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翻译学习利器:医学类高职高专教材
医学翻译学习利器:医学类高职高专教材
很多小伙伴想学医学翻译,但是繁杂的知识体系和术语让人望而生畏。笔者学了很久,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所幸有高人指点,可以从高职高专的教材入手。这类教材是没什么医学基础的人也能学的。于是我从网上找到了高职高专内科学的教材,然后将其与哈里森内科学做了简单的对比。我发现区别还真的是大啊!以呼吸系统为例,前者会从解剖和生理学讲起,如下文所示:
第一节 解剖及生理概要
【呼吸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与外界相通,外界的多种有害物质(如病原微生物、过敏原、粉尘、有害气体等)可以直接侵入,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此外,身体其他器官的病原体或癌细胞也可通过血行、淋巴途径播散到肺部,引起病变。
从中可以看出,涉及的语言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的不常用的词汇也容易理解,再有的不好理解的也不妨碍全文的通俗易懂。再来一段:
1,呼吸道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直至终末细支气管的整个通道,是传递气体的通路。临床上通常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环状软骨下缘以下的气管、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气管紧接喉部位于颈的前部正中位,下行入纵隔,在第5胸椎上缘分为左、右支气管。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处分出肺叶支气管,各肺叶支气管入肺后再分出肺段支气管。以后再反复分支,越分越细,分6~25代后成为终末细支气管,好像一棵倒置的树,故称为支气管树。
可以看出,即使是很专业的解剖学知识,也是以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的。
哈里森内科学就不一样了。第一章第一句话的画风是这样的: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三类:(1)阻塞性肺疾病;(2)限制性肺疾病; (3)肺血管疾病。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常见,是一类以气道病变为主的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和细支气管炎。导致肺部限制性障碍的疾病主要包括肺实质病变、胸壁和胸膜病变及神经肌肉疾病。肺血管疾病则以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和肺静脉闭塞症为主。除此之外,感染和肿瘤性疾病也会累及呼吸系统,出现包括阻塞性、限制性及肺血管改变在内的多种病理改变。
没有十分充分的基础,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一般人是很容易被各种术语吓跑的。
下一段是这样的:
根据气体交换的异常,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分为低氧血症型、高碳酸血症型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三大类。然而,多数肺部疾病不会出现气体交换异常。
所以,我强烈建议非医学类专业想学医学翻译的小伙伴们从高职高专的教材入手。我手头的这本内科学教材也可以分享给大家,关注本公众号“英日双语世界”后,在后台回复”高职内科学“即可。有想一起学习医学翻译的 小伙伴也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 ecotranslation。人多的话,我拉个群,一起走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祝大家早日搞定医学翻译,个个年入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