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调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真正高端的、文明主流的、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都是无声调或少声调的。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是欧亚大陆的主流语言,都属于无声调语。日语、韩语经常被南方人攀附,但这两者实际上都属于无声调语,或只有两个声调。与古汉语联系密切的古藏语无声调。官话方言-现代中国的主流语言有四个声调,其中兰银、胶辽官话都只有三个声调。 六南方言基本都有六到八个声调,而六南方言的祖先-壮傣语、侗水语、苗瑶语均有十五个声调,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一种语言只要超过五个声调,就不会产生文字。 六南方言,从出生直到消亡,也不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字,我在这里敢下断言断定此事。
(国内的语言学圈,以入声、多声调为方言高端的标志,甚至吹捧粤语、客家语、闽南语之类是“纯正古风”“保留上古/中古汉语” 这是非常荒谬的,也是极度远离人类文明主流趋势的)
(对六南方言的产生有疑惑的,可以看我其他的日记,简单来讲,六南民系的远祖是末次冰期自华北南下长江流域,与当地前冰期的尼格利陀-澳大利亚人种混合的细石器狩猎者的后裔,树形分析表明长江流域古人是由30%类田园洞成分和70%类安达曼成分混合的,而在历史时期华北各族不断南下,逐渐替换了这些类安达曼族群,使得现代六南人的安达曼成分普遍降到40%以下了,也就是说,百越族的父系是起源自长江以北,但母系含有大量尼格利陀成分,不是纯粹的蒙古人种,这是现代东亚南北方人相貌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现代华北人也有20%左右的安达曼成分,应该与历史时期的长江流域北上移民有关)
来自 豆瓣App
兖鲁仁义统军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MC老玩家的第一组披风,写在大电影上映前夕
- 石器时代河南土著被替代的历史 (1人喜欢)
- 【日耳蛮学】试论江南蛮的“赢学”
- 评“把文科生踢出校园”,论文科的意义 (1人喜欢)
- 【金元历史】济南公爵世德碑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