泾渭分明,但也相互交织,就像那黑夜和火光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客观上这群人是否能走出森林仍是个未知数,对于当下而言,那些过剩的火可以没有,但黑暗中的探索之火却不能没有;那些躺在火堆旁无所事事的人可以没有,但那些努力向前探索,努力保证供给的人却不能没有。
所以,思考做一个怎样的人,或许既重要也不重要吧。不重要在于,从局部结果来看,有时候高尚和龌龊是等效的,更何况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人生的意义也并不明朗。但是,既然人生意义并不明朗,那么是否更应该想一想怎样过好这个可能没有意义的人生呢?在那片森林中,至少我们实实在在地存在过,那些对黑暗探索的人,那些对光明呵护的人,都是让存在的意义明朗的希望所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