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一破自己偶像是雕塑脸的脑残粉,讲真正的雕塑脸是什么?
好像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用来吹嘘的最高级词汇,形容一个人如同刀劈斧削般的脸部骨骼,可你知道雕塑脸是怎么被雕刻出来的吗?

可以让自己偶像听起来面部深邃,和其他人拉开明显区别
但问题来了,她们真的搞得懂雕塑脸是什么?显然她们完全不懂
我纵横各大网站,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讲一讲这个概念为什么存在,又到底是个什么定义
至于那些完全没有讲对的,带坏别人观念的这种,你可以果断的取关她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讲定义了

所以到底什么是雕塑脸呢? 雕塑脸无论是脸部比例、五官大小分布、骨骼肌肉形状位置,都要完美符合古典主义雕塑的要求。 在背光情况下所展现出的脸部光影,呈现出明暗交界线的,才能是一尊完美的雕塑
我先照例还是要先科普,不然你们听不懂

每个人都说自已偶像(不管东方人西方人)是雕塑脸,可关键问题在于是哪个时期的雕塑?
西方的美术史有几千年,雕塑主要形成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具体说的雕塑脸指哪一时期呢?
毕竟雕塑脸有早期作品,长得很丑的,还没有被摸索出来好看的雕刻方法,比如下图-我相信任何一个聪明的中国人都能看出来这个雕像,并不好看
包括西方人自己都觉得这尊只能算是早期作品,不能成为代表作

直到文艺复兴主义时期,才开始正式形成风格和优化(所以不要杠,正是这个时候才形成正式的风格和优化,是可以在西方美术史上查到的 ),
这种雕塑属于西方人对自己的美化版本,接下来的知识点也从这个切入

对于现实主义的雕塑,我的看法是他不在我们讨论的雕塑脸范围之内,因为大部分人对雕塑脸的定义就是文艺复兴时期。
毕竟很多人的高中历史书上都有专门的说过这一个章节,但却刻意的忽略了西方的艺术史已经发展了几百年,所以这能怪谁呢?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夸赞的原因,他看到一个西方人,就觉得你好像当时我学的文艺复兴里面的雕像,殊不知你了解的只是一部分,真正的西方艺术史是删剪了一大部分篇幅才到中国人这里的。

实际上文艺复兴不包括在古典主义时期,但范围是很广泛的,所以雕塑脸不是几尊,是一群…好吧,坑太大了,感紧拐回来
总之,雕塑脸的比例有很多种,所以咯,下一次说自己偶像跟哪个雕像脸像,你得起码找出来这个是哪一座雕像?
不然你在瞎吹什么?

脸部比例就此打住,
我们说下一个五官大小,分布
五官大小分布,这点就不符合中国三庭五眼的偏好,三庭五眼是一个从平面上判断一个五官是否标准的依据,
但对西方人来说,他们的内轮廓线很突出,也就是额头形状,眉弓到鼻子,下巴突出这些地方 所以他们的五官大小分布主要集中于眉弓与鼻子构成的梯子区,以及下巴和正脸分界线的搭配。

偏西方感 深邃、立体的五官,
主要体现在眉眼与鼻型。

所以明白了吧,对西方人来说,面部最重要的点就在于T字区部位,他们的主流艺术就是重骨骼,轻线条,比例上面也是按照自己民族的特征去制造艺术品
好啦,科普完这个之后我们再来下一个
骨骼肌肉的形状位置
人的头骨有什么可怕的呢?反正每一个人都是一尊头骨构成的,不看头骨,光说脸上的三庭五眼,在当下这个时代,都是在耍流氓。

其实我可以写的高深一点,但是我觉得你们肯定听不懂
对,就简化一下

雕塑是三维的艺术,所以刻的很立体,而立体需要什么来做到,就是骨骼高低差。
所以骨骼的形状应该可以是在侧面和正面形成一条明暗交界线,有兴趣者可以去查一下这个明暗交界线,但是现在我们就把它记作为
区分正脸和侧脸的边界线

你的正面是你的正脸,但是你还是有侧脸的,除非你脸扁的像韩国人一样,正侧脸像个饼。

这种肯定不是我们喜欢的脸,尤其是在日渐西化的当下,所以这种明暗交界线可以让脸部充满立体感
然后再说肌肉位置,为什么肌肉位置很重要,在大部分打光情况下
你的脸上肯定还是有一定的肌肉的
没有人可以脱离肌肉,只说骨骼
这不现实,所以雕塑脸对肌肉位置其实是有要求的,也就是说它要正好依附在正面的明暗交界上
形成一道漂亮的弧线
然后这道弧线就可以帮助你显得脸小,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是你的侧脸,不是你的正脸,这样你脸就会变小,我们能感受到的正脸远比你真实轮廓线小的多
真正好看的雕塑作品都是看着显脸小,上镜的那种,
欧美人制造了素描,但又不满足素描,于是又开始雕刻人像。
不要觉得我是在扯皮
欧美人把自己当做雕像,脸部的骨骼肌肉不满足的,就用修容来影响,可修容又是被绘画给创造出来的,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体系
修容-雕像-光影
这种和西方的电影艺术共存,最终成就了新的艺术。
这集合了之前无数艺术家的心血。
但是作为东方人的我们
却要为了这些艺术品,而专门的去适应它们。
最后用川谷润一郎的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