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重庆人在乌鲁木齐的第三十一天
今天是春阳煦暖的乌鲁木齐
作为一个凉皮爱好者,居然这么晚才吃新疆的第一碗凉皮,实在是太抱歉了。没有了重庆和西安的油辣子,多了汤汁的乌鲁木齐的凉皮也独有一番风味。还记得小时候是最爱吃凉皮的,或者说是凉面。我记得最开始重庆地区是没有凉皮只有凉面,是后面逐渐新进的凉皮,最后产生了凉皮和凉面拼盘的新吃法。我喜欢吃里面的面筋,面筋很吸汤汁,像火锅里的豆腐泡儿。重庆的凉面凉皮里,一般会有黄瓜丝、海带丝,有的还有豆芽,花生、葱姜蒜之类的。我清楚的记得我喜欢的第一个女生不吃海带丝,不吃酱油(单指凉皮)。喜欢的第二个女生不喜欢吃豆芽...这都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挑食,当时听到的时候确实有让我惊讶到,不过后来每一次买这东西都记得少放些什么。
我喜欢吃凉面,我从小也会做家庭版的凉面。挑重庆菜市场里买的湿面条,讲究一点的会挑选颜色带点淡黄的,因为里面碱会多一点,适合做凉面。把水烧开面条下过煮至七成熟,捞起用凉水过两遍,稍微沥干一会儿。然后在盘子里放入黄瓜丝海带丝以及胡萝卜丝等等爱吃啥就加啥,调料有用油炸过的粗粒辣椒,细面辣椒,花椒面,盐味精鸡精、酱油醋、十三香、白糖(我喜欢加葡萄糖)、一点点胡椒(我不爱吃胡椒所以从来没加过),姜水、蒜末、花生碎、芝麻、小黄豆(我又不喜欢吃,也不爱加)、葱等等就差不多完事儿了。尤其是在夏天做一小盆凉面,多放辣椒,再来一碗稀饭,我相信很多重庆人夏天都这么吃过。
中午还恰了一碗汤饭,点之前以为是汤饭,结果这边的汤饭居然是这个样子...加了三个烤肉串,这边的烤肉串是真的实惠,大串肉才几块钱,老香了。

今天路过一个十字路口,没想到我堂堂如家变成这个样子。不过这个楼看起来有点历史,有点年头的样子。

下班回家,一站地也装傻坐地铁,问同事会不会经常坐地铁?答曰:只坐过几次。
不过真的一趟车等好久

想起之前有次从重庆坐火车去广州,由于自己掐点走的坏毛病已经馋了两路口轻轨站的洋芋姣姣,导致没上去应该挤上去的一班轻轨。这个时候离火车发车只有四十分钟的样子,而且人特别多我起码要等两趟轻轨,我以为我赶不上火车估计要改签了。结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辆空车轻轨?我这么多年没见过在两路口还有空轻轨,正好挤上去并且在停止检票前进了火车,简直是万幸。 这一点重庆和乌鲁木齐区别有点大了,重庆人多班次多,乌鲁木齐班次少人也少。
今天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