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 在斯万家那边
# 假如有时候也确有这种情况,梦里的女子赶巧同我在生活中认识的哪位女士相貌一样,那么我必全力以赴地达到目的:非同她梦里再聚不可,就像有些人那样,走遍天下也要亲眼见见他们心目里的洞天仙府,总以为现实生活中能消受到梦境里的迷人景象。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淡漠;我已忘却梦中人的倩影。(好多次,梦做一半被闹铃闹醒,也是全力以赴希望能够再次入梦乡,续梦境,与梦中人再相聚。但可以说所有的尝试都是徒劳,只有落空。)
# 即使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来看,我们谁都不能构成在人人眼中都一样的物质的整体,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社会人格,其实是别人的思想创造出来的。
# 似乎人的一生无非同博物馆一样,其中同一个时代的肖像都具有一种家庭特征,一种相同的色调——早年的斯万,整日悠闲,散发出大栗树、覆盆果和蒿草叶的芳香。
# 我现在才明白,凡属严重错我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唉……作者儿时这被动的克制真令人窒息啊,所谓的法国贵族的高雅?)
# 我的外祖母更乐于赞美一所有哥特式阁楼之类老式点缀的住宅,这些东西能够使她心头萌生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使她生发思古的幽情,可以领她到往昔的岁月中去作一番不可能实现的漫游。
# 气味和滋味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虽说更虚幻却更经久不散,更忠贞不贰,它们仍然对依稀往事寄托着回忆、期待和希望,它们以几乎无从辨认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曾经有一次在超市偶遇麦乳精,便买了回去,入口却不是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失望,那阵子似乎还不流行网购于是每次去不同的超市都会在摆放冲饮的货架面前来来回回仔细寻找,又买到过两三次吧,味道全都不对,于是迷惑、怀疑:到底是麦乳精变了还是我变了呢?如今早已放下了对麦乳精的执念,只是仍确信,如果哪天让我再次喝到记忆中那对的味道,我一定会瞬间泪流满面。)
# 呆在那样暖和的地方,但愿外面风雪交加、洪水横溢才好,这样也可给深居的舒适更增添冬蛰的诗情。
# 一个真实的人,无论我们对他的感情有多深,总有相当大一部分使我们感官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无法看透,总有一种僵化的分量使我们的感觉所抬不动的。遇到有什么不幸落到这人的头上,我们固然也能为之而伤心,但是我们心目中他所遭受的不幸其实不过是整个不幸概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甚至他本人也只能感受到整个概念的一部分。
# 有些人寿命很长,但在他们的晚年,即使当年曾是形影不离的情侣,即使当年曾是心心相印的密友,到了一定年纪,他们也不再为聚首而离家远行,甚至不再互致信札,他们认定了在这尘世间他们已无心曲可通。
# 我是在盖尔芒特家那边学会辨别在某些时期内先后在我身上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心境的,它们甚至在一天之内都各占一段时间,一种心境赶走另一种心境,就像定时发烧一样分秒不差;它们彼此相接,又彼此独立,彼此之间无法沟通,以致在某种心境之下,我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象在另一种心境之下我所期望或我所惧怕或我所做过的一切。
# 我们所爱好的对象本身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价值,一切都依时代、阶级而异,都是一时的风尚,最庸俗的风尚也不比被认为是最高贵的风尚价值小些。